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希臘術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ek Terminology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希臘術語指當代歐洲哲學中所用的許多字彙都源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所用的專業術語(technical language)。其中有一部分的用法直接傳到現代,特別是一些傳統的形式邏輯(formal logic)中的名詞,如三段論法(syllogism)、省略三段論法(enthymeme)等。另外大部分的用法則已經過拉丁文的轉化或模仿,在這一類的希臘術語中,又分為三類,一是拉丁文直接對希臘名詞的轉譯;二是受希臘文影響在拉丁教會中所使用的神學術語(theological terminology);三是經過經院哲學(scholastic philosophy)的影響,使這些模仿、轉化希臘術語的拉丁名詞轉變為哲學用語。
  大體上希臘術語(尤其是哲學方面)演變的過程如下。首先,在前蘇格拉底(pre-Socratic)時期,思想家開始嘗試對萬物的起源與本質作一般性的解釋,為了進一步提出理論,特別強調外在物理世界的某些方面,並予命名。在組成世界的元素(elements)名稱中,有些是在日常語言中常用的,如水、氣、火、土等,但有些則較少在一般用法中出現,對一般人較陌生及抽象的觀念就需要有一些新名稱或是將舊名稱賦予新意義。在鑄造新字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中某些個別學者曾對一些抽象名詞賦予新名,而在將舊名賦予新意方面,亞納希曼德(Anaximander, 610~547 B.C.)的「非限定者」(apeiron)為一例,荷馬時代(8th cent. B.C.)時此字指「數不盡的」(numberless),但亞納希曼德將其獨立出來,使其具有在產生新事物的力量及程度上都「無限定」(boundless)。之後思想家們不再熱衷創造新字或將舊詞賦予新義,轉而以一些熟悉的名詞來指稱某些原理與終極過程(ultimate processes),而不專指某個物體,致使這些原有名詞對一般人反成為陌生。如赫里克利圖斯(Heraclitus, 544~484 B.C.)以「火」(Pyr)來作為世界原理(world-principle),使「火」字不再僅具常識中感官的意義,而有了形上學(metaphysics)的意義。事實上,從伊利亞學派(Eleatic)的哲學家到柏拉圖(Plato, 427~347 B.C.),關於存有論的(ontological)對話錄(dialogues)中,都不乏此類術語,學者們在論述形上學、心理學與倫理學等問題時,雖使用熟悉的字,但其用法卻常使一般人感到陌生不解。
  受到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及辯者(sophists)的影響,希臘思想進入另一高峰期,此期,對術語下定義已經成為哲學研究中一項被認可的工作。為了避免定義中的基本錯誤並發展出真正的定義,人們必須從事創造一套更精確的術語。因此將名詞予以界定並反覆澄清此名詞所蘊含的概念成為當時盛行的「辯證術」(dialectical art)中的重要部分,此點由柏拉圖對話錄中即可看出。在對話錄中,柏拉圖發展出一套分類(classification)與區分(division)名詞的過程,柏拉圖藉此可以在一個系統的層次中適當地組織各個名詞的位置,甚至造出一些適合的新術語。雖然如此,柏拉圖尚未像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一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術語(philosophical terms)體系,柏拉圖對術語的用法常隨著不同的時期之對話錄而不同。
  亞里斯多德以為術語與哲學體系的理想最後會殊途同歸,具有確定性與組織性的術語是亞里斯多德學說中多面性(many-sidedness)的一項有意的工具(a conscious instrument)。亞里斯多德為了調和前人的不同觀點,技巧地區分了事物的不同方面,並在這些方面分別確定了不同術語名詞的意義。一方面此柏拉圖更有系統地整理了某些名詞的一般用法,一方面自由地創發新字,使得希臘術語得進一步的澄清(purifying)。此外,亞里斯多德在使用術語時常將一些同義(synonymous)或意義區分不太明確的名詞,作出明顯的對比。對後來希臘術語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尤其是在邏輯方面,許多術語的確立都與亞里斯多德有關,如範疇表(Table of Categories);實體(substance)、偶然性(accident)、質(quality)、量(quantity)與關係(relation)等名詞;判斷(judgments)的種類;推論(inference)過程與方法的命名;形式邏輯中主要的謬誤(falacies)等;形上學中形式(form)與質料(matter)的區分;存有論(ontology)中重要的術語等等源自希臘文的術語,都是亞里斯多德對後世思想的貢獻。雖然柏拉圖在創造某些新詞方面功不可沒,但亞里斯多德的改革與整理工作也居功厥偉。除了哲學與邏輯方面,亞里斯多德的術語在其他科學分支方面也有歷史性的意義,如自然哲學(philosophy of nature)、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等方面,雖然他所使用的術語隨著科學的發展有許多早已棄而不用,但都曾在歷史上有重要的影響。
  在後期的希臘哲學中,斯多噶學派(Stoics)所使用的術語起了最大的作用。後期希臘哲學所使用的術語大概有下列的特徵:(1)對於內在生命(inner life)的成長有較清楚的意識,而且對於實在(reality)的主客觀也有區別對比。(2)注意到哲學與其他特殊學科間(如醫學)的關係,與心理學有關的心身性(psychophysical)問題對於術語而言,益顯重要。如""pneuma""(身體靈魂)一語即為哲學與醫學間密切關係之典型例子。(3)注重神學(theology)問題的探討。雖然斯多噶哲學逐漸意識到內外在、主客體、善與惡等的對比,但主要仍是單元論(monistic),主張所有的對比都應復歸於統一。如道(logos)一詞的用法在斯多噶學者中與有神論(theistic doctrine)結合起來,在後來基督教神學中有重要的地位。(4)後期希臘哲學術語更強調純粹的道德層面。斯多噶學派將最高善界定為「和諧或一致的生活」或「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生活」的說法,至今仍廣為學者採用。(5)在斯多噶學派的邏輯中,對前代所用的術語曾有若干的變更與闡發。如logic的用法本源於斯多噶學派,而亞里斯多德邏輯所用的是辯證(dialectic);又如斯多噶學派曾將亞里斯多德的範疇表簡化為四種:實體(substratum)。屬性(quality)。狀態(state or condition)。關係(relation)。(6)由於宗教、社會、經濟等條件與古希臘社會的不同,後期希臘哲學概念如正義(justice)、自由(freedom)、神聖(divine)、理性(reason)等所具有的一般意義較為豐富,但也較不明確。由於當時思想家缺少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的創造力,所以後期希臘哲學企圖處理的問題雖然龐大,卻缺少成果。
  總之,由於希臘民族深具高度的思辨能力,能夠超越日常生活中未經反省的感覺經驗,透過知性的探求使得現實經驗及情意感受得以純化為理論結晶,致使希臘哲學在古代西方學術發展中獨樹一幟。事實上,在希臘哲學一千餘年(約西元前600年至西元後600年)的發展時間內,日後西方哲學所探討的許多問題幾都未出希臘哲學的論題之外,而希臘術語也成為西方各學科的基本語彙。對於西方哲學史研究者來說,針對希臘術語的源起與發展從事有系統的研究,應有助於對整個西方哲學史基本概念的把握,從而更深切理解到西方哲學的義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希臘術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