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 |
解釋:
[名] 1.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材質等做成。穿著在身上,用以遮蔽身體、防熱禦寒。通常古多指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漢.揚雄《法言.修身》:「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今或泛指衣服。如:「毛衣」、「雨衣」、「成衣」、「衣不蔽體」。《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2.包覆在物體外的東西。如:「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3.蔬菜、果實外的薄皮。也指表皮的霜粉。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宋.莊綽《雞肋編》卷上:「京師賣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觸其實,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為好。至食者須雪去之。」 4.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如:「苔衣」、「地衣」。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5.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6.二一四部首之一。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
解釋:
[動] 1.穿衣服。《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2.覆蓋、裹紥。《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唐.柳宗元〈段太尉&f5fd4_.png;事狀〉:「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 3.倚靠。同「依」。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清.孫星衍《尙書今古文注疏.卷一五.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疏:「釋詁云:……衣,同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i
|
解釋:
|
|
同義詞: | 衫 |
音讀: |
ui
|
解釋:
|
|
同義詞: | 胎衣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㈠ㄧ 1.人身上所穿,用以蔽體禦寒之物。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質料做成。《說文解字.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⑴上裝。《詩經.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唐.白居易〈西涼伎〉詩:「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 ⑵下裳。《詩.檜風.素冠》:「庶見素衣兮,我心傷悲兮。」《禮記.曲禮》:「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⑶服裝的通稱。《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包覆物體外層之物。如:「糖衣」。《南史卷四五.列傳.王敬則》:「母為女巫,常謂人云:『敬則生時胞衣紫色,應得鳴鼓角。』」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3.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之隱花植物。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宋.陳師道〈家山晚立〉詩:「遶捨苔衣積,倚牆梨頰紅。」 4.翅膀、羽毛。宋.張耒〈夏日〉詩:「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北周.庾信〈鶴贊〉詩:「籠摧月羽,弋碎霜衣。」唐.韓偓〈鶴〉詩:「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眾所知。」 5.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6.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ㄧˋ 1.穿戴。《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2.覆蓋。《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管子.度地》:「以徒隸給大雨,隄防可衣者衣之。」 3.倚靠,通「依」。《書經.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 |
|
注音: | ㈠ㄧ ㈡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衣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