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主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tonomy
作者: 溫明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哲學中,自主性一詞根源於希臘字之自我(self)與規則(rule)或法則(law),故自主性一詞含有自我約束或自我管理之意。柏林(I. Berlin)將自主之特質清楚地加以解說:「我希望我的生活由我自己來決定,非受制於外在因素。我希望我是個主體而不是個客體……是個行動者、決定者而非被決定者;是個自我指導者而非外在之物,或只像個扮演人之角色的動物或奴隸……我希望我是個有意識、能思考、有意志而主動的人,因之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亦能以自己的理念與目的解釋所作出之決定。」足見自主性隱含著對被決定的抗拒。而誠如康德(Imm. Kant)所指出的,自由乃抗拒被決定之能力。可見自主與自由間之關係。
  康德認為人有了自由即可不再依賴因果律,也不再受制於身體或感官。黑格爾(G.W.F. Hegel)不但把自由應用至思考上,亦將之用於生活上。皮特森(R. Peterson)更主張必須有心靈上的自由,思想才能超越。質言之,自由意味意志之自由;人既有意志之自由便得對自我的行動負起責任。而對自我負責便是自主之表現。
  一般言之,自主可由哲學或心理學的面向加以分析。其中主要的學者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康德、黑格爾、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皮德思(R.S. Peters)、勞斯(J. Rawls)、庫伯(D. Cooper, 1949~ )、魯卡斯(S. Lukes)、林德理(R. Lindley)、鐸而鏗(G. Dworkin)、崔格(R. Trigg)、米爾斯(D.T. Meyers)、泰勒(C. Taylor)及懷特(J. White)等人。
  米爾斯提出:自主是一種與真實自我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懷特則強調自主的人除了要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知識,更深的理解外,亦須具有某種特質。他更將自主分為「強勢自主」(stronger sense of autonomy)。與「弱勢自主」(weaker sense of autonomy)。「強勢自主」必須對社會結構作批判性的反省,而「弱勢自主」則只須接受周遭傳統的結構,因為,就弱勢自主者而言,傳統結構已是個合理的產品,此結構正是維護社會穩定之因。此意味著自主的雙重特質:既要維護社會的穩定,亦得批判的反省社會之不合理處。
  杜伍鏗指出自主是個道德的概念。康德、齊克果(S.A. Kierkegaard, 1813~1855)、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羅伊斯(Josiah Royce, 1855~1916)、黑爾(R.M. Hare),甚至於波帕(Karl Popper)等均曾論述各人選擇其道德律則之可欲性或必然或必然性的論題。鐸而鏗強調自主之道德、政治及社會的功能時,視每個自主者為一完完全全獨立而能自作判斷的個體(as a whole),而認定自主是個理想。
  另一方面,自主卻是人主要的興趣。如林德理(R. Lindley)所言,是構成幸福的要件,而自由民主社會的主要目的即在造就具自主性的公民。
  總括言之,自主涵蓋了自由與自我兩大層面。自主的內容與模式亦將隨著自我所擁有之自由度的不同而異。而其主要之精神即在為肯定理性而真實之自我。
  在發展心理學中,自主性又譯自主、自律,是指個人能夠依據自己的原則或優先次序而獨立做決定的能力。在社會情境中,個人會受到外在的團體壓力、社會規範的限制、內在的個人信念,或不能控制的慾望之影響,而不能協調一致。此時個人能夠依據自己的了解而不依賴他人的指引,獨立思考判斷並決定有所為或有所不為的能力,便是自主。
  自主能力是由發展而來。依照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S. Freud)的觀點,幼兒在肛門期(1~2歲)就開始發展自我控制及控制環境的能力。新精神分析學者艾利克森(E. Erikson)也認為幼兒在二至三歲是自主能力發展時期。在人格發展的依附階段(attachment phase)所建立的信任(trust)是自主能力發展的基礎。另一精神分析學者馬勒(M. Mahler)也認為自主能力是幼兒後期「分離與個體化階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hase)之前的主要人格發展特質。透過自主能力的發展,母子一體的情感才得以正式分離,這稱為「第二次出生」(second birth)。
  兒童在自主能力發展階段能夠隨意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因此和父母或保姆之間常常展開「意願」爭奪戰。父母會依據個人觀點或社會期許來訓練兒童的行為,一方面要讓孩子有機會去決定並探索外在世界,一方面又要容忍或改正不當行為的發展。此時訓練或要求過於嚴格或懲罰過於不公或不一致,都容易引起兒童的害羞和懷疑。
  兒童不可避免地會有懷疑和羞愧。但是父母要讓兒童有更多的自治,讓他表現自我抑制和進行自由選擇,自我的機能才得以發展,也才能靈活的適應環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主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