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ㄚˋㄒㄩㄝˊㄩㄢˊㄙㄨˋㄈㄨˊㄏㄠˋㄨㄟˊAu。ㄐㄧㄣㄕㄨˇㄩㄢˊㄙㄨˋㄓˊㄉㄧˋㄖㄡˊㄖㄨㄢˇㄧㄢˊㄓㄢˇㄒㄧㄥˋㄉㄚˋㄎㄜˇㄩˇㄧㄣˊㄊㄨㄥˊㄉㄥˇㄏㄜˊㄐㄧㄣㄓˋㄔㄥˊㄏㄨㄛˋㄅㄧˋㄓㄨㄤㄕˋㄆㄧㄣˇㄅㄧˇㄐㄧㄢㄉㄥˇㄧㄣㄨㄟˋㄧㄢˊㄙㄜˋㄏㄨㄤˊㄔㄥˊㄧˋㄅㄢㄔㄥㄨㄟˊㄏㄨㄤˊㄐㄧㄣ」。
  2. ㄐㄧㄣㄕㄨˇ˙ㄉㄜㄈㄢˋㄔㄥㄖㄨˊ:「ㄏㄜˊㄐㄧㄣ」、「ㄨˇㄐㄧㄣ」。
  3. ㄑㄧㄢˊㄖㄨˊ:「ㄐㄧㄣㄜˊ」、「ㄋㄧˇㄕㄣㄕㄤˋㄧㄡˇㄉㄨㄛㄕㄠˇㄒㄧㄢˋㄐㄧㄣ?」
  4. ㄅㄧˇㄩˋㄅㄠˇㄅㄟˋㄓㄣㄍㄨㄟˋ˙ㄉㄜㄖㄨˊ:「ㄐㄧㄣㄎㄡˇ」、「ㄐㄧㄣㄙㄨㄣ」、「ㄐㄧㄣㄎㄜㄩˋㄌㄩˋ」、「ㄐㄧㄣㄩˋㄌㄧㄤˊㄧㄢˊ」。
  5. ㄅㄧˇㄩˋㄐㄧㄢㄍㄨˋ˙ㄉㄜㄖㄨˊ:「ㄐㄧㄣㄕˊㄇㄥˊ」、「ㄍㄨˋㄖㄨㄛˋㄐㄧㄣㄊㄤ」。
  6. ㄧㄢˊㄙㄜˋㄔㄥˊㄏㄨㄤˊㄒㄧㄤˋㄐㄧㄣ˙ㄗ˙ㄉㄜㄧㄢˊㄙㄜˋㄖㄨˊ:「ㄐㄧㄣㄓㄣㄏㄨㄚ」、「ㄐㄧㄣㄏㄡˊ」、「ㄐㄧㄣㄏㄨㄤˊㄙㄜˋ˙ㄉㄜㄉㄠˋㄊㄧㄢˊ」。
  7. ㄨˇㄒㄧㄥˊㄖㄨˊ:「ㄕㄨㄟˇㄏㄨㄛˇㄇㄨˋㄐㄧㄣㄊㄨˇ」。
  8. ㄊㄞˋㄧㄤˊㄒㄧˋ˙ㄉㄜㄒㄧㄥˊㄒㄧㄥㄖㄨˊ:「ㄐㄧㄣㄒㄧㄥ」。
  9. ㄔㄠˊㄉㄞˋㄇㄧㄥˊ
  10. (10)ㄅㄨˋㄕㄡˇ
  11. (11)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解釋:
  1. 化學元素。符號為Au。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色澤黃澄,延展性極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貨幣、裝飾品、筆尖等。
  2. 錢幣。
    【例】金額、現金
  3. 珍貴的、尊貴的。
    【例】金言、金科玉律
  4. 顏色澄黃,像金子的顏色。
    【例】金菊、金魚
  5. 金屬的總稱。
    【例】五金、合金
  6. 堅固的。
    【例】金城湯池、億載金城
  7. 古代八音之一。指鉦、鐘一類的金屬打擊樂器。
  8. 朝代名。(西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長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後被南宋、蒙古所滅。共九帝,一百二十年。
  9. 五行之一。
  10.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解釋:
[名]
1.(gold,Au)化學元素。原子序79。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延展性極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貨幣、裝飾品、筆尖等。由於色澤黃澄,俗稱為「黃金」。
2.金屬的總稱。如:「五金」、「合金」。
3.刀劍之類的武器。《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
4.古代八音之一。指鉦、鐘一類的金屬打擊樂器。《宋書.卷一九.樂志一》:「樂器凡八音:曰金,曰石,曰土,曰革,曰絲,曰木,曰匏,曰竹。」
5.五行之一。參見「五行」條。
6.金星的簡稱。
7.錢。如:「金額」、「你身上有多少現金?」
8.朝代名。參見「金朝」條。
9.姓。如元代有金履祥,明代有金聖歎。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堅固。《韓非子.用人》:「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漢書.卷四五.蒯通傳》:「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2.珍貴。如:「金玉良言」。《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紅樓夢》第一五回:「奶奶也要保重金體才是。」
3.顏色澄黃。唐.孟郊〈送淡公〉詩一二首之九:「橙橘金蓋檻,竹蕉綠凝禪。」唐.薛濤〈九日遇雨〉詩二首之二:「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irrhitchthys aureus (Timminck & Schlegel, 1842)
形態:
體長橢圓型;口小端位;背鰭第軟條延長呈絲狀;體金黃色;體側的側緣上方具有5個不明顯暗色斑塊;體型小,體可達14公分。
分布:
南日本、菲律賓、東南亞。
生態習性:
棲息岩礁地區的肉食性魚類。
利用:
以手釣漁獲,供食用及觀賞。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科(Family Cirrhitidae)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礦物名。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延展性極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貨幣或是裝飾品。由於色澤黃澄,俗稱為黃金。
  2. [[名] ] 金屬道具材料的通稱。
  3. [[名] ] 年節、廟會等祭祀活動時為了祭拜神佛所特地準備的一種貼有金箔的粗紙,燒之以奉獻給神祇。
  4. [[形] ] 形容物體的顏色澄黃或是閃閃發亮。
  5. [[形] ] 金黃色的。
  6. [[形] ] 形容眼睛明亮,或是視力好。
  7. [[名] ] 錢。
  8. [[形] ] 珍貴的。
  9. 姓。
音讀: Kim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gold,Au)化學元素。原子序79。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延展性極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貨幣、裝飾品、筆尖等。由於色澤黃澄,俗稱為「黃金」。《說文解字.金部》:「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西方之行。」《南史.卷二八.列傳.褚裕之》:「有人求官,密袖中將一餅金,因求請間,出金示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休說那模樣兒,只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鎰之金。」

2. 金屬之總稱。如:「五金」、「合金」。《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晉.陸機〈演連珠〉五○首之四九:「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結風。」元.張翥〈并州歌送張彥洪使畢還河東〉詩:「祥金百鍊乃利器,桐尾方焦逢賞音。」

3. 刀劍類之武器。《禮記.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

4. 古代八音之一。指鉦、鐘一類之金屬打擊樂器。《周禮.春官.鐘師》:「凡祭祀奏縵樂,鐘師掌金奏。」漢.鄭玄.注:「金奏,擊金以為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宋書.卷一九.樂志一》:「樂器凡八音:曰金,曰石,曰土,曰革,曰絲,曰木,曰匏,曰竹。」

5. 五行之ㄧ。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視為構成萬物之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象。《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孔子家語.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

6. 堅固。《韓非子.用人》:「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漢.班固〈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

7. 錢。如:「金額」、「你身上有多少現金?」《史記.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傳.淮南厲王》:「行珠玉金帛,賂諸侯宗室大臣,獨竇氏不與。」唐.駱賓王〈帝京篇〉:「陸賈分金將讌喜,陳遵投轄正留賓。」《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前日聘金原是五十兩,若肯加倍賠還,就退了婚也得。」

8. 珍貴。如:「金玉良言」。漢.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寫微之〉詩:「金言自銷鑠,玉性肯磷緇。」《三國演義》第六○回:「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銘肺腑。』」《紅樓夢》第一五回:「奶奶也要保重金體才是。」

9. 顏色澄黃。唐.孟郊〈送淡公〉詩一二首之九:「橙橘金蓋檻,竹蕉綠凝襌。」唐.薛濤〈九日遇雨〉詩二首之二:「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宋.楊萬里〈四月十三日渡鄱陽湖〉詩:「波光金汁瀉,日影銀柱貫。」

10. 量詞。古代計算貨幣之單位。《史記.卷三○.平準書》:「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馬一匹則百金。」南朝宋.裴駰.集解:「瓚曰:『秦以一溢為一金,漢以一斤為一金。』」

11. 金星之簡稱。

12. 朝代名。金朝(西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長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後被蒙古所滅。

13. 姓。如元代有金履祥,明代有金聖歎。《廣韻.平聲.侵韻》:「金,又姓,古天子金天氏之後也。」

14. 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ㄐ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金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