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廿字真言(天帝教) - 教育百科
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 Twenty Watchwords
作者: 蔡光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廿字真言,不但是天帝教教徒的人生守則,而且放諸四海皆準,人類若能以此廿字為人生守則,時時觀照自己,關懷別人,發揮「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之精神,則人類社會必定安定祥和。茲將廿字真言分述如下:
  「忠」-中心為忠,良心放在中間,正大光明做人做事,竭盡心力,腳踏實地,正直無私,忠於良心,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事事物物!
  「恕」-存心忠厚,將心比心,兼恕萬物,以寬宥、原諒之心待人。
  「廉」-凡事要堅守四知之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細心省察,不拿不應得之財物,以廉潔為本。
  「明」-做人要通達事理,怯除貪慾,看破「酒」、「色」、「財」、「氣」,培養正氣,自然心地光明。
  「德」-現代國民須有善良的品性、正直的行為、捨己的心腸,人能諸惡莫想,眾善奉行,就是修德以配天地,則可精神不死。
  「正」-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不起纖維之私意,不起絲毫之曲心:口無邪言、目無邪視、耳無邪聽、足無邪行,正氣充足,邪魔自然遠避。
  「義」-凡事認為公正合理,自當為所應為,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生死不辭。
  「信」-言行相符,始終不變,誠實不騙,童叟無欺,化偽存誠,一諾千金。
  「忍」-人當拂意之時,心如刀割,小不忍而構怨於一時,大而貽禍於終身,如能平心靜氣,受人之所難受,不生憤恨之心,不起榮辱之念,只有度量寬宏,忍人所不能忍,忿戾之氣自然化為烏有,可知天下事,皆成於忍,而敗於不能忍。
  「公」-無分人我,不存私念,剛毅不偏,守正不阿,如是則天下為公。
  「博」-推廣聖人之道,仁愛之心,教化世人,普濟眾生,即是孟子「善推所為」之意。
  「孝」-夫父母即天地也,唯「孝」字,足以感動天地鬼神。古人以「孝」為百善之先,今人不知孝道,其病根在於不知父母之恩,即有所知,又為財貨妻子所蒙蔽,應知父母日漸衰老,倘不及時孝養,後悔莫及,羊有跪乳之仁,烏有反哺之義,禽獸尚知報本,若人而不知孝順奉養之道,豈非不如禽獸。
  「仁」-仁為上天好生之德,生生不息,萬物之發育,皆本乎「仁」,倘水果之核無仁,則生機絕滅,願天下之人,不存私心,推愛己之心愛人,又推愛人之心而愛物,就是報答天恩。
  「慈」-本著慈愛的心腸,救人苦難,以和顏悅色的態度善待他人。
  「覺」-凡能辨別是非善惡,擇其是者善者從之,其非者惡者去之遠之,就是「覺」的功用,凡能清心寡慾,養性修真,對吉凶禍福,常有預感,此乃心誠而產生開悟之效果。
  「節」-人當窮途末路,艱苦困難之境遇,而能有所不為,居亂世能生死不改其節者,如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俗云忠臣不事二主,皆節之一字堅其志也,而有不屈不撓之氣概,此為天地正氣之所鍾。又「節」寓有節省之意,乃適當使用財物,不浪費,不吝嗇。
  「儉」-生活樸素節制,知足常樂,守分平淡,自必惜福惜德。
  「真」-待人不虛不假,律己去濁留清,修身養性,一真一切真,自然還我本來。
  「禮」-定尊卑,序少長,別男女,如進退,立身處世,恭謹誠敬,循規蹈矩。
  「和」-宇宙天理之真象,在於「和」字;大而言之,天體太陽系各星球之運行不得其和,即有混沌,物質與自然不得其和,即無生機;小而言之,人生靈魂與肉體不得其和,即有死亡,人類心裡感應不得其和,即生仇恨,人與人不和,即爭鬥興訟,社會秩序不得其和,即有變亂,國與國不得其和,即生戰爭,世界不得和平,科學與哲學不得其和,則真理難以追求;是故天地之基,立國之本,做人之道,在於中和。
  以上廿字真言,旨在先求人人了解,熟讀領會,進而選擇其中任何一字,身體力行,期其融化於日常生活之中,其餘十九字自然一以貫通,果能奉此守則,切實遵行,日久成習,正己化人,蔚成風氣,則天心立轉,人類戾氣,可望消弭於無形矣!
  廿字真言為人類做人做事之準則,亦為天帝教徒同奮日常修證之功課,一般人也可以在家中或其他神堂作禮拜祈禱,每日晨昏誦念數十遍或數百遍以省照內心,配合身體力行,培養正氣,感召各廿字主宰的靈力加持,可消除個人業障,化解家中陰靈邪氣,促進人類社會詳和氣氛。此乃廿字真言的功用。
  每誦廿字真言五十遍或一百遍之後誦念迴向文,其迴向對象,大至世界、國家,小至個人,可依情況斟酌選定。
  此外,廿字真言禮拜法是指:「於神堂佛堂或廳堂上香禮拜之後,默祝心願,然後跪下,每念一遍廿字真言,叩首一次,以百遍為基準。」其功效在經過反省纖悔,加上心神專一禮拜,感格廿字主宰仙佛的靈力加持,可袪病延年,超拔陰靈,凡事順遂。
  廿字真言甘露水是指:「置清水一杯於眼前,雙手捫心持念廿字真言,以百遍為基數,則無形靈方可以化凡水為甘露。」其功效是可作隨時應急之用,消除百病,洗滌陰濁之氣。然其效力大小,全看祈求者正氣之熱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廿字真言(天帝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