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ㄙㄚˇㄩㄥˋㄌㄧˋㄅㄚˇㄕㄨㄟˇㄉㄠˋㄔㄨㄑㄩˋㄖㄨˊ:「ㄆㄛㄕㄨㄟˇ」、「ㄙㄚˇㄆㄛ」、「ㄆㄛㄇㄛˋㄕㄢㄕㄨㄟˇ」。
  2. ㄇㄢˊㄏㄥˋㄅㄨˋㄐㄧㄤˇㄌㄧˇㄖㄨˊ:「ㄆㄛㄌㄚˋ」、「ㄆㄛㄈㄨˋ」、「ㄙㄚㄆㄛ」。
  3. ㄏㄨㄛˊㄆㄛㄌㄧㄥˊㄏㄨㄛˊㄕㄥㄉㄨㄥ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ㄊㄚ˙ㄉㄜㄍㄜˋㄒㄧㄥˋㄕˊㄈㄣㄏㄨㄛˊㄆ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猛力將水散布出去。
    【例】潑水、潑灑  ◎
  2. 蠻橫不講理。
    【例】撒潑
  3. 靈活生動。
    【例】活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澆、灑。如:「潑水」、「潑灑」。宋.華岳〈驟雨〉詩:「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紅樓夢》第四三回:「尤氏笑道:『你瞧他興的這樣兒!我勸你收著些兒好。太滿了,就要潑出來的。』」
[形]
1.蠻橫不講理。如:「撒潑」、「潑辣」。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折:「引著些個潑男潑女相扶策,你!你!你!則待每日上花臺。」《西遊記》第四回:「巨靈神厲聲高叫道:『那潑猴!你認得我麼?』」
2.靈活生動。如:「活潑」。
3.自貶之詞。卑賤、窮苦的意思。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我其實可便顧不得你窮親潑故。」元.楊訥《劉行首》第一折:「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蓬頭垢面妝痴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力把水往外灑出去。
  2. [[動] ] 雨水自外而內噴進來。
  3. [[量] ] 計算下雨的次數。
音讀: phu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傾灑液體使散開。如:「潑水」、「潑灑」。《集韻.入聲.末韻》:「潑,棄水也。」宋.華岳〈驟雨〉詩:「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紅樓夢》第四三回:「尤氏笑道:『你瞧他興的這樣兒!我勸你收著些兒好。太滿了,就要潑出來的。』」也指東西傾倒散出。《朱子語類.卷五三.孟子.公孫丑上之下》:「公潑了椀中飯,卻去椀背拾!」《西遊記》第八七回:「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齋天,在於本衙之內,因妻不賢,惡言相鬭,一時怒發無知,推倒供桌,潑了素饌,果是喚狗來喫了。」

2. 照射,照耀。唐.陳元光〈漳州新城秋宴〉詩:「嬋娟爭潑眼,廉潔正成隣。」元.薩經歷都剌〈曉起〉詩:「烏鴉啞啞霜樹晴,紙窗潑眼春雪明。」

3. 形容盛滿、猛疾。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二折:「浮利浮名總是虛,潑天富貴待何如。」《水滸傳》第三七回:「若還要吃板刀麵時,俺有一把潑風也似快刀在這艎板底下。」《紅樓夢》第六五回:「或略有丫鬟婆娘不到之處,便將賈珍、賈璉、賈蓉三個潑聲厲言痛罵,說他爺兒三個誆騙了他寡婦孤女。」

4. 淹溺。《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拚生覓偶》:「至有不識水性深淺者,學弄潮,多有被潑了去,壞了性命。」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江南二.坊廂賦役》:「至是傾敗相繼,自經自潑者日聞,而民不堪命矣。」

5. 煮茶、泡茶。唐.張又新〈煎茶水記〉:「至嚴子瀨,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輩用陳黑壞茶潑之,皆至芳香。」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修養.論雨井水》:「時雨降,多置器廣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潑茶煮藥,皆美而有益,正爾食之不輟,可以長生。」

6. 蠻橫不講理。如:「撒潑」、「潑辣」。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俺兩個全仗俺父親的虎威,拿粗挾細,揣歪捏怪,幫閒鑽懶,放刁撒潑,那一個不知我的名兒。」《西遊記》第四回:「巨靈神厲聲高叫道:『那潑猴!你認得我麼?』」《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這廝恁般放潑!總使你的理直。」

7. 胡亂。《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因見張歸娘生得形容端正,美貌無雙,使些潑言語,要來奸汙他。」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興兒云:『我不敢說謊,我要說謊,就是老鼠養的!』」外呈答云:『得也麼。潑說!』」

8. 自貶之詞。卑賤、窮苦之意。元.秦𥳑夫《東堂老勸破家子弟》第三折:「我其實可便顧不得你窮親潑故。」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一折:「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蓬頭垢面妝癡鈍。」

9. 罵詈之詞。表示低賤、卑劣、可惡。元.張國寶《羅李郎》第三折:「怕甚麼金瓜武士,我和那潑奴胎情願打官司。」《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八齣》:「它須煙花潑妓,水性從來怎由己,緣何會做得人頭妻?」《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不要說起,受了這班潑男女的毆氣。」

10. 非常、很。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潑新鮮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

注音: ㄆ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