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北京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高平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北京圖書館是中國國家圖書館(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是一所以典藏豐富而著稱於世界的綜合性研究圖書館,是中國大陸的總書庫和書目中心。
  北京圖書館的前身是1909年4月24日清政府學部奏請籌建的京師圖書館。館址最初設在北京廣化寺內。辛亥革命後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1912年8月27日開館,正式接待讀者(此日已定為建館日期)。1928年7月,改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1929年8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建立的北海圖書館併入,館名不變。1931年建成文津街館舍(現為分館)。1949年改為北京圖書館。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文津街館舍雖多次擴建,但仍不敷館藏圖書資料日益增長的需要。1975年3月,由周恩來提議並批准修建北京圖書館新館。新館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於1983年9月23日奠基,11月18日開工,1987年7月1日落成,1987年10月6日正式開館,10月15日開始接待讀者。新館座落在北京西郊、紫竹院公園北側,占地7.42公頃,建築面積140,000平方公尺,包括文津街分館在內,館舍總建築面積為170,000平方公尺,可藏書20,000,000冊,設有各類閱覽室30多個,閱覽座位3,000席,每日可接待讀者七、八千人次。
  北京圖書館已有80年的歷史,它的藏書基礎可以遠溯到700年前的南宋時期。它繼承了南宋(1127-1279)皇家圖書館--輯熙殿以及明代(1368-1644)皇家圖書館--文淵閣的部分珍藏;1910年建館之初,以清廷內閣大庫、翰林院及國子監南學為基礎,陸續收入了存於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的[四庫全書]和敦煌石窟寫經等刻本和寫本。
  據1991年底的統計,該館全部館藏資料達16,775,272冊(件),其中中文普通圖書2,750,105冊,外文普通圖書2,477,044冊,中文線裝古籍圖書1,630,473冊,古籍善本圖書269,424冊,外文善本圖書54,038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7,737,253冊,中外文報紙合訂本102,906冊,中外文資料467,952件,非書資料(中外文地圖、照片和圖片、金石拓片、手稿與書扎、縮影型文獻和音像資料)1,181,024件,少數民族語文圖書105,053冊。
  北京圖書館珍藏殷墟甲骨3,500餘片,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甲骨藏家,這是研究殷商社會的寶貴資料;館藏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有:北宋初年刻本[開寶藏]、南宋端平刻本[楚辭集注]、金刻本[趙城藏]、元大德9年(1305)刻本[夢溪筆談]、明寫本[永樂大典]和清乾隆年間(1736-1795)編纂的大型叢書--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等。
  北京圖書館從1954年起就開始建立手稿專藏,陸續收入了許多著名學者、作家的手稿,其中包括:章太炎、王國維、魯迅、郭沫若、聞一多、茅盾、老舍、巴金、曹禺以及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
  自1916年以來,北京圖書館一直是國內出版物繳送本的收藏館,1949年後,政府各有關領導部門多次發文重申圖書繳送制度,保證了該館入藏國內正式出版物的主要來源。北京圖書館還是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出版物及中國博士學位論文的收藏館。
  經過不懈的努力,北京圖書館在蒐集、加工、存儲文獻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藏書體系。該體系既重視文獻的保存,又重視文獻的流通,並已開始逐步向文獻存儲的縮影型和機讀型過渡。
  北京圖書館利用豐富的館藏,通過館內閱覽、外借、解答諮詢、縮影複製、靜電複印;舉辦書刊展覽、學術報告會以及聲像視聽等方式,面向社會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服務。
  北京圖書館為了完滿履行自己的職責,鼓勵館內專業人員從事各種學術研究,主要有:電子計算機在圖書館的應用和建立各種數據庫的研究;縮微複製技術的研究;圖書館學、情報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文獻工作標準化(包括國家標準的製定)理論的研究;跟蹤國家某些重點科學研究和生產項目而進行的有關文獻研究。幾年來,在建立中國圖書分類體系、主題標引規則、文獻著錄標準、中國古籍版本學、目錄學、敦煌學、方誌家譜、中國學、政策法規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工作,如:[漢字屬性字典]、[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民國書目]、[中國國家書目]、[低溫冷凍技術應用於圖書檔案殺蟲的研究]等。
  北京圖書館於1984年安裝了具有漢字信息處理功能的M150H計算機系統後,利用LC MARC開展西文圖書輔助採編工作,並為國內用戶提供專題和定期的檢索服務,利用ISDS(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中心)提供的磁帶,為國內用戶提供檢索服務,並向該中心提供機讀形式的中國連續出版物數據。在建立中國書目數據庫準備工作中完成了[漢字屬性字典]編製工作,為漢字信息處理提供了後援軟件;製定了[中文機讀目錄通訊格式]和[中文名稱規範文件標準]。新館開館時在PDP11/73計算機上實現了300,000冊中文圖書開架外借的自動化管理。1989年安裝了NEC ACOS630計算機系統,1991年後陸續開通中外文獻採訪編目檢索的綜合性集成系統,並開始向國內外發行1988年以來的中文機讀目錄。北京圖書館自動化目標是建立能處理多文種、具有多功能的聯機實時計算機網絡系統,成為中國的書目中心。
  北京圖書館作為國家圖書館,負責執行中外文化協定中有關圖書交換的條款,履行國際書刊交換和館際互借的職責。目前,和世界上近100個國家與地區的1,000多個圖書館、學術研究單位保持書刊資料的交換關係,和3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餘所圖書館有國際互借關係。
  北京圖書館在館長領導下設立業務研究委員會、採訪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中文圖書採編部、外文圖書採編部、典藏部、閱覽部、報刊資料部、善本特藏部、參考研究部、自動化發展部、學術活動服務部、文獻複製部、圖書館學研究部、ISDS中國國家中心、分館、書目文獻出版社、圖新技術開發公司、圖書館服務公司和職工教育中心以及館長辦公室等十多個職能單位,現有工作人員1,700多名,其中專業人員1,100多名。
  北京圖書館下設的書目文獻出版社是學術性書刊出版單位,該出版社重點出版揭示館藏珍貴文獻和圖書館學情報學等方面的著作,每年出版圖書七、八十種,連續出版物主要有:[中國圖書館學報]、[北京圖書館館刊]、[文獻]季刊、[中國國家書目]和[外文新書通報]。
  北京圖新技術開發公司是北京圖書館主辦的新技術企業,以「開拓信息產業,加速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促進國家現代化建設」為宗旨,現已開發經營多種高技術產品。
  中國圖書館學會總部設在北京圖書館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