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解決問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blem-Solving
作者: 湯梅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哲學方面,「解決問題」係指在問題情境下,經由思考、推理而達到目的的歷程。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個人覺察到一種「有問題但不知如何解決」的困境。因之「問題」係主觀的看法;如果個人不進入情況,沒有感到困惑,則任何問題均不構成問題,因此也沒有解決問題的必要。
  概括的說,科學偏重探討「如何」的問題,而哲學則企圖解答「為什麼」的問題。因此科學家,尤其是心理學家對於「解決問題」所最重視的主題是:個人面對情境時,如何理解問題的性質,如何確定求解的目的,如何運用既有資源去思考、推理,找到適當的方法,以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曾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將解決問題的歷程分為五個主要步驟:(1)遭遇困難;(2)分析情境,了解問題的關鍵;(3)假設可能的解決途徑;(4)由假設推理並蒐集相關資料,獲得初步結果;(5)進一步驗證所得結果。因而導引出許多學者對解決問題時,個人的心理活動之分析,並且運用於教學情境,而發展出許多解決問題的策略。
  哲學家對於「解決問題」一辭,注重尋求根本的解答,因此對於一個問題領域之研究或解決,首重整體、有計畫的深究,繼之對各部分作合適的布局,將個別知識整合於整體中,使各部分之間有清楚的邏輯關係,不僅探求已然的事實,並進一步尋求「所以然」的理由。因此在哲學領域中,「解決問題」通常涉及知識論、形上學及價值哲學等不同範疇。解決問題的方法則以分析與綜合二種最為重要;分析是把具體的存有物分解為內部成分及外在原因,綜合則將各組或部分建構成存有物。另外,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所發展出來的先驗方法,對哲學上解決問題及思考也非常重要;此方法的特點,在於不把感覺所呈現的經驗視為哲學的出發點,而以對認識主體的反省為起點,因而使客觀認知成為可能的主體條件。總之,哲學上解決問題係重事物根源之探尋,並可融合科學的真、道德的善、藝術的美以及宗教的聖,以尋求整體的、根本的解答。
  心理學方面解決問題是認知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指一系列以問的過程,問題解決可溯自以問題為指向的思考導向認知實驗方法探討學習和問題解決過程的美國心理家桑代克(E.L. Thorndike)以老鼠為實驗得出一個結論是:學習與解決問題都是一種嘗試錯誤的過程,與神祕的思維和推理無關。又二十世紀初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理論締造者之一的柯勒(W. Köhler)則以黑猩猩取香蕉等實驗證明:當人有問題要解決時就會造成認知上的不平衡,解決問題就是要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審視問題的情境,直到產生某種頓悟為止。
  認知心理學綜合了桑代克與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以訊息加工的角度和採用計算機模擬的方法,來探討問題解決的內部過程,提出人們解決問題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了解問題的空間,找到問題的表徵形式;二是在記憶中搜索有關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動作狀態,也就是產生式系統;三是不斷進行回饋式評價,衡量操作過程與目的狀態和始發狀態的距離。
  安德生(J.R. Anderson)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認知心理學及其意義〕(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一書中介紹了八種問題解決的方式,即是一般問題解決方法,算法和發現法等、減少差異法、手段與目的分析、逆向推理、類推、產生式系統、表象以及設定效果等。
  認知論學者則將解決問題分為下面二個歷程:
  1.表徵歷程(representational process):用以建立一個連貫而有用的「問題的內在表徵」;
  2.解決歷程(solution process):用於計畫、執行和監控一個計畫。
  採用上面的觀點來設計課程時,需把握:
  1.將解決問題所需的心智技能分割成可以教導的較小技能。例如,在表徵歷程方面,應教導的策略有:用別的文字重述問題、畫圖或畫表格。在解決歷程方面,應教導的策略有:逆向思考、將問題分成幾個次目標。
  2.集中注意於問題解決歷程,而不是在成果上面。同時,學生需要練習找出他們自己的問題解決歷程與楷模(示範者)的問題解決歷程的關係。
  3.在特定的情境中,教特定的問題解決技巧,最具有意義和效果。
  在學校中使用且廣被採用的問題解決課程已經不少,最有名者如創造思考方案、工具性充實方案、CORT思考方案和問題解決組型方案。
  科學教育方面,波力耳(George Polya)所著的〔如何解題〕(How to Solve It)中認為要解題首先要意識到問題,了解問題中所呈現的已知條件與所求;其次擬定計畫,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的關係進而尋找到達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最後驗證所得到的解答並嘗試從不同的方法去得到答案。解題除了培養學生有能力解決教科書中所呈現的問題之外,亦應具備能將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問題予以解決。在解題教學的過程中,學習者是主動積極的從事探索式的學習,並能透過提出實際生活情境中所面對的問題以提升學習意願。解題的策略包括提出問題(posing question)、分析條件(analyzing situations)、轉述結果(translating results)、繪製圖表(drawing diagrams)、及試誤法(using trial-and-error)。在解題的過程中,解題者必須能應用邏輯的定律以得到合理的結論。
  對於解題能力的評估可評量下列項目:(1)辨識並明確的陳述問題之能力;(2)了解題目中所給資料的充分性及一致性之能力;(3)運用策略、資料、模式及相關數學之能力;(4)一般化、擴充及修改過程步驟之能力;(5)以空間圖形分析、歸納法、演繹法、統計分析等方式提出解題步驟的理由之能力;(6)判斷解答的合理性及正確性之能力。
  從解題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學生在解題教學當中所需要的題目並非是很明顯能立即求解的題目;解題的策略是可以教導的,當學生懂得越多的策略其解題能力亦越高;沒有一種最佳策略可適合所有不同類型的問題;兒童的認知發展程度與解題成就有密切關係;經由學校課程的設計,學生的解題技巧會逐漸改進。和解題成就有關的教學因素包括:教師對知識的信念、教師的知識背景、教學的時間、教學內容與教學法;而解題者個人的特質亦會影響解題成就,這些特質包括:先前經驗、對文字的熟悉度、閱讀能力、持久性、對模擬兩可的容忍性、年齡與性別。一個好的解題者其推理能力與空間能力、樂觀的態度、獨立性及擴散性思考均比他人強。由以上可知,和解題相關的因素包括知識、技能與情意三方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解決問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