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字軍東征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í zì jūn dōng zhē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zì jūn dōng zhēng
解釋:
  1. 西元十一世紀末至十三世紀末,基督徒組織十字軍,欲收復耶路撒冷,而與回教徒發生的戰爭。前後共計七次。因組成十字軍的分子太過複雜且毫無紀律,結果,兩度收復的聖地,終又被奪去。然而,十字軍東征亦促進了西亞和歐洲之間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十字軍東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zì jūn dōng zhēng
解釋:
西元十一世紀末至十三世紀末,基督徒組織十字軍,欲收復耶路撒冷,而與伊斯蘭教徒發生的戰爭。前後共計七次。因組成十字軍的分子太過複雜且毫無紀律,結果,兩度收復的聖地,終又被奪去。然而,十字軍東征亦促進了西亞和歐洲之間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字軍東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usades
作者: 羅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十字軍東征(1095~1291)指十一世紀末西歐天主教徒在教宗的呼籲下,集體地赴近東,要從回教徒手中奪回基督的故鄉-巴勒斯坦為目的;大規模的東征計有八次。興起背景:聖地是救主耶穌誕生、布道與救贖人類的地方,自西元三二六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后聖赫勒娜(247~327)來此頂禮後,赴聖地朝聖成為基督徒重要的活動之一。聖地自西元六三八年為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占領,使基督徒來此巡禮感到不便;尤其土耳其統治聖地後(1055),對來這兒朝聖的基督徒加以迫害,因而引起西歐天主教徒的憤恨。一○九二年土耳其軍占領君士坦丁堡對岸的尼西亞(Nicaea),旋建為都,拜占庭帝國岌岌不保;其帝於是遣使請教宗烏爾班二世相助。教宗在法中部克列芒召開宗教大會(1095),號召信眾遠征,並許下參加聖戰的,可享罪罰完全赦免的全大赦(Indulgences);結果嚮應者眾多。教宗要東征者頸帶一十字架,去時掛在胸前(或縛於前額),歸時則垂在背後,故名十字軍;後期守衛聖地的騎士們用布剪成十字架繡在會衣上或鑄在銅盾上。
  首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是約萬人的民眾十字軍於一○九六年八月動身,由隱修士彼得率領,因為是烏合之眾,在小亞很快便被土耳其軍擊潰。後有貴族十字軍由法與北蠻貴冑組成,分四路,合計騎兵四、五○○,步兵三萬餘;十二月起程,次年(1097)四月兵臨君士坦丁堡,六月光復尼西亞,交還拜占庭,七月由亞美尼亞基督徒協助,奪得以德撤,遂建立首座拉丁伯國(1098~1144),一○九八年六月攻陷安拉阿,連為公國(1098~1268),一○九九年五月包圍耶路撒冷,七月十五日攻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1099~1187),以洛林公爵高弗利為首任國王,後再成立黎波里伯國(1109~1289)。此王國的組成,全以法國封建為藍本。
  一一四四年以德撒失陷,因而激起第二次東征(1147~1149);參與者有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與法王路易七世。但因各自為政,再加拜占庭皇帝作梗(因十字軍不曾把聖地還給他們),結果戰爭在小亞細亞與大馬士革皆失利。一一七一年,土耳其傭兵將領薩拉丁推翻綠衣大食王朝而代之,旋統一埃及與敘利亞,一一八七年十月占領耶路撒冷,因而再激起第三次東征(1189~1192);且參與者皆西歐一時之選。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不幸在小亞細亞夜渡河落水溺斃;英王理查一世與法王腓力二世兩人不和,不曾奪回聖城,法王先歸,只有理查與薩拉丁周旋。薩拉丁欣賞英王的英勇和他立約:(1)承認由約帕至阿克狹長地帶為基督徒所有;(2)基督徒可自由到耶路撒冷、伯利恆與拿撒勒朝聖,但以不帶武器為限;(3)雙方休戰十年。
  一一九三年薩拉丁卒,其帝國分裂;教宗英諾森三世認為良機難得,便發起第四次東征(1202~1204),目標為埃及。基於十字軍無船運兵,便向威尼斯共和國借船;它乘機要十字軍拿下商業勁敵札拉城(Zara 1202),再攻陷君士坦丁堡(1204),建立東方拉丁帝國(1204~1261),倒行逆施,讓教宗十分傷心。一二六一年,偏安尼西亞的拜占庭皇帝,由熱那亞軍協助而復國。因成年人多次東征也許因內心不潔而失敗,有人相信如果天真無邪的兒童出征,定能成功;果然一二一二年先有科倫十三歲少年尼古拉率兩萬日耳曼兒童東征(幸虧大都聽教宗的勸說而折回),後又有法籍斯蒂芬帶三萬法籍兒童到馬賽,結果大半被兩奸商運到埃及與敘利亞出售為奴。該奸商後為皇帝腓特烈二世捕獲處死。教宗英諾森始終不忘聖地,於一二一八年又發起第五次東征(1218~1221),參與者為日耳曼和法國的諸侯,法軍僅奪得埃及重鎮達米塔,蘇丹以一塊十字架聖木換回該城並休戰八年。
  皇帝腓特烈二世率軍作第六次東征(1228~1229)。基於他通阿拉伯語而和蘇丹會談,適埃及有內亂,故予帝優厚的條件:(1)雙方休戰十年;(2)割耶路撒冷、伯利恆與拿撒勒三聖城給基督徒;(3)從耶路撒冷通往海濱的走廊一條。可惜耶路撒冷於一二四四年又被回軍占領,從此聖城迄一九一七年英將軍阿蘭比攻占,有六百多年不屬於基督徒所有。這時十字軍僅占有約帕、阿克、安提阿及其近郊而己。法王路易九世兩次(1248~1254與1270~1271)嚮應教宗的號召東征,皆心雖誠而力不足。
  十字軍的失敗是教宗與西歐王公低估了東征的艱辛,對敵人缺乏了解,又不知團結而回軍則以逸待勞;西歐野心的政治家多次利用宗教熱誠以達到其政治與經濟的目標;拜占庭帝國的敵視也是因素之一。但十字軍的成就不在軍事而在東西交通的打開與文化的交流;亞洲的稻米、蔗糖、香料、棉布與我國的絲綢、瓷器皆於此期先後經阿拉伯人之手輸入西歐,改善了歐人的生活水準。因東西貿易的興隆,促成歐洲城市商業的復甦與中產階級的產生,使歐洲社會的結構發生了鉅變;尤其是義大利,商業城邦如威尼斯、熱那亞與阿馬耳非(Amalfi)都發了十字軍的財。此外是我國的羅盤針與火藥流入歐洲,促成地理大發現、封建社會的崩潰、王權的伸張與帝國主義的崛起等,可說無不是十字軍時代打下的基礎,使近代的歐洲文物鼎盛,徹底改變了它的容貌。最後天主教的傳教事業是從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親赴開羅,志在攻宗蘇丹(1219)而開始蓬勃起來。一二八九年第一位天主教傳教士義大利籍方濟會士若望孟高維諾(1247~1328)奉教宗尼古拉四世之命來我國傳揚福音,一二九四年抵達大都-北京,皈依教友五萬餘,被教宗克來門五世冊封為北京首任總主教,是為天主教傳入我國之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