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千載一時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zǎi yī shí
解釋:
千年才有一次好時機,形容機會十分難得。晉.王羲之〈與會稽厓牋〉:「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唐.張九齡〈上姚令公書〉:「今君侯秉天下之鈞,為聖朝之佐,大見信用,渴日太平,千載一時,胡可遇也。」也作「千載一逢」、「千載一合」、「千載一會」、「千載一遇」、「千歲一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千載一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ㄑㄧㄢ
ㄗㄞ

ㄑㄧㄢ
ㄗㄞ

釋義:
千年才有一次的好時機,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語本《戰國策.楚策四》。 △「千載難逢」、「萬世一時」
典故說明:
「千載一時」的「千載」指時間的長久,「一時」指一次的機會。千年才有的一次機會,當然相當難得。若探究來源,在比較早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類似的用法。《戰國策.楚策四》中就有「百代之一時」一語。故事是說: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使用類別
用在「時機難得」的表述上。
例句
  1. 你如果不努力,就算遇到千載一時的機會也無濟於事。
  2. 這個千載一時的天文奇觀只持續一分鐘,看得大家目不轉睛。
  3. 這次會議聚集了各國的優秀人才,真可說是千載一時,盛況空前。
  4. 這是個千載一時的大好機會,你一定要好自為之,爭取最佳成績。
  5. 這兩位巨星同臺演出,可說是千載一時的難得機會,我一定要去欣賞。
  6. 這個機會真可謂千載一時,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利用,千萬不可錯過。
  7. 你再這樣漫不經心,就會失去這個千載一時的好機會,難免將來後悔莫及。
辨識:
近義成語
千載難逢
形音辨誤


「千載一時」及「千載難逢」都有機會難得的意思。

「千載一時」強調時機稍縱即逝,語義較重;「千載難逢」強調機會很難遇到,語義較輕。

千載一時 千載難逢 辨似例句
這個∼的天文奇觀只持續一分鐘,看得大家目不轉睛。
這樣∼的勝事,竟讓我碰上了,真是幸運。
典源:
#《戰國策.楚策四》(1)虞卿謂春申君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為主君慮封者,莫如遠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後王奪之。公孫鞅,功臣也;冉子,親姻也。然而不免奪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於齊,邵公奭封於燕,為其遠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趙怒深,故君不如北兵(2)以德(3)趙,踐(4)亂燕,以定身封(5),此百代之一時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君雖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袁宏《後漢紀.卷二二》、《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 (2) 北兵:向北出兵。 (3) 德:施恩。 (4) 踐:滅除。 (5) 身封:所受的封賞。〔參考資料〕 ■晉.袁宏《後漢記.卷二二》夫人生合天地之道,感於事動性之用也,故動用萬方,參差百品,莫不順乎道,本乎情性者也。是以為道者,清淨無為,少思少欲,沖其心而守之,雖爵以萬乘,養以天下,不榮也;為德者,言而不華,默而有信,推誠而行之,不愧於鬼神,而況於天下乎?為仁者,博施兼愛,崇善濟物,得其志而中心傾之,然忘已以為千載一時也;為義者,潔軌跡、崇名教,遇其節而明之,雖殺身糜軀,猶未悔也。■《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云:「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書證:
01.《魏書.卷四八.高允列傳》:「昔與之俱蒙斯舉,或從容廊廟,或游集私門,上談公務,下盡忻娛,以為千載一時,始於此矣。」
02.《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
03.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04.宋.蘇軾〈田表聖奏議敘〉:「自太平興國以來,至于咸平,可謂天下大治,千載一時矣。」
05.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規諷》:「方今明良相逢,千載一時,但天下之事,固有行於古而亦可行於今者,如夏時周冕之類是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千載一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