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錄鬼簿〕 - 教育百科
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喬衍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錄鬼簿〕2卷,元鍾嗣成撰。〔續編〕1卷,明佚名撰。皆以人物為中心,記述戲曲創作。
  嗣成字繼先,號醜齋,自稱古汴人,而寓居杭州,所記述作家,也以杭州及其附近人士為多。他記東平趙弼:「總角時,與余同里開,同發蒙,同師鄧善之(祭酒)、曹克明(尚書)、劉聲之三先生,又於省府同筆硯。」元朱士凱後序云:「累試於有司,命不克遇。從吏則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為喻,實為己而發也。樂府小曲,大篇長什,傳之於人,每不遺稿,故未能就編焉。如『馮諼收券、詐遊雲夢、錢神論、斬陳餘、章臺柳、鄭莊公、蟠桃會』等,皆在他處按行。」這7種雜劇,皆已亡佚,僅存散曲數十首。〔太和正音譜〕稱:「鍾繼先之詞,如劍氣騰空。」
  是書卷上收「前輩名公樂章傳於世者」,始金董解元,至元元好問,計45人。每人僅記姓名及官職,而不記其所撰曲目。前輩才人有此編傳奇於世者56人。始關漢卿,至紅字李二。每人略記其字號、里籍、仕履。並各有曲一首,述其為人及作品風格。再列其所作雜劇名稱。卷下則記「方今才人相知者,為之作傳。以凌波曲吊之。」傳略較詳,並或記其與傳主交往情形,因而在資料上較為其實。計自宮大用至李邦傑,共49人。這些作家,當時甚至後世,多加輕視。因而他們的生平,也不容易在史傳中找到。但嗣成卻不管他們「門第微卑,職位不振。」而以尊重的態度,連同可考知的作品,一一記錄下來。他認為此書可以「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傳遠。」
  其自序作於元至順元年(1330),但書中記有至正5年(1345)喬夢符卒。又記元統2年(1334)周文質抱病,旋卒,稱與周交二十年,未當跬步離。中年而歿,自稱則「衰老萎憊」。可見書成後又隨時增訂。而其生年當在南宋末年,至遲也當在元初。
  是書有天一閣藏明寫本,清初有曹楝亭刊本,兩本頗有出入,曹本雖較簡略,也有詳於寫本處。而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孟稱舜所刻〔酹江集〕,也附有此書,類列和次序,又有不同。大陸曾加以整理,以寫本為主,並附錄曹、孟二刊本。各附詳細校記。又取無名氏〔錄鬼簿續編〕,收鍾繼先及賈仲明等68人,多倣嗣成原編例,末附「諸公傳奇失載名氏」者。大陸印本又取相關資料三種:明朱權〔太和正音譜〕2卷、明呂天成〔曲品〕2卷、清高奕〔傳奇品〕1卷。並附有〔錄鬼簿等五種人名、劇名、曲牌名四角號碼綜合索引〕。民國71年臺北市洪氏出版社有翻印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錄鬼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