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回教漢譯運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買德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回教傳入中國後,因絲路中斷,多係父子相傳,所用經典均係阿拉伯文及波斯文。自明末胡登洲倡導經堂教育後,始有寺院教育的制度,然所用課本,仍係阿文或波斯文,未能普遍為國人所接受。
  與「經堂教育」同時期,另有一股力量,即回教漢譯運動,人才輩出,茲列舉如下:
  1.王岱輿(約1570~1660),別署真回老人,其祖先來自西域,明太祖賜以欽監官職,世居金陵。王氏自幼即習回教經典,三十歲以後始讀儒書,也曾研究禪宗。著書二部:一係〔清真大學〕,內分五篇,是講述宗教哲學的;一係〔正教真銓〕,共二卷四十篇,論歸真明心之學及修道之學。另有後學伍連城代為輯錄的〔希真正答〕一卷。
  2.張中(約1584~1670)又名時中,字君時,姑蘇人,幼習經典,一六三八年遊學金陵時,曾從經師阿世格(印度人)學經三年,著〔歸真總義〕,並譯註〔四篇要道〕一部,另有〔克理默解〕一卷早已失傳。
  3.伍遵契(約1598~1698)字子先,江寧人。幼讀儒書,曾中秀才,因無意功名,乃棄儒而專攻教典,一六七一年譯〔米爾撒德〕,他口述,由其兄天敘筆記,一六七六年全書譯完,定名〔歸真要道譯義〕。直至一八九二年南京蔣春華予以邊注,民國初年,春華之子長松用鉛字排印問世。伍氏另有〔修真蒙引〕一卷。
  4.馬注(1640~1711)雲南保山人,字文炳,又名郁速馥(Yusuf),為元咸陽王寶典赤、贍思丁的十五世孫。永曆帝在雲南時馬曾入侍,一六六九年因預見吳三桂將作亂,乃離家赴北京,潛心伊斯蘭之研究,歷十五載始返鄉。著有〔清真指南〕一書,共八卷(後又加了兩卷),全書完成時(一七一○年)已是七十一歲老人。
  5.劉智(約1662~1730)字介廉,清上元(今南京)人。其父劉三杰校注馬注的〔清真指南〕,但常恨力有未逮,劉智承父志,發憤攻讀回教經典,並研究中國子史群經和道佛二教之書,山居十年專心治學,又遠遊齊魯燕豫浙粵訪求遺經,其著作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禮擇要解〕、〔天方至聖實錄〕及〔五功釋義〕、〔天方字母解義〕、〔天方三字經〕等。據其自稱著作數百卷,但行世者不過五十卷。
  劉智死後,漢譯運動中斷了一段時期,肇因於海富潤引起的一場文字獄所致。
  6.舍起靈(約1630~1710)本姓魏,祖籍河南開封,九歲時為西北渭南回族將領舍應舉收為養子,始皈依回教,改名起靈,字蘊善,晚年自號真回破衲痴。幼習儒書,後隨軍中阿訇改習回教經典。及長赴山東濟寧投拜陝西經師胡登洲四傳弟子常志美門下,習阿拉伯波斯文經典。不久在豫陝皖等二十五處設帳教學。弟子數百餘人,前後四十餘年,教學嚴格,又重修身養性,曾將波斯文蘇菲主義名著〔勒默阿忒〕、〔默格索特〕、〔米爾撒德〕譯成漢文,名為〔昭元祕訣〕、〔歸真必要〕、〔推原正達〕,今多不存。
  7.馬德新(1794~1874)字復初,雲南太和(今大理)人,一八四一至一八四八年曾赴麥加朝覲,遍遊阿拉伯、西亞、東南亞回教諸國,歸國後名噪一時,後在雲南各地設帳教學,弟子及再傳弟子達千餘人。一八五七年曾參加雲南回族抗清,後雖與地方政府妥協,卻遭人所妒,竟以八十高齡遭誅。馬氏譯著甚多,阿文、波斯文、漢文均有。漢文譯述有:〔寶命真經真解〕五卷、〔信源六箴〕一卷、〔禮功精義〕一卷、〔幽明釋義〕一卷、〔正異考述〕一卷(以上四種又合稱〔四典要會〕)、〔性命宗旨〕一卷、〔命歸要語〕一卷、〔醒世箴〕一卷、〔據理質證〕一卷,另有刪削他人著作者多種。
  8.馬聯元(1841~1903)字致本,雲南興州(今玉溪)人,初師馬德新,首創漢阿雙語教學。兩次赴麥加朝覲,兩次赴印度講經,在孟買以阿文著述並出版教法注釋〔討妥赫〕,病歿於印度,葬於干布爾。漢文譯述有〔孩聽譯注〕一種,〔辯理明證〕一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回教漢譯運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