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簡稱NBINet
作者: 林淑芬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於民國80年(1991)10月31日啟用,由國立中央圖書館研發,以中文編目系統(Chinese CATSS)所建之資料庫為基礎,以天登(TANDEN)電腦為硬體設備,以臺灣地區通訊網路為傳輸工具,經由國立中央圖書館、19所大學圖書館和3所公共圖書館的合作,實現全國書目資源的集中與分享,是一種結合書目資料、電腦處理及網路傳輸3項技術的系統。目前該系統並與臺灣學術網路(TANet)連線,另外又增闢參考諮詢系統(RefCATSS),以擴大服務的範圍與對象。茲將該系統的組織、功能、運作與效益簡介如下:
  (一)營運組織:為了推動網路系統之營運,目前該系統由下列4個組織共同推動業務:
  (1)書目資訊中心:79年7月成立,係該網路系統的執行機構,隸屬於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目組,並受教育部監督。主要負責網路系統之規畫、測試、利用、改進等業務,以及業務之推動、訓練、輔導等工作。
  (2)合作館館長會議:係網路系統的決策機構。由合作館館長及相關人員組成,每年集會1-2次,決定合作辦法、商定重大政策。
  (3)書目共享工作小組:82年3月成立,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書目資源的共享,推動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由合作館代表、國立中央圖書館書館書目資訊中心及教育部電算中心有關人員組成,每月集會1次,解決系統間轉換技術的問題。
  (4)書目共享字集字碼工作小組:83年元月成立,目的在解決書目網路上資料交換的問題,由字碼專家、廠商、合作館代表、教育部電算中心、書目資訊中心、中圖電腦室等共同組成,每月定期開會,成果公開供各界參考利用。
  (二)系統功能
  網路所使用之應用系統,係採用加拿大UTLAS網路系統研發之合作編目系統Western CATSS,根據國內需求加以修訂,其應用軟體稱為Chinese CATSS;其主要目標是促進編目作業的合作化、標準化、規範化,減輕編目作業之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編目質量要求,增進書目資料之檢索與利用。系統功能包括:
  (1)線上合作編目系統:提供圖書館目錄檢索(共有12種檢索方式,包括題名、著者、標題及ISBN、ISSN等檢索點,亦可作切截或布林邏輯組合查詢)、原始編目、拷貝編目、書目編輯、HELP、及各種提示與訊息等功能。
  (2)權威控制系統:提供「個人著者」、「團體和會議名稱」、「畫一題名」、「家族名稱」、「地名」、「主題標題」等權威檔之管理。並可建立「見」、「參見」等參照關係及提供全域修正之功能。
  (3)編目批次作業:提供合作館列印書目卡片、書標、書後卡之功能。並可批次轉入/轉出書目資料及列印統計報表。
  (4)參考諮詢系統(RefCATSS):提供參考館員及一般使用者檢索書目資料時,其顯示畫面為條列式而非線上合作編目系統之機讀編目格式。電子郵件(E-Mail)則提供書目中心與所有使用者利用本功能進行線上溝通、交換意見之用。
  (三)系統之資料庫
  目前資料庫內之書目資料,已近800,000筆(83年8月底止),其架構係採分散方式,即每一圖書館各自擁有其書目檔。資料庫的資料,依其來源的不同,可分為中心書目資料檔和用戶書目資料檔兩種:
  (1)原始書目資料檔:提供國立中央圖書館及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目前共計收錄284,135筆,占資料庫總量之36%。
  (2)用戶書目資料檔:由23所合作圖書館提供,目前收錄的書目資料共有498,183筆,占資料庫總量的64%。
  (四)設備需求及連線方式
  NBINet目前可以CCCII中文工作站(由本館提供給合作館使用)、CCCII碼個人電腦及BIG5碼個人電腦等3種設備連線使用,依使用者之設備不同,有以下幾種連線方式:
  (1)CCCII中文工作站:可經由電話撥接(Dial up)、分封網路(X.25)、專線(Leased Line)連接本網路。
  (2)CCCII碼或Big-5碼個人電腦:可經由電話撥接(Dial-up)、HiNet、分封式網路(X.25)、專線(Leased Line)連接本網路;亦可經由校園網路或Terminal Server上教育部之TANet,再進入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
  (五)一般使用者查詢
  為擴大本網路效益,除合作館為合作編目所需,須具備特定帳號外,其他非合作館及一般使用者,亦可利用書目資訊中心開設之公用帳號免費查詢。
  (六)系統效益
  該系統之主要目標在推動合作編目工作,促進書目資源共享,達成「一館編目,多館享用」的理想,舒解國內圖書館缺乏編目人力的困境,加速圖書上架的速度,並成一個為數極為龐大的「臺灣地區圖書館線上聯合目錄資料庫」供各界利用。總結其效益說明如下:
  (1)建立我國國家書目線上資料庫:經由中央圖書館及23所合作館的共同努力,呈現較為完整之全國出版圖書概況,成為我國的國家書目資料庫。
  (2)協助回溯建檔,盡速提供讀者查詢使用:圖書館可以利用該系統就本身尚未編目處理及已編目尚未建檔之回溯性(Retropective)資料進行線上「近似書目拷貝」(Close Copy),相同書目只要有一館做原始編目,其他圖書館即可受惠,不必重新編目。
  (3)提供新書資訊,加速圖書館編目作業處理速度:系統定期轉入國立中央圖書館之標準書號中心所建之「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協助各館加速新書之編目上架。
  (4)避免重複編目,節省人力經費:自系統啟用以來,各館轉錄資料(DOWNLOAD及IMPORT)之數量已達57,847筆(83年8月底止),可以說幫各館節省了近60,000筆建檔的經費,已逐步實現「一館編目、多館享用」的理想。
  (5)可維護各合作館之書目品質:系統之線上權威控制功能及品質控制功能,可對進入資料庫的書目執行嚴格的品質管制,不合格者即予以調整或剔除。
  (6)形成線上全國圖書聯合目錄:各合作館可透過網路線上聯合目錄之記載,了解他館的典藏方向與狀況,以決定購書方向,方便各館規畫館藏政策,並有效掌握全國圖書資源的分配情況,讀者亦可據以進行館際互借(目前尚未開放)。
  (7)提供一般使用者查詢:目前為數龐大之資料庫,已具備線上聯合目錄的雛型,因此,特於82年增加參考查詢系統(RefCATSS)供圖書館之參考服務館員及一般使用者(END USERS)連線查詢。自82年4月該系統與臺灣學術網路連線後,各界反應極為熱烈。
  (8)凝聚共識積極推動圖書館自動化作業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揭示了圖書館自動化的具體目標,尤其,結合20餘所合作館共同努力,經由合作館館長會議、書目共享工作小組、書目共享字集字碼工作小組之運作以及書目資訊中心舉辦之各項研習會和編印之網路通訊,凝聚了圖書館界對自動化之共識,了解問題之所在,並逐步予以解決。例如:各系統之書目轉換、字集字碼之維護、機讀編目格式等規範標準之修訂維護,都在圖書館界之共同努力下積極推動,廠商業界也較能了解需求,開發實用之軟體,如永麒公司開發之CCCII字集及US MARC與C MARC轉換軟體程式、昌泰公司開發之CCCII碟版等等,對圖書館自動化都有實質具體之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