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羅米修斯的造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the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兩幕寓言英雄舞劇。威加諾(Salvatore Vigano, 1769-1821)編舞編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作曲,布雷色(Plasser)佈景設計,1801年3月28日首演於維也納的霍夫劇院(Hof)。取材自希臘神話,舞劇第一幕:天邊閃著電光,雷霆轟隆,泰坦人(巨人族)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偷來了「生命之火」,將它注入他用太初泥土塑造的人形裡,這些泥人(人類)開始有了生命、也會動,不過卻沒有智性與明辨是非的能力,普羅米修斯用盡各種方法,他們依然是沒有生氣只像傀偶。他氣得想要毀掉它們,但被牧神潘恩(Pan)阻止,並說服他去帕納色斯(Parnassus)太陽神殿,讓眾神來開導其性靈,並用藝術來涵養其精神。結尾是普羅米修斯撈取到處躲藏的泥人,拖著它們退場。第二幕:在帕納色斯神殿裡,太陽神阿波羅(Apollo)非常讚歎普羅米修斯的手藝,答應負責教育它們,這些課程由他的隨扈分階段傳授。神祇的畫面用了畫家拉斐爾(Raphael Santi, 1483-1520)壁畫的構圖,編作上用了一組舞蹈來表達祂們與泥人間的互動。首先是司音樂與抒情詩之神幽特裴(Euterpe)在善戰的安費翁(Amphion)的撐扶下的雙人舞,然後獵戶星座(Orion)與詩歌之神(Orpheus)依序加入,最後太陽神(Apollo)也下場指導,此時的泥人對音樂開始有反應,也表現出高興快樂的神情。再來舞蹈之神特西珂(Terpsichore)教它們舞蹈的藝術,酒神巴可斯(Bacchus)示範酒神歌舞,悲劇之神梅波美(Melpomene)手持匕首啟示「何謂死亡」,祂衝向普羅米修斯,匕首刺入他的身體裡,泥人嚇得哭了出來,喜劇之神賽利亞(Thalia)手持面具,打斷這場驚心動魄的演出,普羅米修斯在牧神潘恩領唱的牧歌中漸漸甦醒,泥人男女歡慶的跳著獨舞,最後是酒神帶領大家慶祝藝術的勝利,此時泥人(人類)的體內已注入生命的美麗與精神的高貴。師承諾威爾(Jean-Georges Noverre, 1727-1810)的道貝瓦(Jean Dauberval)是年輕時代威加諾的老師,「劇情芭蕾」(Ballet d´action)與法國派的優雅燦爛技巧自然流露在作品裡。本舞劇完美的成就了他的「舞蹈戲劇」(dance drama)理想。早年創作即注重戲劇的一致性與連續性,比安吉歐利尼(Gasparo Angiolini, 1731-1803)更有系統、更精緻的將默劇與舞蹈結合,讓舞劇富含「詩意的誠實」。文學素養極高,劇場知識豐富,他也是位傑出音樂家,小時候即受叔叔大音樂家鮑凱利尼(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薰陶,對自己的舞劇配樂要求極高,本作品是貝多芬唯一的舞劇音樂,威加諾非常滿意,它是支有嚴格架構的交響樂,相對的也對編舞形成相當的約束;複雜但流暢的舞群處理,已具大師水準,獨舞精緻完美。1813年威加諾又製作了故事不同但更大型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舞劇,配樂則用了多位音樂家的作品,有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魏格爾(Weigl)、葛路克(Chri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與貝多芬等,為何用電影配樂式的混成音樂,不得而知。舞台設計眼光亦高,同時代最優秀的設計家桑吉里柯(Alessandro Sanquirico)是他的長期工作伙伴。三十年的創作生涯,本作品是他第一齣大作,雖是神話故事,卻人性十足;救世英雄、壯觀場面與特殊效果,反映了拿破崙時代的口味。舞劇共演了二十九場,舞評正負面均有,由於報章的熱烈報導與作品受歡迎,引發了以「普羅米修斯」為題的道德、哲學或宗教專題的探討。二十世紀很多以《普羅米修斯與人類》為名的舞劇,但大都與本作品無關。其中1929年李法(Serge Lifar, 1905-1986)在巴黎歌劇院的作品,舞者技巧高超,是部重要製作,他自任男主角,也是開啟他統御歌劇院藝術走向三十年的第一齣。1933年米洛斯(Aurel von Milloss, 1906-)在奧格斯堡(Augsburg)的製作,最契合威加諾的原型與學院精髓,被重演多次,其中以1952年在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的演出最有名。〔音樂〕:本舞劇是由十八段音樂組成,符合貝多芬心中的理想。樂風活潑輕快,尤其序曲由七部和弦開始,組成一綿密、優雅的器樂炫耀展示性的表演;之後快活的主題被木管樂器所取代。貝多芬重視作品須隱含哲理;樂曲雖繁複奢華,但在新古典學院派手法的處理下被抵銷了。某些段落相當傑出,如帕那色斯山的那段晴朗清澄的世界,豎琴首次出現,之後木管加入,讓人想起他的《作品第五號》。同一段的第二部大提琴如夢境般的旋律,令人沉醉。最著名的結尾,神聖莊嚴,配上英雄主題,極契合貝多芬的心,首次配合如此大型交響樂的製作,明白的主題揭示,可在《為鋼琴的變奏曲、作品三十五號》(Variations, Op.35 for piano)與《第三號交響曲》(Third Symphony)的最後樂章再次聽到,成為後代對位法發展的典範與助力。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普羅米修斯的造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