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視傳送方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ansmission Mode of Television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視傳送方式的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就是分成有線電與無線電兩大類;另外也可以依照傳送方式的特質來區分,可以分成無線電廣播電視(broadcast TV)、有線電視(cable TV)、閉路電視(closed-circuit TV)、微波電視(microwave TV)與直播衛星(direct-broadcast satellite TV)等不同的傳送方式。
  廣播電視以無線電波來傳送的方式,是最傳統的一種做法,主要使用特(極)高頻(VHP)與超高頻(UHF)中指定的頻率波段,其中特(極)高頻包含電視第二到第十三頻道,超高頻則包括第十四到第五十九頻道;每個電視頻道寬六兆赫(MHz),其間的畫面視訊占3.58MHz,聲音訊號0.5MHz,其他是副載波訊號(subcarrier),視訊以調幅(amplitude modulation)方式發射傳送音訊以調頻frequence modulation)方式發射傳送。這些無線電波信號在空中四射,社會大眾只要有適當的器材設備,都可以接收觀看,因此是眾所周知的廣播形式的電視。美國著名的商業聯播網,如國家廣播公司(N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廣播公司(ABC)、與福斯廣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mpany),都是以這種方式來傳播電視訊號,供社會大眾接收使用;臺灣地區的臺視(TTV)、中視(CTV)、華視(CTS),也都是採用這種方式來傳送電視訊號給社會大眾。
  有線電視傳送訊號,主要依賴鋪設好的纜線;由於纜線傳輸,訊號品質較穩定,並且兼具多頻道的特性與雙向傳輸的潛力,因此在極短的期間內,得到社會大眾的青睞,能夠迅速的擴展,與無線電視並駕齊驅。早期使用同軸電纜傳輸(coaxial cable),又受限於強波器負載能力,只能提供十數個頻道的服務;現今採光纖(fiber optics)來傳輸,動輒上百個頻道,加上與電腦數位科技的結合,不僅可以定址傳送(addressble),更可以進行訂戶與業者間的雙向傳輸。有線電視透過電纜的訊號傳送方式,形成一種地方性的網路,其間往返的訊號已不再限於提供娛樂的節目,更包括提供資訊的數據訊號,形成一種整合的現象,已與傳統上的電視意念大不相同。而且有線電視的多頻道特性,帶來節目多元化與受眾區隔訴求(segmentation)作法,更有餘力來達成「公共接近使用」(public access of mass media)的傳播理想,諸如「公眾、教育、政府」(Public,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簡稱PEG)的使用,已都付諸實現;這是其他形式的傳送方式所不能及的。
  電視訊號以閉路電視的形式傳送,在某些特點上非常近似於有線電視,尤其是早期的閉路電視是在學校或大樓內,以電纜來傳送電視訊號,供在特定地點之人員收受使用,雖然涵蓋區域較小而特定,但實際上就是有線電纜的傳送形式。其後由於科技的發展,微波與衛星等傳送方式也都加入,使得閉路電視的傳送方式大幅改變,若干範圍較大的地方,得以先用微波來作大樓與大樓間的傳輸,再以閉路電視的形式來做大樓內的傳送;這些新科技的使用模糊了傳統閉路電視的界定,但是只要它還以依靠電纜來完成最後一段傳送為主要方法(指傳到收視者電視機或畫面監視器的這部分而言),都可以視為閉路電視;無怪乎仍有人強調有線電視就是閉路電視。事實上,今天的閉路電視已不侷限於教育與訓練的使用,大樓內的保全監視系統、航空母艦的電視系統、企業界的視訊會議(videoconference)都被納入此列。
  運用微波來傳送電視訊號,早期主要是作為中繼系統(relay system),很少作為廣播服務(broadcast service)之用,但是近年來科技的發展,已使微波可運用於一般社會大眾之直接收受,只是必須藉助特殊的降頻(down converter)或解碼(decoder)設備才能收看。美國的「教育電視特定服務」(instructional TV fixed service, ITFS)除了保留特(極)高頻(VHF)與超高頻(UHF)的若干電視頻道,供作教育使用,更包含了二五○○到二六九○兆赫(MHz)間的微波頻道,讓學校間能運用微波作定點的雙向傳輸,更可以藉助其頻道寬廣的特性,來進行多頻道多點(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 MMPS)的傳送,使它避免閉路電視的侷限,卻兼具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的優點,因此近年來倍受歡迎。不過微波傳送並非全無限制,微波本身因波長極短,故方向性高且易受阻礙,必須採碟形天線,以點對點的方式傳輸,距離最多不超過二十五到三十英哩,對一般個人而言尚不適用,對機關或單位卻相當恰當;除學校之外,飯店、公寓、連鎖企業都在使用。
  衛星直播服務是最先進的一種電視傳送方式,就其涵蓋面積及受益家戶來看,可能是最經濟的方式。所謂衛星直播服務,就是運用僅供廣播電視傳播用的K頻段高功率人造衛星,將地球上鏈(uplink)來的電視訊號,經過降頻轉換後,朝向地球上衛星足跡涵蓋的廣大地域下鏈(downline),由用戶透過俗稱「小耳朵」的小型碟形天線來直接收視。世界上最早使用直播衛星提供電視傳送服務的是日本,在一九八七年就成功的發射百合二號(BS-2b)直播衛星,為日本全國進行衛星播出服務,其次是歐洲的盧森堡廣播電視公司;美國則使用C頻段的通信傳播衛星(communication satellite)來提供這種服務,由於是低功率的人造衛星,用戶必須使用大型的碟形天線(大耳朵)才能接收的到。由於直播衛星在地球上方二萬二千三百英哩的軌道上與地球同步運行,使用太陽能發電,如果以全球性電波(global beam)來涵蓋,可以達到四分之一的地球表面,經濟效益極高;加上數位壓縮科技的發展,一個衛星轉頻器(transponder)可以壓縮作四到六個電視頻道的傳輸之用,使衛星的經濟效益更大幅提升。儘管有訊號溢波的爭議,直播衛星的電視訊號傳送方式仍極受各方重視與看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視傳送方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