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én jīng bìng |
解釋:
1.因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導致精神狀態或身體機能發生不協調的疾病。 2.指責他人言行舉止不合常理,多含貶義。如:「三更半夜還打電話來吵人!你有神經病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經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eurosis |
作者: | 王淑俐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神經病是一種功能性的心理病。因對於心理上感受的壓力過度誇大,以致發生焦慮、恐懼、憂鬱,生理上亦伴隨出現心悸、出冷汗、頭暈、氣喘等種種不適的症狀。這種現象影響生活與工作的效率,使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覺得全身無力,有無助感,遇事退縮、逃避。但這種狀況尚未到成為精神病(Psychosis)的地步,並未完全喪失原來自主自立的能力。罹患神經病者能自覺自己的問題,還能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但由於難以自拔,故其神經病症狀就在誇大壓力,又採取各種防衛機制,以自欺欺人的方式逃避壓力,如此惡性循環,會持續且惡化下去。 神經病的成因是心理的(人格的)以及社會環境的(包含家庭因素、人際關係等),故除非解決了個人人格因素或得到社會支援,其症狀便難以減輕。研究結果及臨床經驗均顯示,神經病可以治療,但若無法更徹底的解決其心理問題,極易再度復發。目前心理治療與輔導的技術,如行為改變技術(減敏感法)、認知治療法(理性情緒治療法)等,都有助於治療。 最早使用神經病一詞的是卡倫(W. Cullen),當時他試圖擺脫神經病為不道德的靈魂及罪惡的精神的傳統說法,於一七八○年開始應用此詞。這種新的觀點獲得當代哲學界、化學界、醫學界尤其是心理治療本身的響應。但其時神經病一詞包含的範圍還很廣泛,且界限模糊不清。十九世紀時,夏寇(M.J. Charcot, 1825~1893)首先運用催眠的方法,對神經病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簡耐特(P. Janet, 1859~1947)持續其研究,並發現神經病源於過去被遺忘的創傷事件,藉由喚醒這些記憶,可找出病源,因而得治。佛洛依德起初也以催眠術進行神經病的研究,發現神經病的原因在於性方面,是自我與本我之間的衝突而致。其後佛洛依德改以「自由聯想法」及「夢的解析」等,發掘被遺忘、受壓抑的潛意識,並提出了「人格發展」及「心理防衛機制」的觀點,均說明神經病是由於某一階段人格發展的不順利,以及錯誤或過度使用心理防衛機制所致。 新心理分析學派如杭妮(K. Horney, 1885~1952),認為神經病是一種對所仇視之世界的無助感之防衛策略。蘇利文(H.S. Sullivan,1892~1949)則認為神經病是由於重要人際關係的溝通失敗。由心理分析學派獨立出來的容格(C. Jung, 1875~1961)認為,神經病是由於個人的生活目標及態度超乎其種族潛意識或集體潛意識所致。阿德勒(A. Adler, 1870~1937)以其個人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觀點認為,神經病是種自卑感與優越感(卓越)間的衝突,干擾了個人的生活目標及計畫。而人是極力追求卓越的,故神經病就是幫助個人達成卓越的一種防衛工具。 對神經病的研究與心理分析學派觀點相對的是制約理論(Conditioning Theory)及行為理論(Behavior Theory),這兩種理論是從實驗室中研究而得。經由動物的研究發現,人類的神經病也是一種習得的情緒習慣,受到「初級制約」(Primary Conditioning)及「次級制約」(Second-order Conditioning)而成,故其消除也可透過「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的作用,是為行為治療技術,包括肌肉鬆弛、系統減敏感。 臨床治療上將神經病依原因及癥兆加以分類,主要如下: 1.焦慮型神經病(Anxiety Neurosis):多半沒有特殊的威脅情境,患者本身也說不清焦慮的緣由,只是極易感到或突來一陣焦慮或恐懼,伴隨生理上心悸、呼吸急促、流汗、肌肉緊張、頭昏、食慾不振等現象,易於遺忘、疲倦,喪失生活樂趣。但也有患者能指出焦慮的來由,此為「固定焦慮」(Bound Anxiety)。前者則稱「游離焦慮」(Free-Floating Anxiety)。 2.恐懼型神經病(Phobic Neurosis):對於某些事物有不合理的恐懼感,自己雖然知道,卻無力擺脫。如對高處、空曠處、密閉處、血、汙穢或細菌、黑暗、擁擠、孤單、火、雷雨、動物等,除了感到極端恐懼外,還伴隨有頭、背、胃等部位的疼痛現象。 3.強迫型神經病(Obssesive-Compulsive Neurosis):自知具有不道德或反社會之觀念與行為衝動,但無力抗拒。如想傷害(殺死)親人,使得自己為了確保「安全」,而將注意力遷移到其他方面,反引起普遍性的不安。 4.歇斯底里症(Hysterical Neurosis):是一種癔覥病型神經病,將心理衝突轉化為身體疾病及失憶現象。前者稱為「轉化型」(Conversion),會在感覺、運動機能、內臟方面出現問題。後者稱為「解離型」(Dissociative Type),會有暫時(或長時)遺忘,以及多重人格的現象。 5.憂鬱型神經病(Hypochondriacal Neurosis):對身體健康過度關心,擔憂身體狀況,假想出各種疾病。 6.疲弱型神經病(Neurasthenic Neurosis):一種慢性的身心不適,經常感到疲倦、疼痛,一直處於情緒低潮,心理上有挫折、無力、無助感。 7.抑鬱型神經病(Depressive Neurosis):對不幸的狀況過度的悲傷、沮喪,結果喪失工作、生活意願及力量,鎮日覺得無望,精神上亦茫然、空洞,是較嚴重的神經病,須防備其自殺,緊急時須送醫治療。 神經病的緣由雖以個人內在傾向為主(生物及遺傳、心理與人際交往),但也常由社會環境的刺激或個人生活中重大變故或壓力事件所引發。在治療方面,可兼採部分的藥物控制,以及心理治療與行為改變。最終目的不在排除所有外界刺激或壓力,或為患者安排最安全的身心環境,而在於協助患者解決神經病的心理源由,改變其適應環境、處理壓力的方式,解除「壓力-焦慮-逃避-增強」(壓力及焦慮感)等的惡性循環。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經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