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āo zò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操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1.操作 2.控制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āo zòng |
解釋:
1.駕駛、駕控。如:「為了如期完工,工人們通宵澈夜的輪流操縱挖土機。」 2.控制、指揮。宋.曾鞏〈洪州新建廳壁記〉:「凡縣之政無小大,令主簿皆獨任,而民事委曲,當有所操縱緩急,不能一斷以法。」明.歸有光〈送嘉定縣令序〉:「侯能操縱有法,賦辦而民不驚,其賢三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操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nipulation |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操縱是對人類的欲望和品質設法加以管理和控制,以達到科學、社會或政治目的,而這些目的不必出於受操縱者的志願。操縱自有其消極意義,因為操縱者和受操縱者是同樣的人,在道義上沒有人可以操縱別人;不過此字的應用常採其積極的意義,理論根據是每個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自由,因而應該操縱或控制自己。故而在人操縱別人時,必須無害於別人的自由和人性尊嚴;而操縱人者乃是利用人性的本質及可改變性。 由操縱而得到預期的反應,常用密集而重複的信息,如宣傳或廣告之類,造成情境壓力以使反應出現。其次用極端強烈的刺激,或毫無刺激(故意使刺激不出現)以造成生理或心理緊張,使可能的反應超出反射動作之外,或不能出現於意識中,如置入黑暗或無人跡的境地時,受操縱者為解除所受的壓力和恐懼,往往順從操縱者,做出其所預期的反應,這種方式見於對犯罪者或俘虜的訊問。 在幼兒發展階段,對感性的操縱比較容易,或投以所好,使之產生預期的反應;或用禁制以抑止非預期的反應。此後則可用「印象」(Imprinting)法,即將預期的反應造成印象,使受操縱者接受,成為本身的意念,但保留的時間較短。在動物實驗中,植入的印象形成後,即不能逆轉。自初生至半歲的幼兒,母親有意(或無意的)為幼兒造成某種印象,常常成為終身的信念,艾利克森(E.H.Erikson,1902~1979)所說幼兒對成人之信任或不信任,建基於此期母親的愛護程度所造成的印象,其依據即在於此,其終身影響亦即不可逆轉的驗證。 從廣義看,操縱可說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人和人互相往來,即不免互相影響,而若干積極的,有益於對方(受操縱的一方)的措施或行為,如教育、醫療等,都含有操縱的成分。操縱的積極性在於操縱者非出於謀本身的利益,而在於有利對方,所以在這些方面的操縱,完全不含消極意味。從人的社會性方面看,人生須求助於別人,除物質的互通有無之外,精神方面也要有別人的支持,是個人甘願接受別人的影響,其接受不是被動的為人所「擺布」,而是一種需要。甚至由「英雄崇拜」的心理而服膺政治領袖,亦不必完全歸諸於操縱,故而應用名辭時,應該賦予確切的定義。 由於操縱一辭的定義缺乏科學的明確和嚴整性,除用於人和人之間,並應用於生物和機械方面。生物方面的操縱,已進入基因的控制,以操縱遺傳,如對育種和品種的選擇,在動植物,尤其農業方面極有成效;對人類則尚在研究中,但器官移植,以至試管胚胎等已經試驗,而有相當的成功率。未來的科學研究是否能成功的操縱人類品種,尚未可知,但由於醫藥的效果,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已是不爭的事實。 操縱在實驗研究中則指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有系統、有計畫的改變或操作某一或某些自變項,使依變項產生系統改變的方法。研究者操縱自變項,旨在促使實驗處理所造成的實驗變異量增加到最大的程度,因此研究者必須盡量拉大實驗處理中幾項條件之間的差距,以達到增加實驗變異量。 研究者為適當控制變項,通常運用下列三種操縱來進行實驗: 1.物理操縱(Physical Manipulation):研究者運用機械、電子、手術、藥物等物理方法來操縱,如改變燈光強度對學生閱讀效率的影響。 2.選擇操縱(Selective Manipulation):研究者為使實驗組、控制組「維持情境恆定」(hold condition constant)所採取的操縱方式,研究者進行實驗處理時,通常會將兩組均安排相同時間、地點進行實驗,使兩組接受相同的實驗程序、態度與工具。若上述方法無法使實驗組、控制組「維持情境恆定」,研究者可採取平衡、隨機、相互抵消等技術,來控制無關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如採取隨機取樣(Random Sampling)、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的方式將實驗對象分成實驗組、控制組,使兩組除自變項不同外,其餘各方面的條件都近乎完全相等或相似。 3.統計操縱(Statistical Manipulation):研究者運用淨相關、部分相關、共變數分析等統計的方法來操縱,將一些無關的因素的影響加以排除。如運用以前測為共變量的共變數分析來控制實驗前兩組研究對象不相等的影響。在研究之中,若變項難以採用物理操縱、選擇操縱時,可採取統計操縱。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操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