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委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ㄋㄩ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一]wēi[二]wě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ㄞˋㄖㄣˋㄊㄨㄛㄈㄨˋㄖㄨˊ:「ㄨㄟˇㄇㄧㄥˋ」、「ㄨㄟˇㄕㄣ」、「ㄨㄟˇㄖㄣˋ」、「ㄨㄟˇㄆㄞˋ」、「ㄨㄟˇㄧˇㄍㄨㄢㄓˊ」。
  2. ㄆㄧˊㄌㄠˊㄅㄨˊㄓㄣˋㄗㄨㄛˋㄖㄨˊ:「ㄨㄟˇㄉㄨㄣˋ」、「ㄨㄟˇㄇㄧˇㄅㄨˊㄓㄣˋ」。
  3. ㄊㄨㄟㄊㄨㄛㄊㄨㄟㄒㄧㄝˋㄖㄨˊ:「ㄨㄟˇㄍㄨㄛˋㄩˊㄖㄣˊ」、「ㄊㄨㄟㄨㄟˇㄗㄜˊㄖㄣˋ」。
  4. ㄕˋㄑㄧㄥˊ˙ㄉㄜㄇㄛˋㄨㄟˇㄐㄧㄝˊㄍㄨㄛˇㄖㄨˊ:「ㄩㄢˊㄨㄟˇ」。
  5. ㄉㄧㄡㄉㄧㄠˋㄆㄠㄑㄧˋㄖㄨˊ:「ㄨㄟˇㄑㄧˋ」、「ㄨㄟˇㄉㄧˋ」。
  6. ㄑㄩㄝˋㄕˊㄖㄨˊ:「ㄨㄟˇㄕˊ」。
  7. ㄑㄩㄓㄜˊㄖㄨˊ:「ㄨㄟˇㄨㄢˇ」、「ㄨㄟˇㄑㄩ」、「ㄨㄟˇㄑㄩㄑㄧㄡˊㄑㄩㄢˊ」。
  8. ㄨㄟˇㄩㄢˊ˙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ㄖㄨˊ:「ㄌㄧˋㄨㄟˇ」、「ㄐㄧㄢㄨㄟˇ」、「ㄓㄨˇㄨㄟˇ」。
注音:
解釋:

2. ㄨㄟㄧˊㄐㄧㄚˇㄧˋㄕㄨㄣˋㄘㄨㄥˊㄈㄨㄧㄢˇㄧㄥˋㄈㄨˋㄖㄨˊ:「ㄓㄜˋㄐㄧㄢˋㄕˋㄓㄢˋㄑㄧㄝˇㄒㄩㄩˇㄨㄟ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ěi
解釋:
  1. 授任、託付。
    【例】委命、委身、委以官職
  2. 疲困、頹喪。
    【例】委頓、委靡不振
  3. 順從。
    【例】委婉
  4. 推脫、推卸。
    【例】委過於人、推委責任
  5. 末尾、結果。
    【例】原委
  6. 丟掉、捨棄。
    【例】委棄、委地
  7. 委員的簡稱。
    【例】立委、監委、主委
注音:
漢語拼音: wēi
解釋:
  1. →委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ěi
解釋:
[動]
1.任命、託付。如:「委以官職」、「委身於人」。《資治通鑑.卷二三九.唐紀五十五.憲宗元和八年》:「以伯靖為歸州司馬,委荊南軍前驅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衙門裡幾位老夫子都弄不好,就委了方伯,方伯又轉委我。」
2.捨棄。《孟子.公孫丑下》:「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3.推託、推卸。如:「委過於人」、「推委責任」。《晉書.卷一○六.石季龍載記上》:「此政之失和,朕之不德,而欲委咎守宰,豈禹湯罪己之義耶?」
4.累積、聚積。《公羊傳.桓公十四年》:「御廩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文選.揚雄.甘泉賦》:「儐暗藹兮降清壇,瑞穰穰兮委如山。」
5.枯萎憔悴。《文選.曹植.贈丁儀詩》:「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南朝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時菊委嚴霜,寄言尉羅者。」
6.放置。《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羊了不眄,唯腳委几上,詠囑自若。」
[形]
1.疲困、頹喪的。如:「委靡不振」。
2.曲折的。如:「委婉」。
3.細小的。參見「委瑣」條。
[副]
確實。《西遊記》第二六回:「弟子委偷了他三個,弟兄們分喫了。」清.洪昇《長生殿》第九齣:「朕委無聊賴,且到宮門外閒步片時。」
[名]
1.事情的終了。如:「窮原竟委」。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驃國樂〉:「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
2.委員的簡稱。如:「立委」、「監委」、「主委」。
3.姓。如漢代有委進。
注音:
漢語拼音: wēi
解釋:
參見「委蛇」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ㄨㄟˇ

1.跟隨。《說文解字.女部》:「委,委隨也。」清.段玉裁.注:「隨其所如曰委。」《廣韻.上聲.紙韻》:「委,隨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素秋》:「公子陰使人委送之,至膠萊之界。」

2.任命、託付。如:「委以重任」、「委身於人」。《玉篇.女部》:「委,屬也。」《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使大夫種厚幣遺吳太宰嚭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衙門裡幾位老夫子都弄不好,就委了方伯,方伯又轉委我。」

3.累積、聚積。《廣韻.上聲.紙韻》:「委,委積。」《周禮.地官.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漢.揚雄〈甘泉賦〉:「儐暗藹兮降清壇,瑞穰穰兮委如山。」

4.安於。《集韻.上聲.紙韻》:「委,安也。」唐.白居易〈四十五〉詩:「老來尤委命,安處即為鄉。」

5.放置。《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羊了不眄,唯腳委几上,詠囑自若。」

6.捨棄。《廣韻.上聲.紙韻》:「委,棄也。」《孟子.公孫丑下》:「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唐.白居易〈長恨歌〉詩:「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7.推託、推卸。如:「委過於人」、「推委責任」。《晉書.卷一○六.石季龍載記上》:「此政之失和,朕之不德,而欲委咎守宰,豈禹湯罪己之義耶?」《紅樓夢》第一三回:「事無專執,臨期推委。」

8.水流所聚之處。後多與「原」合用,指事之始末。如:「窮原竟委」。《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漢.鄭玄.注:「委,流所聚也。」《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黃世昌大喜,又出來到院上,找著了內巡捕,說明原委,託他照應照應。」

9.確實。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委的不是小婦人下毒藥來。」清.洪昇《長生殿.第九齣》:「朕委無聊賴,且到宮門外閒步片時。」

10.疲睏、頹喪。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生平未歷風霜,委頓不堪,因暫休旅舍。」

11.枯萎憔悴。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南朝齊.謝脁〈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時菊委嚴霜,寄言尉羅者。」

12.曲折。《玉篇.女部》:「委,委曲。」《隋書.卷六九.列傳.王劭》:「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淒清委婉,動人心魄。

13.委員之簡稱。如:「立委」、「監委」、「主委」。

14.姓。如漢代有委進。

㈡ㄨㄟ

「委蛇」:

⑴ 從容自得貌。《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漢.毛亨.傳:「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⑵ 隨順貌。今亦指人勉強酬應、虛應敷衍貌。《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唐.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恆列傳》:「風聞法使至天津,稱越南既議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約李鴻章,鴻章拒不允,擬即來都磋商譯署。論者謂當虛與委蛇。」

⑶ 蜿蜒曲折貌。東周戰國.屈原〈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⑷ 俯地爬行貌。《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聊齋志異.卷一.宅妖》:「近扶之,膩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時始沒。」

注音: ㈠ㄨㄟˇ ㈡ㄨ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