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辵 | ||||||||||||||||
筆畫: | 13 | ||||||||||||||||
部首外筆畫: | 9 | ||||||||||||||||
注音: | ㄍㄨㄛˋ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部首: | 辵 |
部首外筆畫: | 9 |
總筆畫: | 13 |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1. 表示經歷、跨越、由甲至乙的過程。
2. 忍受、領受。
3. 太甚。
4. 錯誤。
5. 轉移。
6. 助詞。用於動詞後,表示完畢或某種行為曾經發生。
7. 助詞。與「來」、「去」等連用,表示動作的趨向。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辵 |
部首外筆畫: | 9 |
總筆畫: | 13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guō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guò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辵 |
部首外筆畫: | 9 |
總筆畫: | 13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部首: | 辵 |
音讀: |
kò
|
解釋:
|
|
音讀: |
kuè/kè
|
解釋:
|
|
音讀: |
kòo
|
音讀: |
kuà
|
音讀: |
koh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