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陽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歐陽德(1496~1554)字崇一,號南野,明江西泰和人。甫冠即舉鄉試,師事陽明於虔臺,專心學問,不赴春官者二科,陽明稱他為小秀才。嘉靖二年(1523)中進士,授知六安州;遷刑部員外郎,改翰林院編修;踰年,遷南京國子司業、南京尚寶司卿,轉太僕寺少卿,後改南京鴻臚寺卿。丁父憂,除服後恢復原職,疏乞終養不許;遷南京太常寺卿掌祭酒事,陞禮部左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母卒,守廬墓,服喪未滿,即召拜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命直無逸殿,備諮詢。嘉靖三十三年卒於官,享年五十九歲,贈太子少保,諡文莊。其著作有[歐陽南野先生文集]三十卷。
  南野為學精思力踐,凡有所得,必見之於言行政事。知六安州時,為民興利除弊,汰冗役,罷苛法,省訟獄,興水利,定經費,建龍津書院,獎掖後進,不遺餘力。居家則以講學為事,日與鄒守益、聶豹、羅洪先等講論,學者自遠而至,而稱南野門人者半天下。南野善於論說,待人誠意懇篤,氣象平易,士以是日親,從學者眾。
  嘉靖三十二、三十三年間嘗與徐階(少湖)、聶豹(雙江)、程文德(松溪)等,集四方名士於靈濟宮,講論致良知之說,學徒雲集五千人,其盛況為數百年所未有。
  南野有見於當時陽明「致良知」說受到多方責難和曲解,乃起而發明大旨,衛護師說。他指出:「知覺與良知,名同而實異,凡知視、知聽、知言、知動,皆知覺也,而未必其皆善。良知者,如惻隱、知羞惡、知恭敬、知是非,所謂本然之善也。本然之善,以知為體,不能離知而別有體。蓋天性之真,明覺自然,隨感而通,自有條理,是以謂之良知,亦謂之天理。天理者,良知之條理,良知者,天理之靈明,知覺不足以言之也。」他又認為上面所講良知與知識,並不是說知識有二種,而是「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知,不離乎視聽言動,而視聽言動未必皆得其惻隱羞惡之本然者,故就視聽言動而言,統謂之知覺,就其惻隱羞惡而言,乃見其所謂良者,知覺未可謂之性,未可謂之理,知之良者,乃所謂天之理也。猶之道心人心,非有二心,天命氣質,非有二性也。」他又說:「良知必發於視聽思慮,視聽思慮,必交於天地人物,天地人物無窮,視聽思慮亦無窮,故良知亦無窮。離卻天地人物,亦無所謂良知矣。」然南野之所謂良知,以知是知非之獨知為據,其體無時不發,非未感以前,別有未發之時。所謂未發者,蓋即喜怒哀樂之發,指其有未發者,是已發未發,與費隱微顯,通為一義。當時同門之言良知者,雖有淺深詳略之不同,而緒山、龍谿、東廓、洛村、明水,皆守已發未發,非有二候,致和即所以致中;獨雙江以歸寂為宗,工夫在於致中,而和即應之。故同門環起難端,雙江往復良苦;……蓋致良知宗旨,陽明發於晚年,未及與學者深究,然觀[傳習錄]云:「吾昔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無益於得,姑教之靜坐,一時窺見光景,頗收近效,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故邇來只說致良知;良知明白,隨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隨你去事上磨鍊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其大意亦可見矣。」後來學者,只知在事上磨鍊,勢不得不以知識為良知,陰流密陷於義襲助長之病,其害更甚於喜靜厭動。蓋不從良知用功,只在動靜上用功,而又只在動上用功,於陽明所言分明倒卻一邊了。
  南野於此力辨良知與知識之關係,一方面是批判以良知為知識之誤,另一方面也批評以良知可離知識而獨存之誤;既糾正了王門中偏於程、朱「道問學」的傾向,更企圖挽救王門中主張「歸寂」而流於「空寂」之流弊,發揚師說,貢獻殊大。
  黃棃洲在〔明儒學案〕中指出:「雙江與南野之議論,雖未歸一,雙江之『歸寂』,何嘗枯槁,南野之格物,不墮支離。二者皆能發明陽明宗旨,而不相妨也。」其立論持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歐陽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