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將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ㄘㄨㄣˋ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一]jiāng[二]jiàng[三]qiā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ㄨㄞˋㄧㄠˋㄅㄧㄠˇㄨㄟˋㄌㄞˊ˙ㄉㄜㄩㄥˋㄘˊㄖㄨˊ:「ㄐㄧㄤㄌㄞˊ」、「ㄐㄧㄤㄧㄠˋ」、「ㄐㄧㄤㄐㄧㄣˋ」。
  2. ㄒㄧㄚˋㄑㄧˊㄕˊㄅㄚˇㄉㄨㄟˋㄈㄤ˙ㄉㄜㄐㄧㄤˋㄏㄨㄛˋㄕㄨㄞˋㄉㄧㄠˋㄖㄨˊ:「ㄨㄛˇㄓㄜˋㄧˊㄅㄨˋㄔㄡㄐㄩㄒㄧㄚˋㄧˊㄅㄨˋㄐㄧㄡˋㄧㄠˋㄐㄧㄤㄐㄩㄣ˙ㄌㄜ。」
  3. ㄅㄚˇㄖㄨˊ:「ㄐㄧㄤㄒㄧㄣㄅㄧˇㄒㄧㄣ」、「ㄐㄧㄤㄇㄣˊㄍㄨㄢㄏㄠˇ」、「ㄇㄚ˙ㄇㄚㄧˇㄐㄧㄥㄐㄧㄤㄈㄢˋㄘㄞˋㄗㄨㄛˋㄏㄠˇ˙ㄌㄜ。」
  4. ㄧˇㄩㄥˋㄖㄨˊ:「ㄐㄧㄤㄍㄨㄥㄓㄜˊㄗㄨㄟˋ」、「ㄐㄧㄤㄐㄧˋㄐㄧㄡˋㄐㄧˋ」、「ㄐㄧㄤㄘㄨㄛˋㄐㄧㄡˋㄘㄨㄛˋ」。
  5. ㄧㄡˋㄑㄧㄝˇㄖㄨˊ:「ㄐㄧㄤㄒㄧㄣˋㄐㄧㄤㄧˊ」。
注音:
解釋:
  1. ㄍㄠㄐㄧˊㄐㄩㄣㄍㄨㄢㄖㄨˊ:「ㄐㄧㄤˋㄌㄧㄥˇ」、「ㄐㄧㄤˋㄕㄨㄞˋ」、「ㄉㄚˋㄐㄧㄤˋ」、「ㄇㄧㄥˊㄐㄧㄤˋ」、「ㄩㄥˇㄐㄧㄤˋ」。
  2. ㄍㄠㄐㄧˊㄐㄩㄣㄐㄧㄝㄖㄨˊ:「ㄕㄤˋㄐㄧㄤˋ」、「ㄓㄨㄥㄐㄧㄤˋ」、「ㄕㄠˋㄐㄧㄤˋ」。
  3. ㄐㄧˋㄕㄨˋㄍㄠㄔㄠ˙ㄉㄜㄖㄣˊㄖㄨˊ:「ㄌㄢˊㄑㄧㄡˊㄓㄨˇㄐㄧㄤˋ」、「ㄧㄡˊㄩㄥˇㄐㄧㄢˋㄐㄧㄤˋ」。
  4. ㄕㄨㄞˋㄌㄧㄥˇㄖㄨˊ:「使ㄕˇㄐㄧㄤˋㄐㄧㄤˋㄅㄧㄥ」、「ㄏㄢˊㄒㄧㄣˋㄐㄧㄤˋㄅㄧㄥㄉㄨㄛㄉㄨㄛㄧˋㄕ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g
解釋:
  1. 快要。
    【例】寒冬將至
  2. 就會。
    【例】這件事勢將引起軒然大波。
  3. 把。
    【例】請將門關好。
  4. 以、用。
    【例】將功折罪
  5. 設計刺激。
    【例】大家聯合起來將他,弄得他滿臉通紅。
  6.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
    【例】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了!
  7. 助詞。置於動詞後,常和「進來」、「起來」、「進去」等補語連用。
    【例】打將起來、哭將起來
  8. 或、且。
    【例】將信將疑
  9. →將軍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g
解釋:
  1. 統率士兵的人。
    【例】大將、勇將、將士用命
  2. 高級軍階的名稱。
    【例】上將、中將、少將
  3. 喻指超群傑出的人才。
    【例】游泳健將
  4. 帶、率領。
    【例】將兵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g
解釋:
  1. 請求。
    【例】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衛風.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g
解釋:
[副]
1.會、可能。如:「將要」。《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
2.快要。《論語.述而》:「不知老之將至。」
3.差不多。《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
4.剛、才。如:「將哭就笑」、「他將進門沒一會兒。」
[動]
1.進步。《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
2.拿、持。如:「將酒來」。唐.李白〈俠客行〉:「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3.扶持、扶助。《詩經.周南.樛木》:「欒只君子,福履將之。」《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首之一》:「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4.休息、休養。如:「將養」。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5.送。《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將之。」《淮南子.詮言》:「來者弗迎,去者弗將。」
6.進行、做。如:「慎重將事」。《清史稿.卷一○八.選舉三》:「其衡鑒不公、草率將事者,罰不貸。」
7.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棋或帥棋。如:「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了!」
8.用言語刺激。如:「他個性保守,得拿話將他。」
[介]
1.把。如:「將飯做好。」、「將花插好。」、「將門關好。」
2.以、用。如:「將功折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
[連]
1.與、和。北周.庾信〈春賦〉:「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唐.盧象〈送綦毋潛〉詩:「欲識秦將漢,嘗聞王與裴。」
2.又、且。如:「將信將疑」。《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助]
置於動詞後,常和「進來」、「起來」、「進去」等補語連用。如:「打將起來」、「哭將起來」。唐.李商隱〈碧城〉詩三首之三:「收將鳳紙寫相思。」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g
解釋:
[名]
1.高級軍官。如:「大將」、「名將」、「勇將」、「將士用命」。《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2.高級軍階。如:「上將」、「中將」、「少將」。
3.團體中的成員。如:「教練一看大勢底定,把主將換下休息,讓副將上場。」
[動]
率領。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五首之三:「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g
解釋:
[動]
請求。《詩經.衛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聊齋志異.卷三.連瑣》:「將伯之助,義不敢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介] ] 把。
  2. [[介] ] 用。
  3. [[副] ] 快要。
音讀: tsiò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高級軍官。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ㄤˋ

1.高級軍官。《說文解字.寸部》:「將,帥也。」《呂氏春秋.審分覽.執一》:「軍必有將,所以一之也。」《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承父兄遺業,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

2.率領。《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唐.張守節.正義:「將,猶領也。」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五首之三:「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現行高級軍階。如:「上將」、「中將」、「少將」。

4.競賽團體之成員。如:「教練一看大勢底定,把主將換下休息,讓副將上場。」

㈡ㄐㄧㄤ

1.行進。《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漢.毛亨.傳:「將,行也。」漢.鄭玄.箋:「日就月行,言當習之以積漸也。」

2.送行。《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將之。」漢.毛亨.傳:「將,送也。」《淮南子.詮言》:「來者弗迎,去者弗將。」

3.進行、做。《孟子.萬章下》:「以君命將之。」漢.趙岐.注:「將者,行也。」《清史稿.卷一○八.選舉志三》:「其衡鑒不公、草率將事者,罰不貸。」

4.扶持、扶助。《詩經.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將之。」漢.鄭玄.箋:「將猶扶助也。」《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5.供養、休養。《詩經.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將父。」漢.毛亨.傳:「將,養也。」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6.拿、持。唐.李白〈俠客行〉:「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二折:「(末云):『將酒來』(生云):『賜飯足矣。小人酒上不明。』」

7.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棋或帥棋。如:「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了!」

8.以言語刺激。如:「他個性保守,得拿話將他。」

9.會、可能。《易經.繫辭上》:「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

10.快要。《論語.述而》:「不知老之將至。」《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11.應當。《左傳.隱公三年》:「君人者,將禍是務去。」《孟子.滕文公上》:「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

12.差不多。《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

13.剛、才。如:「將哭就笑」、「他將進門沒一會兒。」

14.當介詞:

 ⑴把。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你則道我不肯將門開,多管是你壁聽在這窗兒外。」《金瓶梅》第四五回:「月娘見他不肯,一面教玉筲將他那原來的盒子,裝了一盒元宵,一盒白糖薄脆。」

 ⑵以、用。《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既然他復殺了一陣,奪的人口牛羊馬匹回來了,這等呵將功折過,饒了他項上一刀。」

15.當連詞:

 ⑴與、和。唐.盧象〈送綦毋潛〉詩:「欲識秦將漢,嘗聞王與裴。」

 ⑵又、且。《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漢.鄭玄.箋:「將,且也。」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其存其歿,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

 ⑶如、若。《左傳.定公八年》:「宋將叛晉,是棄溷也,不如待之。」《國語.晉語四》:「質將善而賢良贊之,則濟可俟。」

 ⑷或。《楚辭.屈原.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戰國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將以楚國祆祥乎?」

16.助詞。相當於「了」。置於動詞後,常和「進來」、「起來」、「進去」等補語連用。唐.李商隱〈碧城〉詩三首之三:「收將鳳紙寫相思。」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那任二公的女兒性子,好生利害,倘或禮物有些不臻,打將起來,我在後面好溜。」

㈢ㄑㄧㄤ

請求。《詩經.衛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漢.毛亨.傳:「將,願也。」漢.鄭玄.箋:「將,請也。」《聊齋志異.卷三.連瑣》:「將伯之助,義不敢忘。」

注音: ㈠ㄐㄧㄤˋ ㈡ㄐㄧㄤ ㈢ㄑㄧ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