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天主教(公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tholic Church
作者: 房志榮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主教也稱公教。西元一一七年安提阿(Antioch)的主教依納爵(Ignatius)已用公教稱呼基督所創立的宗教。以後尼西亞(Nicaea)及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公會議(Councils, 381)將之列為當信的道理,而在信經中有「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一條,一直沿用至今。何謂至公?這一稱呼與各基督教會及與天主教又有怎樣的關係?茲分段敘述:
1.公教一詞的原意公教一詞所指首先是一個特質,說出教會性質的普遍性;天主在耶穌基督書上所開展的救世大業概括整個受造的起始和終結,涉及人的生命和死亡;教會是在全部歷史及整個世界中代著基督的臨在;教會既是救恩的普遍聖事,它就在各時各地使耶穌基督臨現於人間;教會深知自己負有這普遍使命,也知道完成此使命的方式是,無論在教會或在世界,不斷超越種種藩籬和地域主義。
有了上述的內在特質後,才可要求其外在的表現:天主的教會是至公的,就是說在時空上包含一切,雖然事實上尚未實現。不過太強調外在的公教特質容易披上護教的色彩:真教會遍傳各地,而異端教會只偏處一隅;真教會可由其道理和結構的持續性辨認出來,而其他教會則不如此。這種護教態度顯然與公教的本質不合。
十六世紀西方教會分裂後,新教各派曾一度有意保存這一至公特質,但不久後就放棄了。天主教一方面,由十六至十九世紀基本上是以護教姿態肯定自已的至公性,並把它與羅馬連在一起,以有別於其他的基督教會。這一段時期二者之間的區別已格式化:福音教會的特徵是「單獨」(sola)(單獨信仰,單獨基督,單獨聖經,單獨恩寵),而羅馬公教會堅守並行的信念:信和愛,基督和教會,聖經和傳統,恩寵和功行。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以後,這種區別已被沖淡,而今天更注重下面的一些特徵:
2.天主公教的一些特徵(1)基督與教會:羅馬公教會往悠久的傳統裡一向非常重視教會的可見性。所謂可見性是指:耶穌基督的完滿救恩一直臨現在教會中。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重新強調教會是經由耶穌基督源自三位一體的天主;教會是主耶穌的生活團體,同時是可見的,又是不可見的。(2)羅馬公教會:羅馬二字在此有其特別的意義。提出羅馬,首先是因為這座首都城市擁有彼得(Peter)和保羅(Paul)二位宗徒的墳墓。其次,羅馬的團體自古就被稱為一切教會(聖堂)之母。這一羅馬主教的優先權日後漸漸發展,而成為眾所周知的羅馬教宗首席。(3)教宗與主教:羅馬公教會的元首是羅馬教宗,他具有最高的訓導、裁決和司祭的職務;他和主教們一起使得宗徒繼承顯得特別清楚。梵二把教宗與全世主教們之間的「團性」進一步加以解釋,使得教宗與主教們的「團隊」才代表普世的教會。(4)聖經與傳承:羅馬公教會將其來源及其在歷史中的出現不分軒輊地同樣歸給聖經和傳承。在此,梵二對教會的自我領悟也帶來決定性的突破。無論如何,羅馬公教會特別重視至公本質在歷史事實中的可見性,如宗徒繼承或各種教會職務。(5)聖言與聖事:羅馬公教會過去曾被譏為聖事的教會,因此梵二雖然仍舊以感恩祭(彌撒)的慶祝為天主教信仰生活的高峰,但在感恩祭中給予聖言和聖事的分量已是平分秋色。此外天主教另有一些敬禮上的特點,有別於其他的基督教會:特別敬禮耶穌聖體,尊重聖事生活;甚至在聖言與聖事之外,也用不同的象徵行動,如對事的祝聖、對人的祝福,來傳遞耶穌的救恩。(6)恩寵與事工:天主教的神學和靈修所表現的特色可以在其對信徒的生活與事工的重視上看出,這一重視並不排拒、反而預設天主的恩寵。由此衍生出來的是廣泛並以欽定信理方式(無原罪和靈肉身升天)而肯定的聖母敬禮,以及廣被接受的對先聖先賢的敬禮。與此相連的還有天主教對末世事件的看法,例如死後煉淨罪罰的地方(煉獄),為亡故者代禱等。3.至公性與大公運動當羅馬公教會在一個國家、社會和政體的組合裡,具體地塑造出其入世的一面時,這時就有所謂的狹義的至公性:天主教的一個特性就是非常積極地面對世界、歷史、及人的存在。德國名神學家亞當(K. Adam)把至公性定位為教會征服世界的威力,因為教會滲透世界,引歸世界。由這一傳教的衝力世界各地都如雨後春筍地激發許多公教組織、社群和行動。
梵二大公會議加深了教會的自我體認。首先它肯定整個天主教會是「全世救恩的普遍聖事」(〔教會憲章一號〕)。〔教會憲章十三號〕特別把至公性的革新觀點舉出,給以重大意義。這無論對教會向外和向內的了解,或對內在的自我革新,以及大公和福傳上的合作,都有深遠的影響:「這種大公特點,是天主子民的美質,是主的恩賜,公教會因此得以有效地不斷努力,使全人類及其全部優點,都綜合在基督元首之下,集合於祂的聖神之內。基於這種至公性,每一部分都向其他部分及整個教會貢獻自己的優長,這樣使全體及每一部分,大家彼此相通,在統一中共謀圓滿,而得增長。」
大公運動使得所有的基督教會對至公性有一個新的覺醒。「至公」的說法不再有護教的口吻,也不再限於某一個龐大的教會,因為「教會本就是至公的,否則就不是教會」(巴爾特語)。東正教,舊天主教及英國國教,比其他改革教會更易肯定自己的至公性。普世教協(WCC)在其第四屆大會中(烏普薩拉1968)首次對基督教會的至公性在全世教會的層次上廣泛地予以檢討,並頒布〔聖神與教會的至公性〕文件,肯定至公性是屬於所有教會的。從此在各種大公文獻中,至公的特性便無牽無掛地為大家所運用。這種進展得以實現,有賴於梵二對公教會的看法,及天主教在大公運動中的積極合作。
一九六七至一九七一年間,由普世教協及天主教合組的一個委員會研究出一個文件〔至公性與使徒性〕。文件提出一些建議,要人對教會的至公特徵有新的領悟。文件中堅決地肯定,建於基督的教會「目前已是至公的」,但是「圓滿的至公性只在未來末世中才完全揭露出來」。這種遠景也許對某些人顯得飄渺不可捉摸,但對一些大教會是很有用的,可以使它們保持謙遜。
4.天主教在中國除了第七世紀傳入中國的景教,真正把天主教傳進中國的是十三世紀的方濟會會士若望孟德高維諾(John of Montecorvino)。他曾把〔新約〕及〔舊約〕的聖詞譯成蒙古文(1305),建立北京總教區,被任命為總主教,統理中國及遠東教務(1307)。可惜元朝滅亡,這第一波中國天主教史也隨之結束。  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再度進入中國,利瑪竇、羅明堅二神父首先到達廣東肇慶(1583),然後向南昌、南京、北京漸進,慢慢為中國天主教扎根,到了十九世紀初全國天主教信徒已有二十一萬人之多。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並有保護傳教士一條(1842)。一八七○年的不平等條約中的傳教特權引起國人普遍的仇教情緒,教案連年不斷,終於引發一九○○的義和拳起事,估計有主教五位,神父四十八人,教友約一萬八千人遇害。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民國成立,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在上海舉行。一九二六年教宗在羅馬聖伯鐸大殿祝聖六位中國主教。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中各教會醫院、聖堂、學校多改為傷兵醫院及難民收容所。一九四六教宗擢升田耕莘為首任東亞之樞機,翌年建立中國教會聖統,全國共分一百三十七個教區。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權成立。其後的中國天主教史見兩岸的近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天主教(公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