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省思式師範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省思式師範教育是一種著重探究取向的教學實習課程(an inquiry-oriented student teaching program)。這種師資培育課程,係以美國哲學家杜威之「省思式行動」(reflective action)的概念為指導原則,開展出「省思式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的課程模式,主張教師是專業自主的決策人員,是身在現場的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就其教學行動及相關素材,從事反省思考,以建構切合實際教學情境的知識經驗,提升符應公平正義原則的教學效能。
  傳統的師範教育,泰半強調以最有效的方式,運用現成的教育學理或知識,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這種重視工具效率的理性思維,至少主導了過去五十年間的教師職前養成教育。省思式的師範教育則更進一步,除了上述的技術性反省思考之外,尚欲兼攝實踐性的反省思考及批判性的反省思考。實踐性的反省思考,旨在釐清大家習以為常的教育原理與假說,檢驗各種教育目的的價值,評鑑預懸的目標是否得當以及學生達成目標的情形。至於批判性的反省思考,則是根據道德及倫理的規準,衡量實際的教育目標、活動及經驗,能否促成普遍公平、正義、幸福的生活形式,檢討每日的教學活動及其外在的社會環境,能否滿足人類的重大需要,實現人類的重大目標。
  茲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UW-Madison)所推動的省思式師範教育為例說明。該校一學期二十週的教育實習課程,分為試教、探究、專題研討、寫作、視導等五個部分。首先,「試教」時,實習教師必須承擔正式教師全部的角色與責任,包括教學、班級管理、課程發展及學生評鑑等。其次,實習教師須於學期內完成一種以上的「探究」作業,包括行動研究、擇定主題的人種誌或課程分析等,以探討理論與實際的關係,了解教學情境的文化及外在的社會歷史環境,養成獨立研究及自我成長的能力。第三,實習教師必須參加每週的「專題研討」課程,與大學裡的指導教授共同研討,主題均與其試教經驗有關,包括多元文化教育、潛在課程、合作學習、能力分組、學生評量、專業社會化等。第四個部分是教學日誌、自傳、或團體作業的「寫作」,撰述個人的教學經驗、專業成長等,促使實習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動、觀念及其所處的社會脈絡,從事反省思考。最後一個部分,就是訪視實習教學前、後的「視導」會議,不論是就一般性的發展事項,或就觀察到的特定教學活動交換意見,指導教授均會再三觸及整體社會環境對教學的影響,反覆引申前述的三種反省思考方式,並深入闡釋實習教師所遭遇之性別、種族、階級等機會差異的現象。
  要言之,省思式師範教育及其標榜的省思式教學,具有下列三項重要的涵義:第一,教師本身應該是一位行動研究者,必須一直在行動中及行動後從事反省思考,且思考的內容不僅限於教學行動的效率性,更要顧及教學行動的價值性及道德性。為了協助教師發展反省思考的習性,師資培育課程一方面要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能力,縝密的分析能力,俾利彼等探究相關事宜,另方面也要陶冶他們開放的胸襟,以及全心投入和承擔責任的態度。胸襟開放,才能對自己,連同對他人的定見及意識形態,進行反省思考;全心投入,才能真誠無私地奉獻教學,追求社會正義;願意承擔責任,才能關懷教室生活及教育學理背後的環境脈絡,參與社會改良,破除不平等的制度結構。第二,教育學理或知識不是一旦形成之後,就固定不變且四海皆準的,而是隨著時空的轉移,不斷演化或建構出來的。這並非意謂教師得放棄教育學理,只是要求教師對先前的理論學習,保持警覺及批判,視之為補充或引申本身經驗的資源,但絕不可當成定律,以致受限於既有的框架。因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務之間,可能略有出入。尤其每一個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同儕團體及文化背景,每一個班級在學校中的定位,及其外在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也都不盡相同,奢望找到一套普遍適用的法則,有若緣木求魚。因此,教師必須將職前教育階段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置於實際的班級教學情境之中,加以印證。從實習開始,即透過循環不已的內省過程,檢視自己的教學行動及其教育結果。此時客觀存在的教育學理,可能具有引證及洗煉的作用,協助教師根據不同班級的情境脈絡,建構最契合的實踐知識,發展最適當的教學策略,實現最可貴的教育目的。第三,師範教育是社會重建工作的重要環節,必須督促教師繼續不斷且範圍廣泛地省思本身的經驗,不僅關切學生課業學習的品質,同時注意教學的社會意義與結果。因此,師資培育課程不可脫離現行的學校教育生活及其外在的政治社經結構,閉門造車,徒然成為一座孤舊的學術高塔,無補於實際,須走入現實情境,穩固紮根。在這方面,師範教育體系首須從事自省的工夫,檢討本身的既有文化,評析師資培育人員長久以來的工作假定與價值觀念。唯有如此,方有可能塑造教師的反省思考能力,助其探索意識形態、社會結構、教學情境三者的交互作用,辨明校內的課程樣式、教材內容、班級歷程等事項,與校外的歷史文化脈絡有何關係,掌握社會上的權力與財富分配,對於學校的角色與功能有何影響,從而構築形式上、效能上、實質上皆稱均等的教育機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