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鼓相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í gǔ xiāng dā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旗鼓相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勢均力敵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í gǔ xiāng dāng |
解釋:
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與卿旗鼓相當。』」《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旗鼓相當,彼此各不相上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旗鼓相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軍旗和戰鼓表現出的氣勢相當,形容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語或本《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後用「旗鼓相當」比喻雙方勢均力敵。 △「旗鼓相望」、「勢均力敵」 |
||||||||||
典故說明:
「旗鼓相當」典源作「鼓旗相當」。古時作戰,軍中都是以敲擊戰鼓及揮舞旗幟來指揮進退,鼓聲大作或旗幟飛揚都可表現出壯盛的氣勢。這兩者的氣勢相當,就表示雙方軍隊的陣容與聲勢不相上下。據《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列傳》載,新莽末年,東漢人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在隴西一帶據地為王,稱西州上將軍;公孫述則佔有今四川一帶,稱蜀中皇帝。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署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一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一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附近,希望我能獲得你的援助,以使我們與公孫述的軍隊陣容和兵力相當。劉秀信中「鼓旗相當」這個詞語,後來在文獻中頗常見,但多作「旗鼓相當」,用來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另外,在《輅(ㄌㄨˋ)別傳》中有段描述:十五歲的管輅聰明伶俐,頗有才名。有一次,琅邪太守單(ㄕㄢˋ)子春邀請他到家中談話,管輅到了以後,發現另有幾位文人學者在場,管輅問單子春:「今天是要我一個人與在座幾位對答嗎?」單子春則說:「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也就是說:我想要自己一人與你勢均力敵地對談。「旗鼓相當」這個成語不局限於軍事戰況上,而可以廣泛用在一般事務。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雙方勢均力敵。 使用類別 用在「程度相等」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工力悉敵、不分軒輊、平分秋色、棋逢敵手、銖兩悉稱、勢均力敵 形音辨誤 同 「旗鼓相當」及「勢均力敵」都有不分上下的意思。 異 「旗鼓相當」一般只用來形容雙方的實力;「勢均力敵」可用來形容雙方實力,也可用來形容形勢與戰況。
|
||||||||||
典源: ※#《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1)囂既有功於漢,又受鄧禹爵,署其腹心,議者多勸通使京師。三年,囂乃上書詣闕。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時陳倉人呂鮪擁眾數萬,與公孫述通,寇三輔。囂復遣兵佐征西大將軍馮異擊之,走鮪,遣使上狀。帝報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鈆刀,不可強扶。數蒙伯樂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託驥尾,得以絕群。隔於盜賊,聲問不數。將軍操執款款,扶傾救危,南距公孫之兵,北禦羌胡之亂,是以馮異西征,得以數千百人躑躅三輔。微將軍之助,則咸陽已為他人禽矣。今關東寇賊(2),往往屯聚,志務廣遠,多所不暇,未能觀兵成都(3),與子陽(4)角力。如令子陽到漢中(5)、三輔(6),願因(7)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儻(8)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鮑子。』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自是恩禮愈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輅別傳》。 (2) 關東寇賊:盤據關東一帶的反賊流寇,指呂鮪等人。關東,古稱函谷關以東的地方。約今河南省、山東省等地。 (3) 成都:公孫述自立蜀王,以成都為首都。地約當今四川省西部。 (4) 子陽: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劉玄更始二年,阻擊綠林軍於綿竹,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次年稱帝,國號「成家」。光武帝建武三年,遺將軍李育攻三輔,兵敗。建武十二年,光武帝派軍殲滅之,述被殺。 (5) 漢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漢水流貫其間。 (6) 三輔:指西漢首都長安(地約當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附近。 (7) 因:憑藉。 (8) 儻:音ㄊㄤˇ,同「倘」,如果、倘若。〔參考資料〕 《輅別傳》(據《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裴松之注引)瑯邪太守單子春雅有材度,聞輅一黌之俊,欲得見,輅父即遣輅造之。大會賓客百餘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輅問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貴之姿,輅既年少,膽未堅剛,若欲相觀,懼失精神,請先飲三升清酒,然後言之。」子春大喜,便酌三升清酒,獨使飲之。酒盡之後,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輅言:「始讀《詩》、《論》、《易》本,學問微淺,未能上引聖人之道,陳秦、漢之事,但欲論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春言:「此最難者,而卿以為易邪?」於是唱大論之端,遂經於陰陽,文采葩流,枝葉橫生,少引聖籍,多發天然。 |
||||||||||
書證:
01.《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裴松之注引《輅別傳》:「(管輅)問(單)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
02.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天下之寶,邦家之光。神鋒太峻,旗鼓相當。」
03.《新唐書.卷一一八.辛替否列傳》:「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爭象也。」
04.《明史.卷二一四.靳學顏列傳》:「夫陷鋒摧堅,旗鼓相當,兵之實也。」
05.清.查慎行〈虎林與同年許莘埜話舊時初自蜀歸〉詩四首之三:「旗鼓相當膽氣麤,生平事事不曾輸。」
06.《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旗鼓相當,彼此各不相下。」
07.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三.陳寶祠》:「予以杜郎入贅,勝負螟蛉,不意開罪封甥,禍不旋踵,……(氜聞之曰):『氜雖不敏,願與旗鼓相當,必不貽大人戚也。』」
08.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三.韓昌黎詩》:「昌黎作〈雙鳥詩〉,喻己與東野一鳴,而萬物皆不敢出聲。東野詩亦云:『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居然旗鼓相當,不復謙讓。」
09.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一.黃山谷詩》:「北宋詩推蘇、黃兩家,蓋才力雄厚,書卷繁富,實旗鼓相當,然其間亦自有優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旗鼓相當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