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知半解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變) |
漢語拼音: | yī zhī bàn jiě (變) yì zhī bàn jiě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一知半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釋: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知半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形容一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語或出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 |
|
典故說明:
對於「一知半解」一語的源頭,有人以為來自於宋代大儒張栻的〈寄周子充尚書〉。張栻為宋代著名理學家之一,〈寄周子充尚書〉中有一段文字是講述他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理學觀。他認為學者欲窮究真理,應同時注意到「致知」與「力行」兩種工夫,將所知付諸行動,行動時又不斷思慮以增所知,如此周而復始方能有持續的進步。但若為學時未求真知,光憑主觀揣度,或不求甚解,又以其為所知並據之而行,那麼所得的一切將會是虛妄不實的。張栻這段文字,不但強調了「致知」與「力行」的為學工夫,也闡明了求真知的必要性。而後人便以他文中的「一知半解」,用來形容一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另外,在同一時代嚴羽所作的《滄浪詩話》中,亦見此語。《滄浪詩話》是本文學批評專著,以禪道論詩,主張詩貴妙悟。在〈詩辯〉一篇中便說:「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又說「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悟之淺深自然就影響詩的成就。而有人以為「一知半解」即源於此處的「一知半解之悟」,也是用來形容了解有限,不夠深入。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 使用類別 用在「理解籠統」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不求甚解 形音辨誤 |
|
典源: ※#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據《張南軒先生文集.卷一.書》引)(1)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工夫互相發也。尋常與朋友講論,愚意欲其據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幾所踐之實,而思慮之開明,不然。貪高慕遠,莫能有之,果何為哉?然有所謂知之至者,則其行自不能已,然須致知力行工夫既到,而後及此,如顏子是也。彼所謂欲罷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學者以想象臆度(2),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詠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掩為狂,而況下此者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 (2) 臆度:音|ˋ ㄉㄨㄛˋ ,主觀的揣測。〔參考資料〕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我評之非僭也,辯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廢之人,無可廢之言,詩道如是也。若以為不然,則是見詩之不廣,參詩之不熟耳。 |
|
書證:
01.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若學者以想象臆度,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源)
02.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03.明.李贄《續焚書.卷一.與焦漪園太史》:「慈湖雖得象山簡易直截之旨,意尚未滿,復參究禪林諸書,蓋真知生死事大,不欲以一知半解自足已也。」
04.《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05.《唐宋詩醇.卷三三.眉山蘇軾詩一》:「洵乎獨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詩也。而陳師道顧謂其初學劉禹錫,晚學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歟?」
06.《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安老爺雖是滿腹學問,向來對一知半解,無不虛心。」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一知半解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ngnitive Heuristics |
作者: | 詹昭能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以理性動物自許,認為靠著與生俱來的智慧,可以認識周遭人、事、物,不但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就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科學家,對別人的行為或表現的原因好奇、觀察、分析、比較且驟下斷語。 近年來認知心理學研究顯示,人能即時處理的認識訊息有限,為避免過分操心或增加處理的效率,常用簡略的認識作用或「信手捻來的法則」(rules of thumb),處理有關人、事、物的訊息。這是一種「認識吝薔鬼模式」(cognitive miser model),常犯「偷懶」式認識作用,就是一知半解。 社會心理學家探討的一知半解有:(1)類型代表(representativeness):即判斷對方的類型時,根據與典型的相似度下判斷。如在校園看到穿運動服且皮膚黝黑的男老師,通常猜他是體育老師或生活輔導組長。這種判斷雖也不無道理,卻可能忽略了其他情況,犯了忽略「基本數據誤差」(base-rate fallacy)。(2)手頭記憶(availability):憑臨時記憶或粗略思考所及,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如偶然飛機失事,便誤認飛機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忘了機車事故頻率更高。因而造成「誤信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3)引導作用(priming):即刻收到的訊息,影響相關的回憶,即據以判斷。如剛看過恐怖電影的人,走進黑漆漆的巷弄會害怕。 其他的一知半解如定錨作用(anchoring),指受先前事件的誤導;框架作用(framing),指受主題鋪陳方式影響;模擬作用(simulation),指受想像可能狀況的影響,這些都使人不假深思,妄下判斷,造成一知半解的情形。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