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ìng q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性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個性、性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ìng qíng |
解釋:
人的稟性和氣質。《易經.乾卦.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莊子.繕性》:「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ìng qing |
解釋:
1.性格、脾氣。《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家大爺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老殘遊記》第一回:「因性情迂拙,不會要錢,所以做了二十年實缺。」 2.思想感情。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性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惠邦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性與情同為中國古典人生哲學與道德哲學中重要的範疇。論性的派別紛繁,內容甚為複雜。儒家思想中,孔子論性僅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語而已,並未再有明確的解釋。孟子持「先驗人性論」的觀點,清楚的提出人性本善的命題,強調人性中本然的、先驗的、至善的道德價值乃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處。一方面應因勢利導,擴而充之,使自然發為人生最高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則應加以存養,藉克己、慎獨之功毋使為外物所蒙蔽。故其道德教育特重道德良知的啟發,以建立自覺自律的理想德性。(參見「性命」) 孟子在其〔告子篇〕中嚴厲地批判告子論性的主張;告子論性其實可以分析為兩種概念:第一種是所謂「生之謂性」,這是指人類食、色等本能的衝動、需求。漢儒董仲舒謂:「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王充謂:「性也者,與生俱生也。」乃至清朝戴震以「自氣心和」為性等,均可稱之為「自然人性論」。蓋以本能釋性,固無善惡可言。近代心理分析學者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持之道德論,係以人格結構中的「本我」(id)為一切行為之原動力,與此頗有相近之處。 第二種概念是同篇中引告子所說:「性猶杞柳,義猶桮棬。」謂人性如杞柳桮棬一般,可待矯揉而任意成形,亦猶如湍水一樣,可隨意決之東西,故性為可善可惡。此說可稱之為「經驗人性論」。荀子論性之基本觀點包含前述兩種意義,不過他卻明確地提出人性本惡的主張。近代行為主義(behaviorism)心理學者所持的道德論,認為所有行為均可透過制約(condition)原理予以聯結或塑造(shaping),其觀點甚近於告子論性的第二種涵意。 對於「情」的概念及性、情的關係,以荀子的界說較為清楚;〔荀子‧天論〕載:「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夫是之謂天情。」〔正名〕也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性」是指人類與生俱來或遺傳而來的智力、氣質性(temperament)等種種特質,這些特質和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乃產生「情」。因此「情」概指各種情緒反應(喜、怒、哀、樂)、態度(愛、惡)和需求(欲)。不過荀子對於性情卻賦予「性惡」、「情不美」的價值觀點,所以他認為:「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漢唐以降的中國古典哲學思想中,性之善惡雖爭議頗多,但大抵抱持著情惡或不善的觀點,故傳統的修身觀念中也都認為應對情加以克制抑止。其實性、情是人類自然的特質與行為表現,聖愚賢不肖都不能例外。〔中庸〕主張「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孔子更稱讚「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因此如果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啟發人類至善的道德良知,一方面則以中和之道作為情緒發展與教育的準則,則對個人而言是和諧人生,對社會言是和諧社會的建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相反詞: | 【性格】、【性體】 |
對應華語: | 性情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性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