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涵靜老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ld Embracer of Stillness Sobriquet
作者: 蔡光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帝教人間創教主--首任首席使者李玉階先生,道名極初,道號涵靜老人。民國前十年(1901)農曆四月五日誕生於中國江蘇吳縣。幼承庭訓:「以耕心田為樂」、「君子有三畏,以畏天命為大」。父德臣公,母劉太夫人,德配過純華女士均秉慈悲修持、智慧圓融,愛心廣被,關懷人類,普化眾生。長子子弋、次子子堅、三子子達、四子子繼,俊彥集於一門,文采萃於兩代。
  涵靜老人在中學時代,即以節省下的零用錢,將父親遺墨:「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兩本鼓勵人行善的文章付印,並請長江江華輪執事將善書隨船分送旅客,持續三年之久。
  民國八年(1919),他參與中國學生發起「五四運動」,反對巴黎和會接受日本提出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權利的無理要求。當時全國知識分子均持有:(1)憂國悲時危機敏感的憂患意識。(2)傳承文化熱愛中國的民族精神。(3)擇善固執實事求是的進取精神。(4)捨我其誰,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勇氣,為共有的氣質。年方十九就讀吳淞中國公學的涵靜老人,即任學生分會會長兼代表,也是上海學生聯合會的總務部部長,主導上海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影響普及全國,迫使北京政府拒簽對德合約。
  民國十三年(1924)後,涵靜老人宦海得意,曾歷任上海統稅局局長,貨價調查局局長,財政局局長,及應宋子文先生之延攬,入國民政府財政部參與機要密務,名為機要祕書,實為主任祕書,並於是時由他完成中華民國第一部稅法草案。
  民國十九年(1930)冬,在南京皈依天德教教主蕭昌明。從此親承薪傳,放下一切,以身許道。創辦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奉行二十字真言,並與靜坐、天人氣功相結合,為度化人心救劫而努力行道救世。
  民國二十三年(1934)秋,服膺師命,摒棄京滬繁華,前往西安闡教,從茲世緣日減,道緣日深。並得到母親的鼓勵及其夫人過純華女士的支持,夫婦二人在人生旅途上一直是同甘共苦,相知相伴。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月二日,七七蘆溝橋事變前五日,毅然辭官挈眷歸隱華山。先居華山北峰,復遷深谷白雲峰下大上方。淡泊寧靜,日與天遊,然身居山林,心存社稷,朝夕長期祈禱:降福國家,以應天心。直到八年抗戰最後勝利。
  民國二十六年至民國三十四年,華山期間,涵靜老人以絕對仰賴上帝的信心,大慈悲願的誠心,持行不懈的恆心,在華山大上方,一面為國家祈禱,一面修持研究,潛心內證,終於靜坐中參悟宇宙境界,建立了天人實學哲學思想與修持法則,開啟了心物協調,聖凡平等的崇高意識,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完成了闡明宇宙自然奧祕之「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即是今天天帝教教義「新境界」。
  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到蓬萊仙島的臺灣後,即為化解人類浩劫及中國前途而祈禱。前於民國四十年(1951)接辦自立晚報,直至民國五十五年(1966)功成身退,準備靜待天命。
  民國六十八年(1979)在臺北成立「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期望以科學而客觀的方式,研究探討宗教哲學,冀達到「宗教大同」的境界。他說:「使人類在精神生活上,以人類的智慧,在最高的形而上的領域中,與多度空間超越的智慧境界合一,這才能超越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在民國六十八年七月,開辦中國正宗靜坐傳習,旨在廣度有緣,宏揚上帝教化。
  民國六十九年(1980),美國與蘇聯因阿富汗危機陷入核子戰爭一觸即發的僵局,乃日夜懇祈上帝,復興天帝教,以挽救世界危機。是年冬季,靈通上帝恩准,天帝教重來地球,人間不設教主,由上帝自任教主,派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為天帝教駐人間首席使者,為天帝教最高領導人。而他之所以要復興天帝教,就是要以臺灣為起點,呼籲世人奉行天帝真道,邁向精神的重建,道德的重整,希望革心於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間,世界末劫得能化緩而消弭於無形,為人類永遠帶來幸福。
  為了達成天帝教的二大時代使命:(1)化延核子戰爭毀滅浩劫--除了在臺灣長期舉行祈禱法會外,並舉辦跨國性祈禱大會,如民國七十二年(1983)九月,在日本舉行「富士山擴大祈禱化解人類毀滅危機,減輕日本重大天災大會」。並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十一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化解人類核戰危機暨化滅美國加州地震天災祈禱大會」,期望以至誠懇祈上帝妙顯神跡;並得洛杉磯市議會頒贈議決書,感謝其悲天憫人之胸懷。(2)為確保大帝教復興基地臺灣,促使中國之和平統一,曾於民國八十年(1991)元月及民國八十一年(1992)六月,兩度致函中共鄧小平先生,希望兩岸真正能走上和平統一之道路。
  為了達到天帝教的終極目標,涵靜老人以其具有悲天憫人、終極關懷的胸襟;力挽狂瀾吾往矣的勇氣;與明知不可為而為的衝決網羅;不屈不撓的「獨立人天上」精神,帶領天帝教全體教徒同奮,至誠祈求天帝,奉行天帝的真道,積極樂觀祈禱「和平奮鬥救國家救民族救世界」,以促進人類和平、世界大同、宗教大同之實現而奮鬥。涵靜老人,一生靈肉布施,終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十二月二十六日,因積勞成疾、滿載功果證道於臺灣省南投縣魚池鄉天帝教鐳力阿道場,駐世九十五年,一代宗師,從此「常存宇宙中」。
  涵靜老人著作等身,文存詩輯有:〔天聲人語〕、〔新境界〕、〔清虛集〕、〔靜坐要義〕、〔宇宙應元妙法至寶〕等。綜觀其一生,誠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而愛物,慈悲眾生、行道教化,端正人心,正心修身、齊家愛國,救世度人,以真理為依歸,為世界永久和平暨人類生活福祉之目標而奮鬥,成就了宗教家的楷模。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先生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四月二十日明令褒揚涵靜老人,其主辭曰:「識慮純明,風操清越,仁義是尚,忠恕為懷」,誠實至名歸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涵靜老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