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李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李塨(1659~1733)字剛主,別號恕谷,直隸蠡縣人;清順治十六年生,雍正十一年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李塨是顏元(習齋)的學生,顏元很少交遊,李塨則常往來京師,結交友朋甚多,並竭力傳揚習齋之學;習齋之學能顯於世者,多是李塨的功勞。習齋律己待人,均很嚴格,李塨則說與朋友交須有親和力,乃能收羅人才,廣濟天下。習齋排斥讀書,李塨則說書本上的學問不可盡廢。他宣揚師說,亦能超越師說,對其師偏頗之處,加以匡正。
  李塨除師事習齋外,並追隨其他學者研習,如〔清史‧儒林傳〕戴:「塨弱冠學禮於顏元,又學琴於張而素,學射於趙思光,學數於劉見田,學書於彭通,學兵法於王餘佑,……學樂於毛奇齡,盡得其舊所傳五聲二變四清七始九歌十二律諸遺法,並受其經學。」因此學識淵博,受當時知名學者如萬斯同、閻若璩(百詩)、惲鶴生(琼閎)、程廷祚、方苞(靈皋)等推重,方苞更著其子方道希從李塨求學;可見其在學術上有顯著聲望。
  李塨父親李明性,為明朝諸生,學識淵博,塨除繼承顏習齋衣缽,亦有部分淵源於家學。李塨少年時代家庭貧困,食糠覆,衣鶉結;稍長,耕田為業,偕同妻兒一齊勞動,生活雖困苦,仍好學不倦;對做官不感興趣,薦舉均避而不就,只有在六十歲時,被選任為通州學正,在位僅兩月,即辭官返鄉,專心講學。
  李塨講學時間很早,二十三歲時就在家中設館教授生徒;二十七歲到京師講學時,受教的學生很多。他喜歡雲遊四方,到處講學;每到一地,就與當地名士結交,他說「凡海內道學才雋通儒文士,無不委屈納交者」,因此名傾朝野。其師習齋死後,李塨遷居博野,重修習齋學舍,授徒講學。
  李塨著作很多,遺著有〔周易傳注〕七卷、〔筮考〕一卷、〔郊社考辨〕一卷、〔論語傳注〕二卷、〔大學傳注〕一卷、〔中庸傳注〕一卷、〔傳注問〕一卷、〔李氏學樂錄〕、〔大學辨業〕四卷、〔聖經學規纂〕二卷、〔小學稽業〕五卷、〔論學〕二卷、〔詩集〕二卷、〔廖忘集〕一卷、〔恕谷後集〕十三卷、〔閱史郗視〕五卷、〔王道偶測〕一卷,及所纂〔顏習齋年譜〕二卷,流傳於世。
  李塨治學主張習行與實踐,強調實利及致用,他曾說:「天文地志律曆兵機等類,須日夜講習之力,多年歷驗之功,非比理會文字之可以坐而獲也。」又說:「求學有用,當人先求有用;目盡明之用,耳盡聰之用,心盡睿之用,以至言貌皆然。若視聽言貌頹然不端不靈,不大不遠,雖日講經濟,無所用也。」又說:「從來聖賢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於學。」
  李塨反對宋、明理學家空談心性,因此他說:「三代以前不言性而性存,宋、明以後日言性而性亡。」又說:「聖學踐形以盡性,耳聰目明,踐耳目之形也,手恭足重,踐手足之形也,身-修心睿,踐身心之形也;形踐而仁義禮智之性盡矣。」
  李塨志向遠大,曾說:「欲起而馳驅天下,建功立業,即萬一磋跎,亦必講學明道,大聲疾呼,以覺斯民。」又說:「夫學而不以希聖希賢卓然千古為志,雖行已無大錯迕,僅僅鄉黨自好者耳。」
  李塨教導學生亦勉以要有遠大志向,說:「志登千仞之臺,十仞百仞而止,志惡之矣。」又鼓勵學生「好學」與「力行」並進,說:「不行不可謂真知。」又勉勵學生要「刻苦力行,安貧樂道,養親教後,嚴取予,慎幽獨」,認為「倖進者無功,欲速者多躓,矜長者易於見短,好諛者必受其愚」。又說:「喪不奪於人則仁,遇財色能斷則義,確不可拔則勇。」
  李塨主張學行當合一。說:「學,學其所行;行,行其所學。」又說:「古人先學而後講,……後人則以講為學,多事空言,鮮敦事實。且古聖賢講學,如學禮則講禮,學樂則講樂。子游問孝,講以『敬』,子夏問孝,講以『色難』,皆因學而辨,因人而發。」
  李塨受顏元影響,立日譜以考察所學所行得失。他於所纂〔顏習齋年譜〕中說:「塨感先生(指習齋)改過之勇,立日譜自考自此始。」又說:「予自弱冠庭訓外,從顏習齋先生遊,為明德親民之學,其明德功課,則日記年譜所載是也。」其奉行師之教不渝,於此可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李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