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西學教育思潮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西學教育思潮起於鴉片戰爭後,國人凜於西方之船堅砲利,開始仿習西學西藝,於同治五年(1866)在同文館中添設天算館,招收天文算學人員研究西方曆算學。唯當時所謂西學,限於天文、算學,而學習西學的目的,亦僅在製造輪船機械。
  至光緒初年,王三春著〔各國通商始末記〕一書,其〔廣學篇〕中,論述西學規例紊詳。在學校制度方面,有鄉塾學、群學院、實學院、仕學院、大學院等,科目有經學、法學、智學、醫學等,而專門學校則有技藝院、船政院、武學院、通商院、農政院等。已確知西學範圍不只限於天文算學。光緒十三年(1887),總理衙門駁斥御史陳秀瑩算學即西學之議論,指出:「三角、幾何、代數誠為西學之本,然而西學以測算始,實未以測算止。」對西學之認識,較前進步。
  甲午戰後,對西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梁啟超所言:「西學之屬,先虛而後實,蓋有形有質之學,皆從無形無質而生也。故算學、重學為首,電化聲光汽等次之,天地人物等又次之,醫學、圖學全屬是人事,故居末焉。」是其一例。
  又盛宣懷認為數學、機械學、電礦學、西語文學、法律學均是西學。他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奏設天津中西學堂章程〕中,所訂頭等學堂的課程標準,「第一年注重幾何學、三角勾股學、各國史鑑,第二年注重駕駛學、測量學、格物學、化學、機械繪圖,第三年注重天文學、工程學、化學等,第四年注重金石學、地理學、公法學、理財富國學等」,則為具體的實例。
  稍後開辦的京師大學堂,將所有西學分為十科:屬於自然科學的有天學科(附算學)、地學科(附礦學);屬於社會科學的有道學科(附各教源流)、政學科(附西國政治法律)、文學科(附各國語言文字);屬於應用科學的有武學科(附水師)、農學科(附種植水利)、工學科(附製造格致各學)、商學科(附輪船鐵路電報)、醫學科(附地產植物化學)。張之洞以方言、機械、船政、公法、軍事為西學,如他在〔勸學篇〕中指出:「開同文方言館教譯也,設製造局教械也,設船政衙門教船也,遣學生出洋赴英、美、法、德學公法、礦學、水師、陸師、砲臺、鐵路也,總署編刊公法、格致、化學諸書,滬局譯刊西學七十餘種,教各種西學也。」西學的範圍幾擴大至無所不包。另陳寶箴認為西學須包括西藝、西政;榮慶、張伯熙則主張擴充西學範圍,凡經學、中國文學以外的各科,統稱為西學。何謂西學,至此似已獲共識。
  然與西學教育思潮興起的同時,尚有所謂反西學派,以倭仁為代表。指出:「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今求諸一藝之末,又奉夷人為師,無論其所學未必果精,即使教者誠教,學者誠學,其所能成就不過術數之士,未聞有恃術數而能起衰振靡者也。」亦有以西學為中國固有,如以「天文曆算出於〔周髀經〕、〔春秋〕,化學出於〔尚書.洪範〕和〔淮南子〕,物理學上固、液、汽三態變化出於〔亢倉子〕,重學光學出於〔墨子〕,電學出於〔關尹子〕,機器戰具出於〔公輸〕,達爾文天演論出於〔尚書〕等。」但此意見,僅屬於少數。
  西學教育思潮的演變,到後來形成所謂的「中體西用」派,如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指出:「學堂之法,約有五要:一曰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民國五四運動期間,更有學者主張全盤西化,全面學習西學,然蔡元培等則主張中學西學兼重,並求融會貫通,西學教育思潮至此已步入正軌,而漸無爭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西學教育思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