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拿坡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apoli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三幕舞劇。包諾維(August Bournonville, 1805-1879)編舞編劇,刨里(Holger Simon Paulli, 1810-1891),赫爾斯特(Edvard Helsted),加德(Niels Wilhelm Gade, 1817-1890)及倫拜(Christian Lumbye, 1810-1874)作曲,克里斯登生(Christensen)舞台佈置,首演於1842年3月29日哥根哈根皇家劇院,丹麥皇家舞團演出。故事:第一幕:義大利拿坡里港,聖塔露西亞(Santa Lucia)海灣邊的一個小廣場上。賣義大利麵的吉亞柯莫(Giacomo)與賣檸檬水的佩波(Peppo)都在熱烈追求美麗的泰瑞西娜(Teresina),不過她只愛漁夫錦拿諾(Gennaro)。在一次補魚回來,為示愛情堅貞,錦拿諾送給泰瑞西娜一只戒子。為了躲開騷擾,兩人駕船出海,不幸遇上了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船翻了,錦拿諾很幸運的被沖上岸,然而愛人卻不見 影,被泰瑞西娜的媽媽 ── 寡婦薇諾妮卡(Veronica)── 控告害死了她的女兒。在神父安薄吉歐(Ambrogio)的安慰,並給了他刻印有聖母像(Madonna)的護身符後,他再次出航去尋找他未來的新娘子。第二幕:喀普里(Capri)島上的藍洞窟裡,泰瑞西娜被兩名海神(Golfo)的女兒救起,海神竟然愛上了她,不過被泰瑞西娜勇敢的拒絕,海神憤怒的將她變成女海妖,並抹去她腦中的所有記憶。此時錦拿諾也來到洞窟,找到未婚妻,然而泰瑞西娜已完全不記得往事,還好聖母像讓她恢復記憶,也回返她原來人類形體,並鎮服激忿的海神。第三幕:拿坡里港邊的維京山(Monte Vergine)教堂,錦拿諾帶著泰瑞西娜出現在一群前往山上朝拜聖母的隊伍前,大伙們驚恐的認為他用了魔法讓死去的泰瑞西娜復活,神父安薄吉歐出面解釋,是因為聖母感動於錦拿諾的真情,才顯現神跡,讓一切復原。接著,大家熱烈慶祝錦拿諾與泰瑞西娜的婚禮,典禮中,全體跳著充滿活力,激烈的塔朗特拉舞(tarantella)。《拿坡里》是包諾維最著名的舞劇之一,從首演起就大受歡迎,並持續在丹麥搬演,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丹麥皇家芭蕾舞團(Royal Danish Ballet)首次的西方巡演後,世人才真正驚覺包諾維的偉大。《拿坡里》頓時成了各芭蕾舞團的必跳舞碼,這支忠實呈現當時義大利風土民情的丹麥舞風作品,實在是舞蹈界的無價寶藏。除了編舞外,包諾維也在自編舞作裡擔任男主角。1841年由於與當時舞團當家女主角葛蘭(Lucile Grahn, 1819-1907)的舞迷的爭執所引發對皇室大不敬的罪名,而被國王克里斯堤八世(ChristianⅧ)放逐半年做為懲罰;包諾維於是利用這段期間遊歷各國,探訪當地舞蹈民風,《拿坡里》就是這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果之一。它反映出當時觀眾對異國外邦風土文化的好奇,是浪漫舞劇時期□另一種不同風貌的呈現。在包諾維的舞蹈哲學裡,世界是分成兩部份 ── 一是由上帝統治高層次的精神世界,另一個則是充滿激情危險的不和諧世界。── 第一幕:在現實的世界,錦拿諾跟別的女人打情罵俏,但心中只鍾情泰瑞西娜。寡婦薇諾妮卡雖不滿意未來的女婿,但不堅持反對。第二幕:許多人將其解讀成潛意識的探索:釋放熱情,但卻沒有真正的危機存在;泰瑞西娜拒絕追求,被變成女海妖,錦拿諾受蠱惑,但只愛泰瑞西娜一人,兩人克服一切困境後結合。包諾維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終其一生,都以他的舞蹈藝術來努力實踐該理念,絕不容許放縱的激情傷害到道德倫理,沉湎肉慾是超自然生物的專利,只存在於非人類的世界裡,如海中精靈魔怪的空間裡。有人說丹麥皇家舞團,一成不變的承傳最初包諾維的版本,其實不然。不過,包諾維的風格卻仍相當明顯,如小跳時的下置手,低舞姿,男女主角的不緊貼黏膩,而是止乎禮,適可而止的接觸。《拿坡里》首演後,即一直在改變,貝克(Hans Beck, 1861-1915)從1894年至1915年接續藝術總監,二十年間為了適應時勢,回復了一些已遺忘的啞劇片段,也刪掉一部份,改以純舞蹈遞補;另外,從舞劇《Abdallah》(1855)中擷取一段獨舞及配樂,插入第一幕,將第三幕的五人舞改成六人舞,今天所見的第三幕也大多出自他的手。四十年代藍德(Harald Lander, 1905-1971)承接藝術總監之職(1930-1951),在先前貝克時代的女主角Valdorg Borchsenius幫忙下,重建了不少包維諾的作品,兩人再度減去一些啞劇表演,並作了大幅的修正成當今的版本。之後,布雷那(Hans Brenaa, 1910-)又做了一些小改變。今天的版本則是出自拉洛夫(Kirsten Ralov, 1922-)之手,由於第二幕已全遺失了,他又重新編第二幕,另外,刪掉部份啞劇改以純舞蹈的作法,引發一些學者的批評,認為舞劇中的衝突性已被移轉至輕鬆餘興的方向去了。1971年馮.羅森(Elsa Marianne Von Rosen, 1927-)更寫實的做法觸發了相當多的爭議。1981年彼得.蕭弗斯(Peter Schaufuss,1949-)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的版本,將第二幕改成是錦拿諾的夢境,也惹來非議。今天對包諾維作品處理的看法大致有兩個方向:第一是學術性的,遵循文獻記載,忠實的演出包諾維的原始面貌;第二種是舞蹈性的,他們認為維持作品的永遠鮮活生命力為首選,重建反而是次要,舞者從內心跳出舞蹈段落應有的感情比正確的操作傳統舞步更為重要,丹麥皇家舞團在第二個方向上,表現的相當卓越。雖然是齣喜劇收場的奇想舞劇,然而它生動的民間傳奇故事是《拿坡里》至今仍受歡迎的主因,舞劇裡的每位人物都是我們所熟悉的街坊鄰居平凡人物。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拿坡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