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荀子人性論與師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荀子對於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是針對孟子「道性善」的理論而發,認為人性不但不似孟子所說生來善良,反而有為惡的傾向與趨勢(參見「性惡論」)。一方面與宇宙自然一切萬物相較,荀子肯定人最為尊貴、最有價值,如〔王制〕中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不過另一方面荀子卻認為人之知義識禮,並非與生俱來。人的本性,易趨於為惡,知義識禮必須經過後天教育、經驗積習始有可能。所謂「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就是在說人與生而具的質樸本貌,包括本能、情欲、好惡以及認知、思辨與意志等心靈官能在內,是人無待而然、不學而能者,皆有為惡的傾向。如〔性惡〕中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這裡須注意的是,荀子沒有咬定人生即有罪惡,或人性「本惡」,而是認為因為人生來自私,每好趨利避害,所以有為惡的傾向。如此要使人知義識禮,必須以禮義師法、文理積習改善人的質樸本性,使之免於為惡。如〔禮論〕中說:「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性惡〕中也說:「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這裡「偽善」不是虛偽不實,假裝為善,而是指人為(偽)積習,禮義法度,可使人化性起偽,積善成德。這人為積習的過程,也就是教育。荀子認為人與生而具的本性,必有賴於師友禮法等外鑠力量(積),始得遷善不已,遠離於咎。如〔儒效〕中說:「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得乎積,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這裡注錯是安置的意思,也就是指自身處的環境;習俗則是指風俗習慣,日常經驗。總括來說,荀子重視外在環境與後天學習甚於人的內在本性;以為唯有師法隆積、知義識禮,才能使人成為有價值、善良的道德存有。
  大致而言,荀子篤信孔子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道理,認為人生來平等無別,但因後天注錯積習的不同,心志意向的差異,而有君子小人之別。如〔榮辱〕中說:「材性智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惡榮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君子小人之別既判,荀子進而主張嚴等差貴賤之別;小人當接受君子的治理,君子則應以禮義法度,安排小人的生活。荀子認為人性之中不僅有好惡趨避種種本能欲望,還有「能群」的特質。也就是說人生而營社會群居生活,所謂「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人能群,被不能群。」(〔王制〕)這裡「群」不是指結伍成群,而是指有組織、能互助分工的社會團體。群居社會生活不免於紛爭,紛爭造成混亂,使人無法和平共處。此時有賴君子聖人制定禮義法度、妥為規範眾人生活,這樣的君子聖人,荀子也稱之為「人師」,如〔儒效〕篇中說:「志意定乎內,禮節脩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宮,忠信愛利形乎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由君子聖人本諸禮義法度施行的政治,即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也是富國強兵的基礎,如〔議兵〕中說:「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故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脩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唯有建立合乎正義的社會秩序,才能使士庶百姓心悅臣服,各安其分。如此自守則固,攻伐則強,可以使國富民強,免於內亂外侮。
  要之,荀子認為對個人而言,教育使人化性起偽,積善成德;對國家社會而言,教育乃王者事業,足以富國強兵。以上主張則均由「人之性惡」與「人能群」的人性假說衍生而來。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理論,固然為教育之為外鑠力量提供有力論證,但是卻不曾說明在所有人生來材知相近,均只具本能嗜欲的前提下,何以會有聖人君子出現,建立禮義法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荀子人性論與師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