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詮釋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rmeneutics
作者: 陳碧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詮釋學廣義的解釋為意義之理解(understanding)或詮釋(interpretation)的理論或哲學。由於意義經常有許多歧義,須透過理解詮釋方能把握全部涵意,詮釋學即是探究如何形成理解及如何實踐理解之科學理論。
  詮釋學之遞嬗,依其對「理解」的探索過程中著重點不同,略可分為:傳統詮釋學、近代詮釋學、當代詮釋學等三個時期。
  傳統詮釋學之源流可遠溯希臘「荷美斯」(Hermes)神話。相傳荷美斯乃天神之信使,負責將眾神意旨轉譯、解釋並傳達給世人,但眾神之意旨透過語言、文字之轉譯傳達,往往變成既清晰又隱晦,似是而非。為能真正明瞭諸神之意旨,因此對於語言、文字有理解詮釋之必要,詮釋學由是而生。詮釋學形成之初,極重視語言涵意脈絡之確定及揭露象徵所蘊涵之旨意。中世紀後詮釋學廣泛應用於神學、文學及法學方面,用以解釋聖經、文獻典籍及各種法典等,此時詮釋學可稱作是一種正確理解之技術。
  近代詮譯學始於史萊爾瑪赫(F.D.E.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史萊爾瑪赫是第一位於意義詮釋過程中,專注於「理解過程」之探究者。他並將理解過程區分為「文法理解」及「心理理解」,強調理解在於回溯作者思想及意識,並將作者之內在精神再現。易言之,詮釋學即是重建作者創造之過程。其後,狄爾泰(W. Dilthey, 1833~1911)從精神科學觀點,強調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應嚴格區分,自然科學之探究應只作因果解釋,而精神科學之整體性及獨特性,則應訴諸意義之理解。故他以生命概念為基礎,認為一切「生命表現」皆可透過擬情之再體驗來理解,藉此而建構出具歷史意識探究之理解過程。狄爾泰以為詮釋學乃精神科學之普遍方法論。
  當代詮釋學主要包括哲學詮釋學、方法論詮釋學及批判詮釋學等三思潮。哲學詮釋學代表人物嘉達美(H.G. Gadamer, 1900~)認為理解是「此有」(Dasein)之存有方式及開顯自我之進程,而詮釋學應奠基於存有論之基礎,深化成一種哲學探究,以作為一切科學理論之堅實基礎。嘉達美並強調理解立基於歷史傳統上,藉語言之中介而行,人無法脫離歷史傳統而獨存。即哲學詮釋學主張理解乃真理、自我之彰顯,反對方法之宰制,並強調歷史、傳統及語言在彰顯過程中之重要性。方法論詮釋學代表人物呂克爾(P. Ricoeur, 1913~)認為哲學詮釋學雖經存有論而深化詮釋學之涵意,但忽略方法論之重要性,實難達成全部之理解。因此強調透過方法論之迂迴路徑而達到存有論之層次,才是較真確之途徑,故提出「方法之迂迴」概念,藉以提供經典詮釋規則,並據以仲裁不同詮釋之衝突。批判詮釋學代表人物哈伯瑪斯(J. Habermas, 1929~)承繼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之批判理論,將詮釋學思想帶入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發展出批判詮釋學。哈伯瑪斯之重點在於社會科學理論與社會實踐關係之探討,認為個人居於社會歷史與傳統中是不爭之事實,但必須透過理性反省及不斷自我批判過程,將社會歷史傳統中宰制、扭曲溝通情境因素一一呈顯並消除,才能獲得真正無宰制之溝通環境,理解、對話方得以實現。即批判詮釋學強調溝通理性,旨在建立理想溝通情境及獲得溝通能力,以確證理解之合法性及客觀性。
  詮釋學之旨趣,有兩方面涵意。就消極性而言,詮釋學反對實徵主義所主張之方法論一元化觀點,即把科學經驗分析方法及因果解釋法則應用到社會科學探究中,而忽略主體性之考量及偏重工具理性與技術之傾向。就積極方面而言,詮釋學以人類主體性為基點來建構生活世界之意義,強調自我省察、批評及人際關係互為主體性溝通之必要性。即詮釋學旨在透過人類主體性之開展,形成互動之對話情境,以建構出合理並和諧之生活世界關係。
  就教育學方面言,教育本質之討論、方法論之探究、教育對象主體性之啟迪、自省能力之培養,向來被視為教育學之主要探討範疇,而詮釋學理論諸多特性對前述幾個領域,多能發揮助益。故從詮釋學角度來探究教育問題,頗能深入理解教育本質而有助於教育之實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詮釋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hermeneutics
作者: 葉乃靜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源自赫爾默斯(Hermes),赫爾默斯是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一位信使的名字。祂的任務就是來往於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與人間的凡夫俗子之間,迅速的傳遞諸神的消息和指示給人們。因為諸神的語言和人間的語言不同,因此祂就要透過翻譯和解釋,來傳達訊息。詮釋學在古代也成為一門關於理解、翻譯和解釋的學科。

  有些學者在理解與解釋的關係在詮釋學發展上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就認為解釋即在理解,因此,理解與解釋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但是,不論翻譯或解釋,其目的都在促成理解。

  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的詞尾tics(希臘文是hermeneutik),與一般所謂學(ologie)不同。tics一般指實踐與方法,因此,嚴格翻譯hermeneutics應是詮釋技藝學。也因為從詮釋學這種詞源學意義出發, Gadamer反對將詮釋看成一種語言學,而把它解釋為語言的一種普遍中介活動,是一切思想的使節,在各方利益之間進行中介。也因此,詮釋學除了理解、翻譯和解釋外,還要加入第四個要素即應用。

  因為詮釋學為一門應用的方法,常見詮釋學被應用於質性資料的分析中。伽達默爾認為理解是詮釋學的核心問題,語言是對話中的語言,並由對話中表現真理,所以要以開放的態度和提問的結構來對話,而真理也是隨時在改變的。因此,詮釋時不應仰賴外來的獨斷教義來理解,而要將自身置於傳統中,詮釋者的視域能與作者的視域融合,可以說理解與解釋的方法是過去和現在的中介。理解的本質不是更好的理解,而是「不同的理解」。也因此,理解和詮釋不是一種複製的行為,而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洪漢鼎主編(2001)。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參考資料:
洪漢鼎主編(2001)。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詮釋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