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度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广ㄧㄢ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一]dù[二]duò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ㄧㄠˇㄕˋㄨˋㄓˊ˙ㄉㄜㄒㄧㄤㄍㄨㄢㄒㄧㄥˋㄓˊㄉㄚˊㄉㄠˋ˙ㄉㄜㄓㄨㄤˋㄎㄨㄤˋㄖㄨˊ:「ㄔㄤˊㄉㄨˋ」、「ㄧㄥˋㄉㄨˋ」、「ㄇㄧˋㄉㄨˋ」、「ㄙㄨㄢㄉㄨˋ」。
  2. ㄈㄚˇㄓˋㄍㄨㄟㄈㄢˋㄖㄨˊ:「ㄈㄚˇㄉㄨˋ」、「ㄓˋㄉㄨˋ」。
  3. ㄓˇㄖㄣˊ˙ㄉㄜㄖㄨˊ:「ㄑㄧˋㄉㄨˋ」、「ㄈㄥㄉㄨˋ」、「ㄉㄨˋㄌㄧㄤˋㄒㄧㄚˊㄒㄧㄠˇ」。
  4. ㄅㄧㄠㄓㄨㄣˇㄖㄨˊ:「ㄒㄧㄢˋㄉㄨˋ」、「ㄔˇㄉㄨˋ」。
  5. ㄍㄨㄛˋㄐㄧㄥㄌㄧˋㄖㄨˊ:「ㄉㄨˋㄍㄨㄛˋ」、「ㄉㄨˋㄖˋㄖㄨˊㄋㄧㄢˊ」、「ㄒㄩㄉㄨˋㄍㄨㄤㄧㄣ」。
  6. ㄘㄜˋㄌㄧㄤˊㄔㄤˊㄉㄨㄢˇ˙ㄉㄜㄅㄧㄠㄓㄨㄣˇㄖㄨˊ:「ㄉㄨˋㄌㄧㄤˋㄏㄥˊ」。
  7. ㄐㄧㄠˇㄉㄨˋ:①ㄕㄨˋㄒㄩㄝˊㄕㄤˋㄓˇㄐㄧㄠˇ˙ㄉㄜㄉㄚˋㄒㄧㄠˇ。②ㄍㄨㄢㄔㄚˊㄕˋㄨˋ˙ㄉㄜㄈㄤㄒㄧㄤˋㄏㄨㄛˋㄍㄨㄢㄉㄧㄢˇㄖㄨˊ:「ㄏㄨㄢˋ˙ㄍㄜㄐㄧㄠˇㄉㄨˋㄌㄞˊㄎㄢˋㄊㄚ˙ㄉㄜㄗㄨㄛˋㄈㄚˇㄅㄧㄥˋㄇㄟˊㄧㄡˇㄘㄨㄛˋ。」
  8.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ㄧˊㄉㄧㄥˋㄅㄧㄠㄓㄨㄣˇㄏㄨㄚˋㄈㄣ˙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ㄏㄠˋㄉㄧㄢˋㄙㄢㄅㄞˇㄉㄨˋ」、「ㄐㄧㄣㄊㄧㄢㄑㄧˋㄨㄣㄍㄠㄉㄚˊㄕㄜˋㄕˋㄙㄢㄕˊㄌㄧㄡˋㄉㄨˋ。」②ㄐㄧˋㄙㄨㄢˋㄘˋ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ㄗㄞˋㄉㄨˋㄍㄨㄤㄌㄧㄣˊ」、「ㄇㄟˊㄎㄞㄦˋㄉㄨˋ」。
注音:
解釋:

2. ㄌㄧㄤˊㄐㄧˋㄧˋㄎㄠˇㄌㄩˋㄖㄨˊ:「ㄘㄨㄣˇㄉㄨㄛˋ」、「ㄕㄣˇㄉ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度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所達到的狀況。
    【例】長度、硬度、密度
  2. 程度。
    【例】支持度、滿意度
  3. 法制、標準、規範。
    【例】制度、法度、限度
  4. 表現出來的胸襟、儀表。
    【例】器度、風度、態度
  5. 通過、經歷。
    【例】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6. 量詞:(1) 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
    【例】耗電三百度
  7. (2)計算次數的單位。
    【例】再度光臨 (3) 計算物體長、寬、高的單位。
    【例】三度空間
注音:
漢語拼音: duò
解釋:
  1. 考慮、推測。
    【例】審度、揣度
  2. 測量。
    【例】量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所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溼度」、「密度」、「酸度」。
2.法制、規範。如:「制度」、「法度」。漢.揚雄〈長楊賦〉:「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
3.標準。如:「尺度」、「限度」。《國語.周語下》:「用物過度妨於財,正害財匱妨於樂。」唐.韓愈〈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天行失其度,陰氣來干陽。」
4.人的器量、胸懷。如:「器度」。《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5.外表、儀態。如:「風度」、「態度」。《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生因竊往。扣其關,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謙喜承迎,儀度皆潔。」
6.量詞:(1)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2)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北史.卷四○.列傳.李彪》:「彪前後六度銜命。」
7.數學上指:(1)計算圓弧及角的單位。圓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為弧的一度;一度的弧所對的中心角,為角度的一度。(2)物體的長、寬、高。如:「三度空間」。
8.姓。如漢代有度尚。
[動]
1.過、經歷。如:「度日如年」、「光陰虛度」。
2.由此岸到彼岸。同「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3.通過、跨越。同「渡」。《史記.卷九四.田儋列傳》:「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唐.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注音:
漢語拼音: duò
解釋:
[動]
1.考慮、推測。如:「審度」、「揣度」。《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測量。如:「量度」。漢.文帝〈議佐百姓詔〉:「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量單位,用來量弧、角、水、電、瓦斯、溫度、近視等。
  2. [[動] ] 過、經歷。
  3. [[動] ] 消磨、消耗。
  4. [[名] ] 物質在某方面的程度。
  5. [[名] ] 氣質。
  6. [[形] ] 寬容的程度。
  7. [[動] ] 量測體溫。
音讀: t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