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英雄無用武之地 - 教育百科
ˊ
ˊ
ˋ
ˇ
ˋ
  • 漢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解釋:
  1. 人雖然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
    【例】他雖然對教育非常有研究,但卻未從事教職,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英雄無用武之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解釋:
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石點頭》卷九:「然而英雄無用武之地,縱有緯地經天的手段,終付一場春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英雄無用武之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
△「懷才不遇」
典故說明:
一個英雄身負高強武藝,卻沒有可以施展的地方,自然是相當鬱悶不得志,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便是形容一個人雖有才能,卻沒有施展的機會。《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了諸葛亮於赤壁之戰前遊說孫權的經過。當時曹派大軍南下,攻下荊州,逼近東吳,情勢危急,諸葛亮請求孫權出兵,與劉備合作,共同抵禦曹軍。言談中,諸葛亮說劉備兵敗逃亡,雖是英雄,但迫於形勢,使得才能抱負無法施展,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英雄無用武之地」多用於慨嘆,可以自嘆,也可以嘆人或物。例如:「我的專長雖是籃球,但只要隊友不能合作,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此是自嘆。至於嘆人、嘆物,後列「用法說明」諸「例句」,皆屬之,可以參看。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
使用類別
用在「有才難施」的表述上。
例句
  1. 在擁擠的大都市裡,跑車可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2. 他的娛樂天分,在這保守的公司,可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3. 他這個人才,在這小公司可說是龍困淺灘,英雄無用武之地。
  4. 這個公司人才濟濟,表現機會卻有限,難免有人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
  5. 公司現在由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身為技術人員的小王,為了避免英雄無用武之地,他決定離開這家公司。
辨識:
近義成語
龍困淺灘、懷才不遇
形音辨誤

典源: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1)芟夷大難(2),略已平矣,遂破荊州(3),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4)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5)之眾,與中國(6)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7),何不案兵(8)束甲,北面(9)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注解〕 (1) 操: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芟夷大難:戡除亂賊。芟,音ㄕㄢ。 (3) 荊州: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4) 豫州: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5) 吳、越:今江蘇省、浙江省之地。 (6) 中國: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境,皆稱為「中國」。此指東漢。 (7)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8) 案兵:止兵不動。 (9) 北面: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此指向曹操稱臣。
書證:
01.宋.胡寅《斐然集.卷二四.諸葛孔明傳》:「(諸葛)亮說(孫)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定,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
02.《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唐兵陷於伏中,又且路生力倦,如何抵敵?李都督雖然驍勇,奈英雄無用武之地。」
03.清.顧炎武〈形勢論〉:「夫取天下者,必居天下之上游,而後可以制人;英雄無用武之地則事不集。」
04.《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這晁大舍原是揮霍的人,只因做了窮秀才的兒子,叫他英雄無用武之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英雄無用武之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