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主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wén zhǔ yì |
解釋:
一種歐洲文藝復興時的思潮。十三世紀末興起於義大利,丹第、薄伽邱等為其先驅。主張脫離教會勢力,反對經院哲學,鼓吹人文教育,以倫理、哲學、音樂和修辭學培養高尚的鑑賞力、優雅而機智的風度,重視個人精神的獨立,又不忽略體格的鍛鍊。奠定此後歐洲各國人文教育的基本理想,對整個歐洲文化的發展有相當深的影響。也稱為「人本主義」。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人文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umanism |
作者: | 林永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希臘的派代亞(Paideia)意謂能有良好的博雅文藝之教學,使受教育者能充分的人性化。繼而強調人文(humanitas),指人性化的教育之重要。此為西方人文主義之開端。但對人文的注意與研究,則在十四與十五世紀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才開始,到二十世紀,人文主義又有了另一種發展。 文藝復興運動,發生於十四世紀後半與十五世紀間。對教育之實際影響,是在十五世紀與十六世紀初葉。這個運動產生的原因,一則是中世紀的文學藝術、宗教、道德、思想、生活等文化模式的演變陷入呆滯僵化,虛浮而無法滿足人生的需要。再則是新城市之興起,中產階級崛起,物質與現世生活的迫切需要取代迷幻的來世生活。在這轉型的過程裡,人的心情、思想以及生活陷入迷失與衝突的狀態。此時一群義大利的知識分子認為要拯救時弊,必須恢復希臘民族時代(希臘後期)與羅馬古典時代(羅馬後半之帝政時期)的文學及藝術,因為此二時代的文學與藝術最能滿足人的現世生活。此期所重視的人文主義,有人稱之為舊人文主義或古典人文主義,其旨趣在於脫離中世紀主張(Medievalism),即積極的脫離宗教與政府權威主義的束縛,以便能真正追求智識及理性的結合,並充分的發揮,故可謂為主智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的旨趣與發展在追求以人為本位的精神。人除了理性的生活外,仍須有情意的生活。人必須有智識、理性、情意、美感的融合發展,才是完美和諧的人生。因此,於十八、十九世紀間,有識之士力加倡導恢復希臘二古典時代(前期)與羅馬之上古時代(前期)之主情意、主道德的文學與藝術,稱為新人文主義(Neo-humanism),亟想恢復古時理想的博雅教育,亦即想以亞里斯多德培養博雅的文化公民,以在自由國家中充分的自我表現並恰當地自我表達的教育理想為目標。 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以人本、人道、俗世亦即現世的文學藝術為中心。一切以人為本位,以現世的生活為主。因此,其教育理想是要培養一個身心調和發展,情意與道德恰如現世文化模式所要求的文化人。亦即能言能行,能真正表達自己並善於與人溝通者。有理性、智識、有情感而又富於美感的文化人。因此,在教育理想上,將中世紀的神本的改為人本的教育,由來世的改為現世的教育,由宗教的改為道德文化的教育,由他律的改為自律的教育,由偏重靈魂精神的而改為兼顧身體與物質的教育,由玄想迷信改為推理智信的教育,由羨慕崇拜自然改為了解自然的教育。在教法上,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學者 ,均積極倡導坤體良(Quintilianus, 35~100)的教育學說與教學法,使坤體良的教育學影響達兩世紀之久;尤其積極推廣坤體良所認為的發展完美全人的教育,必須注意選擇適合於教育者之年齡、基本需要及背景之教材及教法,這種思想敵示了近代教育學的研究與發展。為了養成身心均衡發展的文化人,古典文學藝術成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博雅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別重視詩歌與雄辯術、修辭、邏輯及西塞祿(Cicero, 106~43 B.C.)的文學成為主要教學內容,歐美古典化的大學即受此思想所賜。在中等教育方面,現世生活的需要與為培養博雅教育做準備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此思想影響歐美近代的中等教育。人文主義教育學者的最大貢獻,一則為增強充實有關人文的課程教材;再則為依學生的背景與需要安排適當的年級及班級,依各年級及班級的特殊情形安排適當的教材及教法。司登(John Sturn, 1489-1553)將學校分為八個班級,每一班級均有其特殊的教育內容:一年級教基本文法;二年級教經過選擇的基本教科書;三年級教簡單的拉丁散文;四年級教希臘文及散文作家;五年級教古典散文、基本邏輯及修辭;六年級教希臘文學、作文、高級邏輯和修辭學;七年級教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德等的學說和羅馬法;八年級教討論術和神學。伊拉斯慕士(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特別提到教育應該注意人的所有基本需要,亦即教育要能適應各人的各種傾向和可能發展的能力。認為年青人的需要為:第一要獲得別人的尊敬;第二要熱愛廣博的知識;第三要培養認識並準備負起生命的責任;第四要培養高雅的文化氣質和良好的習慣。維渥(Juan Luis Vives, 1492~1540)在所著[學習方法]一書裡提到學習的歷程為:學習開始於感官,由感官轉到想像,再由想像轉至心。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學者為現代燃起了明燈,開敢了人邁向現代的心靈,使教育邁進新紀元。 西方文化與思想的演進,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人文主義的興起、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和自然科學的探討等等,一直都孕育著人文主義的思潮。在這演變過程中出現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文主義:由開明的宗教領袖所提倡,以敬神愛人提升人之生活的基督教人文主義(Christian humanism);以追求人類理想與良好生活的宗教人文主義(religious humanism);美國人文學者聯合會(The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以唯一神教教派之教義(Unitarianism)將宗教人文主義導向於人文化;美國倫理聯合會(The American Ethical Union)強調人與人間的權力之重要性的倫理人文主義(ethical humanism),此組織於一九五二年在阿姆斯特丹重新擴大組織,成為國際人文學者與倫理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Humanist and Ethical Union)在二十三個不同國家中,相繼成立了三十三個分會;以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赫胥黎(Julian Huxley, 1887~1975)和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的思想為基礎的科學人文主義(scientific humanism),曾在一九四○年代開會研討有關科學精神與民主信仰之建立的問題,與會學者特別強調科學應為人類的福祉而設。在所有近代的人文主義學派中,尚有人文的心理學家(humanistic psychologists)所積極提倡的人文主義。 在二十世紀中期,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39)的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為當時的主流。行為主義繼續擴展壯大,直接影響了教育心理學與學校的各種設施與教學方法;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學派直接影響臨床心理學與診斷,間接影響了教育的設施與方法。在一九四○年代後半段,心理學的領域裡產生了心理學第三勢力,即是為了補救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之偏失的人文心理學派。人文主義的教育家,提供了教育型態與方法:如將學習情境由教師中心改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一九四○年代在英國及一九六○年代在美國以彈性、自發性、不拘泥形式為信念的各種不同形式的開放教室;在一九六○年代後半與一九七○年代盛行於美國各私立學校,以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學習領域以完成其學習任務的自由學校;又如以改善傳統給與和接受的教學法為口號的發現與人本意義的教學法,乃倡這種教學法的教育家,認為學生經由自己親身體驗、領悟、發現,以了解其所學,才能產生切身的意義,才能獲得有意義、有效果的學習。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文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