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子音響音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ectro-Acoustic Music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類型。用電子科技和音響器材來創作、更換或再製的音樂,這是把現代科技應用到音樂的實驗創作中而發展出來的二十世紀新音樂。從1948年起很多新興的音樂實驗都和電子科技有關,如利用錄音和留聲機來合併、調整及錄製自然聲音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用電子震動器製造出聲音,配上電子合成器的過濾裝置,然後把聲音存放在磁片中的「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混合以上兩種技巧的「錄音音樂」(Tape Music, U.S.A.)或「電子聲音音樂」(Electro-phonic Music, U.K.)、以數位電腦(Digital Computer)來控制及製作聲音的「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以現場操作和表演觀念合併的現場「電子音樂」(Live/Electronic Music)和以詩文朗誦或語言製成具有特殊音響的聲譜詩文 ──「音響作品」(Text-Sound Composition)。一、具象音樂;發起人是法國作曲家謝佛(Pierre Schaeffer, 1910-),1948年他在巴黎法國無線電台製作了一系列廣播劇音樂,其音樂特色是把日常生活的各種聲音錄起來,配合唱盤的操作,加上剪接、交疊、轉動、變速、及把錄音帶反向運轉等技巧,製作出新穎的聲音效果。作曲家亨利(Pierre Henry, 1927-)、拜勒(François Bayle, 1932-)、帕爾梅幾亞尼(Bernard Parmegiani)、里貝爾(Guy Reibel)都參加具象音樂的陣容,謝佛後來成立「音樂研究組」(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s),他與亨利合作混合人的呼吸、講話、叫喊、吹口哨及腳步聲、敲門聲、樂器聲的作品《單人交響曲》(Symphonic pour un Homme Seul, 1950)被編舞家貝嘉(Maurice Béjart, 1927-)編成芭蕾。從1948-1980年,該研究組在法國無線電台工作室製作了935首具象音樂,還吸引了其他作曲家到該處創作,如瓦瑞斯(Edgard Varése, 1883-1965)、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貝里歐(Luciano Berio, 1925-)、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凱基(John Cage, 1912-1992)和布雷茲(Pierre Boulez, 1925-)等。二、電子音樂;二十世紀的科技發展,吸引許多作曲家嘗試創作以電子科技為媒體的實驗音樂。如西德科隆無線電台為實驗中心的作曲家包括艾麥特(Herbert Eimert, 1897-1972)、史托克豪森、李蓋悌(György Ligeti, 1923)、柯林(G. Michael Koening, 1926-)等,他們用電子裝備和設計來延伸系列音樂的理論技巧,例如史托克豪森1954年之作品《練習曲之Ⅱ》(Studie Ⅱ),利用電動發振器造成的純正弦波(Sinus Tones)來作曲,產生一般無論是樂器或人聲都無法發出來的音響。在美國,以凱基為首領導的「錄製音樂實驗計劃」(Project of Music for Magnetic Tape 1951)把機運音樂的技巧應用到電子音樂的實驗上。另1952年作曲家烏薩切夫斯基(Vladimin Ussachevsky, 1911-)與龍林(Otto Luening, 1900-)把樂器的聲音輸入磁帶中,加以改造。電子音樂錄音技巧與具象音樂相似,但以發振器來代替麥克風。1950年後期,由於以科技為主的實驗音樂的盛行,而產生許多重要的實驗室包括米蘭的「Studio di Fonologia」、科隆的「Westdeutscher Rundfunk」、巴黎的「O.R.T.F.」、華沙的「Polskie Radio」、斯德哥爾摩的「Sveriges Radio」、倫敦BBC電台的「Radio-phonic Workshop」、及日本的「東京日本無線電台實驗室」。美國的實驗室多設在大學中,著名的實驗室包括紐約的哥倫比亞 ── 普林斯頓大學、伊利諾大學、加州米爾斯學院、密西根大學和多倫多大學音樂實驗室等。三、電子合成器音樂;1950年早期,美國RCA唱片公司成功地推出第一台兼備發聲機、變音器、鍵盤、打孔紙音帶及音響系統的電子合成器,作曲家可以直接用這部機器製作理想的聲音來作曲,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16-)創作了一系列的電子合成器作品《Composition for Synthesizer, 1961》和《Ensembles for Synthesizer, 1962-1964》。但這種機器極為昂貴。1960年中期發明家洛拔.摩頓(Robert Moog)與布卻拉(Donald Buchla)製造出另一種輕便且價錢不貴的改良式電子合成器,它有一排四個八度的鍵盤和許多電路插孔,能提供各種聲音及音響效果之選擇,極受歡迎。舒保尼克(Morton Subotnick)受到唱片公司特約,錄製了第一首由唱片發行的電子音樂《月裡銀蘋》(Silver Apple of the Moon, 1967)。後來搖滾樂和電影、電視的音樂亦採用電子合成器作曲。1980年電子合成器不斷地有新的改良產品出現,包括專為作曲功能設計的產品電子遊戲等。四、現場演出的電子音樂;有些作曲家希望他們的電子音樂能離開錄音室,在活的時間中作現場演出的呈現,凱基曾於1951年發表《幻想風景第四號》(Imaginary Landscape No.4)用兩位音樂家在台上來回操作十二台收音機。門瑪(Gordon Mumma, 1935-)與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 1919-)舞團合作,特別設計一些音響電路於舞台上,讓舞者穿越這些電路時發出音響。拉蒙.楊格(La Monte Young, 1935-)常以音樂行動來參予傑克森教堂(Judson Church)的藝術事件。其他以表演行動有關的音樂家還包括沙爾瓦多.馬悌拿諾(Salvatore Martirano 1927-)、盧西爾(Alvin Lucier 1931-)、奧利維洛絲(Pauline Oliveros 1932-)、阿胥里(Robert Ashley 1930-)和葛拉斯(Philip Glass 1937-)、賴克(Steve Reich 1936-)等。1960年間還成立了許多現場電子音樂演出之團體,如「一次團組」(The One Group)、「藝術音響聯盟」(The Sonic Arts Union)、「弗拉色斯」(Fluxus)和「電子音樂萬歲」(Musica Elettronica Viva)等。五、詩文 ── 音響;這類音樂是把詩的朗誦或語言作為聲音素材,輸入機器中再製作。瑞典作曲家波丁(Gunnar Bodin)、強森(Bengt-Emil Johnson, 1936-)、漢森(Stem Hanson)最熱中推行這類作品,從1967年起,瑞典每年都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詩文 ── 音響藝術節。法國作曲家亨利.蕭邦(Henri Chopin)和美國作曲家阿米爾汗尼安(Charles Amirkhanian)和道基(Charles Dodge, 1942-)都有創作此類作品。六、電腦音樂;二十世紀電腦的通行也使它成為電子音響作曲最重要的工具。第一位發表店舖音樂的作曲家是希勒(Lejaren Hiller, 1924-),他於1956年與數學家衣沙生(L. Isaacson)合作,用電腦數字組合排列製成樂譜,由弦樂四重奏團演出名為《伊利亞克組曲》(Illiac)的電腦音樂。繼希勒之後,研究電腦音樂的作曲尚有柯林、布恩(Herbert Brün)、田尼(James Tenny)等。電腦可以用圖形來顯示聲音的影像,並把它們的幅度、強度、音高及音色加以分析轉化為數字。作曲家不只可任意選擇各種數字(音)的組合,還能把他的各種樂想存檔,隨時可抽出來再應用,另外它還具有錄音和電子合成器的功能。專為研究電腦作曲的機構包括史丹佛大學電腦音樂研究中心、法國由作曲家布雷茲領導的音響音樂研究學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電腦作曲亦有其缺點,因為其輸入的程式需經過一段時間在機器中運作才能得到需要的資訊,所以作曲家無法馬上聽到聲音的結構及其樂想。1970年Dartmouth學院的亞浦頓(Joe Appleton)和阿倫素(Sydney Alonso)及在多倫多的柏史頓(William Buxton)專門研究及改良電腦作曲的輸入系統時效。今天電腦的功能不斷地增寬、擴大,所以無論是具象音樂、電子音樂或詩文 ── 音響結合的音樂都使用電腦來存檔、輸送,也與電腦產生直接的關聯。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音響音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