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族教育思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族教育思潮」在國內之興起,實由於我國近百年來,外受帝國主義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侵略,而內文有封建勢力的摧殘,使中華民族陷於次殖民地的地位。新教育興辦以後,謀國者力效西法以圖民族復興,如鴉片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至北伐各階段的教育思想,均具有民族復興的涵義。民國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侵吞我國的陰謀暴露,民族面臨存亡絕續的危機,因此舉國上下均致力於民族復興,使民族教育思想蔚為我國近代教育史上一大風潮。
  謝海澄在〔文化與教育〕雜誌九十期所撰〔民族教育論〕一文中指出:「現在我們的民族被壓迫,被侵略,每一個民族的成員應當負起解放民族的責任,這是無疑義的。同時民族所有的一切文化,無論政治、經濟、教育以及文字藝術,都當在民族解放的原則之下,適應民族迫切的需求,……培養民族的實力,以盡其最大的使命。教育是文化的一種,自然應當負起民族解放的一部分責任,必須如此,教育才不失為民族解放的一種利器。總之,基於民族的需要及教育本身的使命,必須加強民族教育,普遍養成國民國家民族觀念,恢復民族固有的精神,以圖中華民族的復興。」可視為當時亟力倡導民族精神教育的代表。
  民族教育自經政府提倡後,引起各方面社會人士之響應及討論。邵元沖在〔建國月刊〕十二卷一期撰文說明民族教育的涵義,最為具體而又切實際。他從世界各國的民族教育思想說到中國目前實施民族教育的重要;認為民族教育的內容,不要徒鶩形式上之美備,應求合乎切賞之需要,重在養成國民嚴正、篤實、健全、樸素、耐勞之精神與習慣。其基本教材,則以歷史教育涵養其國民性,科學教育充實其時代的知識與能力,國防教育予一般國民軍事科學及軍事組織之訓練。羅家倫亦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十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晨報〕上發表他對民族教育的主張;特別指出德意志的復興,是由於提倡民族教育,使日爾曼民族獲得統一。他並倡議要發揚有機體的民族文化,其最重要的涵義有二:第一,必須大家具有復興中華民族的共同意識;第二,必須使各部分文化的努力,在這個意識下成為互相協調的。至於方法,則為「誠、樸、雄、偉」四字。「誠」為對人及研究學問都要有誠意;「樸」是崇實,而用笨工夫,以樹立淳樸的學術氣象;「雄」是大雄無畏,用以挽救纖細文弱的頹風;「偉」是偉大崇高,用以破除褊狹纖巧之見。
  另外,推動民族教育最力者為朱家驊。九一八事變後,他任教育部長,首當國難之衝,對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尤感深切。他除規劃了許多實施方案外,並發表〔教育部九個月來整理全國教育之說明〕一文,詳細說明民族教育的必要,他說:「中國民族的復興必有待於教育者有二:一為養成國民之民族觀念,一為恢復國民之民族自信。總理嘗謂:『把世界文化迎頭趕上去,把中華民族從根救起來。』又謂:「復興中華民族,必須促成民族團結,恢復民族自信。』此兩遺教,實有一貫意義。……蓋中國社會缺乏組織,缺乏紀律,已無可諱言,個人自由既視為素常,則一切團體要素,乃極端缺乏;結果民族如一盤散沙,喪失其團結進取之精神,此在教育上非以民族觀念之培養為其主要內容,實無從救正。又中國年來,因西洋文化迅速輸入,不暇作審慎之抉擇,於是紛於抄襲,亂於追尋,終至無論任何制度文物、思想學理,一到中國,即成逾淮之枳,此皆由於失其民族自信所致。國民既忘其民族固有之文化,對於外來文化之吸收,自失其自主,對於新文化之創造,就缺其基礎。文化必須創造,而創造必須以固有文化為其基礎,失此其礎,則世界文化融合無自,迎頭趕上去更談不到。此在教育又非以民族觀念之培養為其主要內容,亦無從救正,此改進全國教育應注重民族復興之旨趣也。」
  又崔載陽在〔文化與教育〕雜誌第六十期發表〔民族中心教育的基本理論〕一文,主張「民族中心教育的本質是協進,這種主張是根源於民族教育的永存性而來的,……民族存在一日,民族教育就有繼存的必要。而所謂協進,是指協同創造、協力改進、協和上進。」又說:「民族中心的教育目的,自然在求更協進,使更能生存與發展。因為是更協進,所以不偏於極端的個人主義,也不是極端的社會主義,而是社會個人間的協和主義。同時因為是更協進,所以不偏於極端的自然主義,亦不偏於極端的理想主義,而是數者之間的緜然上進主義。」這種主張的立場,純粹可說是以民族自救自存為前提,雖有人認為略嫌極端,然亦可想見我國當時國勢之危殆。謝海澄則指出:「民族教育與個人本位教育並沒有衝突,而且是相互調和的。三民主義的民族理論,不是主張民族至上,而是便國人意志步調趨於統一,求國內各民族的平等團結與中華民族的獨立,謀全世界各弱小民族的共同解放。」其目的在澄清對於民族教育的誤解。
  至於以後所提出的國難教育、非常時期教育、救國教育等,都不出民族教育的範圍,乃是國難所刺激出來的各種具體實施方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族教育思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