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性與養育 - 教育百科
天 | |
性 | |
與 | |
養 | |
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ature and Nurture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性與養育二者有所不同,天性是指受教者先天的本性,而養育則指受教者後天所受的教養。兩者孰為重要,在教育史上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老問題,因為它牽涉到心靈(mind)如何獲得新觀念的問題,又與人的「學習」問題有關,故益形複雜。 本性與養育問題在教育史上最早的形式,是以思辯性及哲學性的方式出現;柏拉圖(Plato, 427~347 B.C.)似乎是最早提出「心靈如何學習」此一間題的學者之一。面對自古以來即存在的古老問題:「德可教嗎?」(Can virtue be taught?)柏拉圖看到了兩種解決方式:一是將德視為諸神的恩賜,一是將德看為可以經由教育而獲得的某種行為;就是將德看作內在天生的,再不然就是將德看為教導後的結果。柏拉圖所列舉的這兩種解決方式,直可視為遺傳與環境(heredity and environment)或是天性與養育間關係論戰的最早形式。至於柏拉圖抱持的觀點,則是重視環境或養育的主張有其不可克服的困難;他認為要是一個人沒有對於德的先前知識,怎麼可能知道在那裡發現或認識德?是以柏拉圖採取了遺傳或本性的方式,來解決前述問題,將學習視為潛在能力由內至外的發展。對於柏拉圖而言,觀念是人類天生的,在出生之初,此等觀念並未發展完全,因此需要學習來使其重新回憶與恢復。據此,柏拉圖發展出了他的身心二元的教育理論。他將心靈與肉體作了嚴格的區分;讚揚心靈在學習中的角色而貶低肉體的地位。身心二元論雖非柏拉圖的創見,但透過他的論述,這種理論因而與教育心理學發生聯繫。柏拉圖之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身心二元論,較柏拉圖有過之而無不及;亞里斯多德認為,學生本性的中心就是靈魂(soul),但與柏拉圖不同的是,他以靈魂所具有的官能(faculty)而非將靈魂視為實體(substance)。雖然亞里斯多德亦強調感官經驗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官能的訓練與運用。亞里斯多德此種重心靈輕感官的官能心理學(faculty psychology)傾向,後來亦受到中世紀經院哲學家(Scholastics)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們的支持。 十七世紀時的教育家康門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雖然接受前述官能心理學的主張,但他從「呈現於心靈的,必先呈現於感官」的拉丁成語中獲得啟發,而優先考慮到出現在前的感官印象,因此他主張在教學時應把感官經驗列在第一。在教育史上,真正出現「養育重於天性」教育主張的,首推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白版說」(tabula rasa);洛克所持人性即白紙及學習都是後天經由感官的主張,不僅將整個官能心理學及先天觀念的說法清除殆盡,也將原先重視天性的官能心理學,轉移至重視後天養育、環境的經驗心理學(empirical psychology)。洛克之後的一些法國學者如艾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etius, 1715~1771)及康弟拉克(Etienne Bonnot Abbede Condillac, 1715~1780)等人,更將洛克的感官經驗論推至極處,將心靈能力也視為感覺作用的結果;在他們的眼中,人除了是教育及養育的產物之外,其餘皆為零。此外,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也以洛克的觀念聯合為基礎,形成了他的「統覺」(apperception)說的教育理論,主張新觀念必須建立在舊經驗之上,將學習的興趣視作為觀念聯合的被動反應。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反對將學習者看成是感官印象的被動接受器,他強調有某些自我的反應或力量是不學而能的,是天性的一部分。詹姆斯因此文把洛克及赫爾巴特之教育心理學中所重視的養育、環境放在一旁,而重視亞里斯多德及官能心理學所主張的天性及遺傳;不同的是,他以「本能」(instinct)取代了「官能」。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提出具有生物學意味的心理學,把人類的天性看成是自發的衝動而非消極的受容器;學習興趣非由外界對象所激起,而是來自於生命的原始自我推動力。在天性與教養間,杜威所採取的是一個折衷的觀點。另外,二十世紀興起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心理學,對於人類本性的形成,採取更為激進的觀點;他們將心理現象完全化約為行為的外在動作。他們的教育主張特重養育而非天性,認為只要給他們健康的嬰孩,他們就能在其控制的環境中進行兒童的養育,訓練兒童成為各種行業的人,而不論其天性究竟如何。 事實上,天性與養育孰重孰輕的問題,其解答並不是全有或全無的問題,兩者之間也非勢不兩立;天性提供了養育的限制,而養育則提供了天性發展的可能。對於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固然不須迷信「教育萬能」的看法,但他也必須同時肯定「教育可以幫助人類在限制下作出最大發展」的看法,如此才是一種健全的態度。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天性與養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