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ㄥˊㄔㄜˋㄍㄢㄐㄧㄥˋㄔㄨㄣˊㄐㄧㄝˊㄖㄨˊ:「ㄑㄧㄥㄔㄜˋ」、「ㄑㄧㄥㄌㄤˇ」、「ㄑㄧㄥㄌㄧㄤˋ」、「ㄑㄧㄥㄐㄧㄝˊ」。
  2. ㄍㄠㄐㄧㄝˊㄌㄧㄢˊㄇㄧㄥˊㄖㄨˊ:「ㄑㄧㄥㄨㄤˋ」、「ㄑㄧㄥㄍㄠ」、「ㄑㄧㄥㄅㄞˊ」、「ㄑㄧㄥㄘㄠ」、「ㄑㄧㄥㄌㄧㄢˊㄍㄨㄥㄓㄥˋ」、「ㄑㄧㄥㄍㄨㄢㄋㄢˊㄉㄨㄢˋㄐㄧㄚㄨˋㄕˋ」。
  3. ㄐㄧˊㄐㄧㄥˋㄖㄨˊ:「ㄑㄧㄥㄐㄧㄥˋ」、「ㄌㄥˇㄑㄧㄥ」、「ㄑㄧㄥㄧㄡ」、「ㄑㄧㄥㄒㄧㄢˊ」。
  4. ㄒㄧㄡˋㄇㄟˇㄖㄨˊ:「ㄑㄧㄥㄌㄧˋ」、「ㄑㄧㄥㄧㄚˇ」、「ㄇㄟˊㄑㄧㄥㄇㄨˋㄒㄧㄡˋ」、「ㄑㄧㄥㄒㄧㄡˋㄐㄧㄚㄖㄣˊ」。
  5. ㄒㄧㄤˊㄒㄧˋㄇㄧㄥˊㄅㄞˊㄖㄨˊ:「ㄑㄧㄥㄔㄨˇ」、「ㄑㄧㄥㄒㄧ」。
  6. ㄌㄧㄠˇㄐㄧㄝˊㄖㄨˊ:「ㄑㄧㄥㄓㄤˋ」。
  7. ㄓㄥˇㄌㄧˇㄖㄨˊ:「ㄑㄧㄥㄌㄧˇ」、「ㄑㄧㄥㄙㄠˇ」、「ㄑㄧㄥㄔㄨˊ」、「ㄑㄧㄥㄘㄤ」。
  8. ㄉㄢ˙ㄉㄜㄖㄨˊ:「ㄑㄧㄥㄔㄤˋ」、「ㄑㄧㄥㄧˊㄙ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解釋:
  1. 澄淨、純潔。與濁相對。
    【例】清潔、清澈、清溪
  2. 詳細、明白。
    【例】清楚
  3. 使乾淨、使整齊。
    【例】清道、清黨、堅壁清野
  4. 寂靜、安靜。
    【例】冷清、清靜
  5. 高潔、廉潔。
    【例】清望、清廉
  6. 單純的。
    【例】清唱、清一色
  7. 淨盡、一點也不留。
    【例】他一次就把貨款付清了。
  8. 秀美。
    【例】眉清目秀
  9. 安定、太平。
    【例】清平盛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解釋:
[形]
1.澄淨、純潔。與「濁」相對。如:「清潔」、「清澈」。《詩經.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2.高潔、廉潔。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四折:「法正天須順,官清民自安。」
3.寂靜。如:「冷清」、「清靜」。
4.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5.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選.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副]
1.單純的。如:「清一色」、「清唱」。
2.淨盡、一點也不留。如:「債還清了。」、「書款付清了。」
3.詳細、明白。如:「點清數目」、「查清戶口」、「謄清作文」。
[動]
1.使乾淨、使整齊。如:「清洗」、「清理」、「清除」。
2.整頓。如:「清黨」、「肅清」。
3.結帳。如:「清帳」、「清算」、「結清餘欠」。
4.點檢(清楚)。如:「清點」、「清倉」。《儒林外史》第六回:「你們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帳目,都連夜攢造清完,先送與我逐細看過。」
[名]
1.朝代名。參見「清朝」條。
2.參見「血清」條。
3.姓。如宋代有清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事物明白無隱晦。
  2. [[動] ] 使乾淨、使明白。
  3. [[形] ] 事物簡單、乾淨、無配料。
  4. [[形] ] 人的心情舒暢安詳。
  5. [[形] ] 行為上沒有缺陷。
  6. [[形] ] 貧窮。
  7. 清(~明)
反義詞:
音讀: tshi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澄淨透明,與「濁」相對。如:「清澈」。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清,朗也。澂水之皃(貌)。」《詩經.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2. 高潔、廉潔、純潔。《玉篇.水部》:「清,澄也,潔也。」《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晉書.卷二四.職官志》:「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四折:「法正天須順,官清民自安。」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六齣:「只如此不改,難膳我夫妻之暮年,有墮你祖宗之清名,非痴非呆,不啞不聾,今當改過卓立。」《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趙公玩其詩意,方知女兒冰清玉潔,把兒子痛罵一頓。」

3. 使乾淨、使整齊。如:「清洗」、「清理」、「清除」。《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隋書.卷五八.列傳.李文博》:「夫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4. 結帳。如:「清帳」、「清算」。《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自從青楓城出征之後,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項,方纔賠償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除了一得了差缺,即連本帶利清還外,還答應養老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這筆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歸還。」

5. 整頓。如:「肅清」。《隋書.卷四五.文四子列傳.房陵王勇》:「若不標明典憲,何以肅清天下!」

6. 點檢、檢覈。如:「清點」、「清查」。《儒林外史》第六回:「你們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帳目,都連夜攢造清完,先送與我逐細看過。」《清史稿.卷九.世宗本紀》:「江南清查逋賦一案,歷降論旨甚明,重在分別官侵民欠。」

7. 詳細、明白。《紅樓夢》第一四回:「這兩件開銷錯了,再算清了來取。」《儒林外史》第四七回:「當下把租頭、價銀、戥銀、銀色、雞、草、小租、酒水、畫字、上業主,都講清了。」

8. 秀美。唐.杜甫〈戲為六絕句〉詩六首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西遊記》第二七回:「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脣紅。」

9. 寂靜。《聊齋志異.卷二.林四娘》:「清夜兀坐,得勿寂耶?」《花月痕》第四六回:「清夜捫心,其能自慰乎?」

10. 蕭條、冷落、寂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又見大娘孤單在家,未免冷清。」《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你這個茶館裡冷清清的,料想今日也沒甚人來了。」

11. 太平、安定。如:「清平盛世」。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12. 聲音嘹亮、乾淨。唐.張文姬〈沙上鷺〉詩:「沙頭一水禽,鼓翼揚清音。」唐.李白〈蘇臺覽古〉詩:「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13. 朝代名。清朝(西元1644~1911),滿族愛新覺羅氏所建。為中國最後王朝,亡於辛亥革命。

14. 姓。如宋代有清賢。

注音: ㄑ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