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把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一]bǎ[二]bà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ㄚㄨㄛˋㄨㄛˋㄔˊㄖㄨˊ:「ㄅㄚˇㄐㄧㄡˇ」、「ㄅㄚˇㄨㄛˋ」、「ㄅㄚˇㄕㄡˇㄧㄢˊㄏㄨㄢ」。
  2. ㄓㄤˇㄎㄨㄥˋㄖㄨˊ:「ㄅㄚˇㄉㄨㄛˋ」、「ㄅㄚˇㄑㄩㄢˊ」。
  3. ㄎㄢㄕㄡˇㄕㄡˇㄨㄟˋㄖㄨˊ:「ㄅㄚˇㄈㄥ」、「ㄅㄚˇㄕㄡˇ」。
  4. ㄐㄧㄝˋㄘˊㄐㄧㄤ使ㄕˇㄖㄨˊ:「ㄅㄚˇㄊㄚㄐㄧㄠˋㄌㄞˊ。」、「ㄅㄚˇㄉㄨㄥ西ㄒㄧㄕㄡㄑㄧˇㄌㄞˊ。」
  5. ㄅㄠˋ˙ㄓㄜㄒㄧㄠˇㄏㄞˊㄉㄚˋㄒㄧㄠˇ便ㄅㄧㄢˋㄖㄨˊ:「ㄅㄚˇㄕˇ」、「ㄅㄚˇ尿ㄋㄧㄠˋ」。
  6. ㄅㄧㄠˇㄕˋㄉㄚˋㄩㄝㄖㄨˊ:「ㄓㄤˋㄅㄚˇㄔㄤˊ」、「ㄍㄜˋㄅㄚˇㄓㄨㄥㄊㄡˊ」。
  7.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ㄧㄡˇㄅㄧㄥˇㄧㄡˇㄅㄚˇㄕㄡˇㄑㄧˋ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ㄅㄚˇㄉㄠ」、「ㄌㄧㄤˇㄅㄚˇㄙㄢˇ」。②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ㄕㄨˋ˙ㄉㄜㄔㄤˊㄊㄧㄠˊㄓㄨㄤˋ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ㄅㄚˇㄘㄨㄥ」、「ㄌㄧㄤˇㄅㄚˇㄎㄨㄞˋ˙ㄗ」。③ㄐㄧˋㄙㄨㄢˋㄕㄡˇㄙㄨㄛˇㄋㄥˊㄧㄥˊㄨㄛˋㄕㄨˋㄌㄧㄤ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ㄅㄚˇㄧㄢˊ」、「ㄌㄧㄤˇㄅㄚˇㄏㄨㄚㄕㄥㄇㄧˇ」。④ㄐㄧˋㄙㄨㄢˋㄕㄡˇㄅㄨˋㄉㄨㄥˋㄗㄨㄛ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ㄊㄨㄟㄊㄚㄧˋㄅㄚˇ」、「ㄌㄚㄋㄧˇㄧˋㄅㄚˇ」。⑤ㄐㄧˋㄙㄨㄢˋㄏㄨㄛ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ㄈㄤˋㄧˋㄅㄚˇㄏㄨㄛˇ」。
注音:
解釋:

ㄅㄧㄥˇㄑㄧˋㄐㄩˋㄕㄤˋㄍㄨㄥㄕㄡˇㄨㄛ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ㄉㄠㄅ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握住、拿著。
    【例】把酒言歡
  2. 控制。
    【例】把持、把舵
  3. 看守。
    【例】把守、把關、把門
  4. 抱著小孩大小便。
    【例】把屎、把尿
  5. 表示約數。
    【例】丈把長、個把鐘頭
  6. 介詞。相當於「將」:(1) 表示處理、處置的意思。
    【例】把門關上、把臉洗淨 (2) 表示致使、導致的意思。
    【例】把我急瘋了。
  7. 量詞:(1) 計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單位。
    【例】一把刀、兩把傘 (2) 計算成束的長條狀物品的單位。
    【例】一把蔥、兩把筷子、三把火把 (3) 計算手所能盈握數量的單位。
    【例】一把鹽、兩把花生米 (4) 計算手部動作的單位。
    【例】推他一把、拉你一把 (5) 計算火的單位。
    【例】放一把火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柄,器具上供握持的部分。
    【例】槍把、刀把、茶壺把兒
  2. 花、葉或果實等的梗子。
    【例】花把兒、葉把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握住、拿著。《說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如:「把手言歡」、「把住欄干」。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2.看守。如:「把守」、「把關」。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水滸傳》第六一回:「守門的左右約有四五十軍士,簇捧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3.給與。《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廝又悄悄的從後門叫了一個賣草的,把他四個錢。」
4.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名]
量詞:(1)計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單位。如:「一把刀」、「兩把傘」。(2)計算成束的長條狀物品的單位。如:「一把蔥」、「兩把筷子」、「三把火把」。(3)計算手所能盈握數量的單位。如:「一把鹽」、「兩把花生米」。(4)計算手部動作的單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5)計算火的單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無名火」。
[形]
表示約數。如:「丈把長」、「個把鐘頭」。《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這幾年在新任老爺手裡著實跑起來了,怕不一年要尋千把銀子。」
[介]
1.將:(1)表示處理、處置的意思。如:「把門關上」、「把臉洗淨」。(2)表示致使、導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惱了」、「把你氣哭了」、「把我急瘋了」。
2.被。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這明明是天賜我兩個橫財,不取了他的,倒把別人取了去。」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柄,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如:「槍把」、「刀把」。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一.禮記音義之一》:「把中,音霸,手執處也。」也稱為「把兒」、「把子」。
2.花、葉或果實等的梗子。如:「花把兒」、「葉把兒」。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解釋:
(一)[介]1.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握住、拿著、控制著。
  2. [[量] ] 計算一束花、青菜、柴、草等的單位。
  3. [[名] ] 成束之物。
  4. [[量] ] 計算手藝、技藝的單位。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ㄚˇ

1.以手握持。《說文解字.手部》:「把,握也。」漢.王充《論衡.效力》:「諸有鋒刃之器,所以能斷斬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呂布之捨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又復歌舞起來,輪番把盞,灌得賽兒爛醉,賽兒就倒在位上。」

2.掌控、控制。如:「把權」。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忽聞聽遠院琴三弄,離鸞別鳳恨匆匆,淚雙垂把不住鄉心動。」《紅樓夢》第一○六回:「我打諒雖是璉兒管事,在家自有把持。」《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這也是自己素來的學問涵養,看得穿,把得定。」

3.守住、持守。如:「把關」、「把守」。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營依循甲,分帥把河隍。」《水滸傳》第六一回:「守門的左右約有四五十軍士,簇捧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在那裡坐定。」

4.有長形握柄之器物。如:「掃把」。《三國演義》第六回:「傍有軍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堅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5.捆紮成束之物。宋.陸游〈種菜〉詩:「菜把青青閒藥苗,豉香鹽白自烹調。」《三國演義》第五二回:「果然有一彪軍到寨口,每人各帶草把,一齊放火。」

6.給與。《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廝又悄悄的從後門叫了一個賣草的,把他四個錢。」

7.結拜關係。《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想盡方法,走了藩臺的門路,知道藩臺和制臺是把兄弟,託他在制臺面前竭力吹噓。」

8.表約數。如:「丈把長」、「個把鐘頭」。《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這幾年在新任老爺手裡著實跑起來了,怕不一年要尋千把銀子。」

9.當量詞:

 ⑴計算有柄、有把手器物之單位。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那婆娘將一把刀子去盤子上一劃,把一箇水答餅劃做兩塊。」《水滸傳》第四一回:「那黑旋風李逵聽得,大吼了一聲,提兩把板斧,先出廟門。」《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掮著一把傘,手裡拿著一個衣包。」

 ⑵計算成束條狀物之單位。如:「一把蔥」、「兩把筷子」。《西遊記》第六八回:「正說處,有管事的送支應來,乃是一盤白米、一盤白麵、兩把青菜、四塊豆腐。」

 ⑶計算手所能盈握數量之單位。如:「兩把花生米」。《紅樓夢》第一○三回:「我故意的一碗裡頭多抓了一把鹽,記了暗記兒,原想給香菱喝的。」

 ⑷計算手部動作之單位。如:「推他一把」。《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連忙拉了他一把,悄悄笑道:『你怎麼會樂的連公公婆婆都認不清楚了?』」

 ⑸計算火之單位。宋.金盈之《醉翁談錄.卷六.崇和尚與妓下火》:「贈汝一把火,前路自擘劃。」《水滸傳》第五三回:「若還不肯出來,放一把鳥火,把你家當都燒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來!」

10.當介詞:

 ⑴表示處理、處置之意。如:「把門關上」、「把臉洗淨」。《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帶一個劊子手,一刀把這奴才的狗頭斫下來。」《老殘遊記》第一三回:「請你把門鎖上。勞駕,勞駕。」

 ⑵表示致使、導致之意。如:「把他惹惱了」、「把你氣哭了」、「把我急瘋了」。《負曝閑談》第二五回:「華尚書看罷,把他酒都嚇醒了。」

 ⑶表示被動性。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這明明是天賜我兩個橫財,不取了他的,倒把別人取了去。」

㈡ㄅㄚˋ

1.器物之握柄。如:「槍把」、「刀把」。《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南朝宋.裴駰.集解:「言其劍把無物可裝,以小繩纏之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一.禮記音義之一》:「把中,音霸,手執處也。」

2.花、葉或果實等之梗子。如:「花把兒」、「葉把兒」。

注音: ㈠ㄅㄚˇ ㈡ㄅ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