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性學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Learning
作者: 許銘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性學習的論點始於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繼而發展為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前者認為人類能經由觀察行為模範者(model)的行動,藉著行動的後果得到增強作用,進而模仿學習複雜的行為;但單純的觀察並不足以構成學習。觀察性學習理論的缺點是其在實驗的情境下所得的結果,排除了在大部分情境運行的社會性變因(social variables),不足以解釋在自然情況下的初學者反應的習得。因為學習者不單是模仿,而是從許多模仿對象的活動中抽象摘要出行為的要旨,而所觀察行為的心得不一定會立即表現出來,但可能會在適當的情境下再施行該行為。
  社會性學習一詞於一九四一年由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人類關係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Relation)教授米勒(N.E. Miller)和杜拉德(J. Dollard)首先提出。他們合著〔社會學習與模仿〕(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一書,強調模仿是社會性學習的重要模式。所謂社會性學習乃個人社會化的歷程,此歷程採取社會交互作用的形式進行。蓋當個人置身於社會環境之中時,就必須與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師長,以及社會中的其他成員接觸,在社會交互作用中,個人的行為就依循社會既成的典範而表現且改變,這一連串的學習活動,與學校的學習活動不盡相同,其所涉及的刺激與反應都是社會性的,故稱之為社會學習。個人透過此種學習,而完成個人的社會化。
  社會認知理論,主張人類的學習是環境、行為與學習者的內在認知過程三方面微妙而精細的交互作用,而複雜行為之習得(acquisition)不能由環境與個人之簡單的雙向關係來解釋,因環境的影響大部分是透過內在的個人因素的調解。班杜拉(A. Bandura)於一九八六年提出個體、環境與行為的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指出某些個人特質,例如性別、種族、高矮、吸引力等經常會引發不同的社會待遇(differential social treatment),而不同的社會待遇則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觀念。期望與價值觀會影響個人行為,而行為的評量卻常獨立於環境的回饋。行為會活化環境的偶發事件,而被活化的偶發事件又會改變活動的強度或方向。社會認知理論中有關自我控制及動機的機制已超過單純學習理論之範圍,它描述人類是動態的(dynamic)處理資訊、解決問題的社會性生物,認知之發展(包括規則與道德的判斷)是基於與其他人類的觀察與互動。而班杜拉認為人類使用符號來表徵資訊的能力,也使得人可以創造、想像、進行強制行動,並可以分析經驗及與遠處的人溝通。
  社會學習的基本概念:
  1.社會學習乃透過觀察學習獲得新的反應;
  2.藉增強方式來改變或塑造行為;
  3.有效的社會學習需要適當的類化和敏銳的辨別學習;
  4.個體對社會影響的感受性,決定於先前的學習及環境因素;
  5.懲罰、禁止、不賞或沒收能立刻增進社會期望的反應;
  6.藉衝突與轉換訓練兒童用社會許可的反應取代不為社會所容許的反應;
  7.根據社會學習的觀點,在適齡反應(age-appropriate responses)與不適齡反應(age-inappropriate responses)的差異極微的情況下,退化(regression)反應最易發生;
  8.根據社會學習的觀點,社會性行為之連續性多於不連續性,青年期的反社會行為或偏差行為不是突然發生的,至少可追溯到兒童期;
  9.即使天生的屬性相等,由於不同的社會學習,會產生極為不同的社會行為類型;研究人格發展要從社會學習變項來研究;
  10.外在刺激和反應的性質及其聯結、調節和修正的歷程才是偏差行為的主要線索。
  社會學習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五種方式。
  1.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模仿是社會學習捷徑。所謂模仿,即是觀察後加以學習的歷程;此外,觀察者不必親身體驗,亦能獲得增強,而導致行為的改變。
  2.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社會學習多屬工具式的學習,在此種學習過程中,工具性反應之傾向的增加,通常視為一種增強作用。增強作用乃是社會學習的主要方式。
  3.模仿學習(imitative learning):模仿是人類生而具有的本能或傾向。
  4.認同學習(identificational learning):認同學習是個人在社會化歷程中,選擇別人的行為,予以內在化(internalization)於自己行為體系中的全面性、持久性、潛在的模仿。
  5.辨別學習(discriminational learning):同樣的動作,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意義。辨別能力的培養,亦是社會學習的重要方法。
  社會學習藉社會交互作用進行,乃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歷程。
  社會性學習的三個假設分別是:學習過程包括認知歷程及學習者作決定的技能;學習是環境、個人因素及行為之間的三者連結關係;學習的結果是將行為以語言或視覺的編碼加以儲存,但是卻不一定立即表現出來。這些基本假設是用來描述在自然處境(naturalistic setting)下學習過程的本質,學習者與環境的關係,及對所學習到的東西之定義。至於社會性學習的三個學習元素分別是行為的模範(model of the behavior)、模範行為的結果(the consequence of the modeled behavior)及學習者的內在過程(the internal process of the learner)。模範者之行為主要是傳遞資訊給觀察者,其次是加強或減弱既存的限制對某個特殊行為的表現,第三是傳遞新樣式的行為。模範的刺激包括活的模範、符號的模範及口頭的描述或教學。模範行為的結果對於觀察者學習其行為具有影響,而觀察者往後成功的表現與其認知過程有關。
  社會性學習在教學設計上,提供正式練習前之心智預演,並且重視獎勵或處罰,但也避免過度的使用處罰。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有兩個主要的意義:第一,個人傾向於模仿某種行為而不是某個對象;第二,除了生活中的模仿對象之外,學習者也可以透過大眾傳播來學習某些特定的行為或內容。因此對於大眾傳播工作者要特別留意所提供的模範、行為及所可能導致的有侵略性的、暴力的及犯罪的行為對大眾的影響。社會性學習的缺點是,在教室中不易施行自我效率與自我控制的要求。此理論也排除了一些在課堂上經常使用的學習形式。社會性學習的貢獻是描述了很多從大眾傳播所習得的行為及態度,並且提供我們對於團體的處境中其獎勵與處罰機制的詳細了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性學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