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性善惡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歷代思想家對人性善惡的爭辯眾說紛紜,可歸納為性善說(孟子、許慎、班固、李翶、陸象山、王陽明、王夫之、戴震、焦循);性惡說(荀子、杜牧、袁枚、俞樾);性無善無惡說(老子、莊子、告子、蘇賦、王安石、朱世卿);性有善有惡說(性善惡混)(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世碩、揚雄、王充);性三品說(董仲舒、賈誼、韓愈、皇甫湜)等五種。
1.性善說:孟子從價值層次判定人性本善,認為人心皆有四端,曾舉人乍見孺子將掉入井中即施予援手為例,說人有不忍人的怵惕惻隱之心,並以人的手足四肢來比喻善端存於身,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若無四端之中任何一心,便不能算是人,故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孫丑上])孟子人性本善的觀點對於後世思想家影響頗鉅,如唐代李翶主張滅情復性,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復性書])即人若能充分實現人性之善,則可為聖人;如沉迷於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將蒙蔽善性,所以要克制情,才能表現本性之善。又如明末清初王夫之說:「日生之性益善而無有惡焉。」([尚書引義‧太甲二])即性無不善之意;清代戴震說:「性善者,論人之性也。」([孟子字義疏證中‧性])焦循說:「性善之說,儒者每以精深言之,非也。性無他,食色而已。飲食男女,人與物同之……禽獸不知,則禽獸之性不能善;人知之,則人之性善矣。」([雕菰集卷九‧性善解一])「聖人何以知人性之皆善?以己之性推之也。己之性既能覺於善,則人之性亦能覺於善,第無有開之者耳。使己之性不善則不能覺,己能覺則己之性善。己與人同此性,則人之性亦善,故知人性之善也。人之性不能自覺,必待先覺者覺之,是故非性無以施其教,非教無以復其性。」([性善解二])標舉人有靈明覺知故其性善,至於不能自覺本性者,則有賴教育引導以復其善性。
2.性惡說:荀子反對孟子人性本善的觀點,以好惡之情推論人性本惡,認為人之所以能為善並非天生本具,而是後天人為努力而來,如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惡])並以「欲、求、爭、亂」論人性本惡,其中欲是與生俱來、人所共有的,說:「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惡])說衣食休息皆為生活之基本需求,若過分要求則成為欲求,故說:「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性惡])這些對於色、聽、味、利、愉佚的喜好貪求,是促使情感致惡的原因,也是荀子論人性本惡的主要依據,所以說:「從其性,順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性惡])3.性無善無惡說:這一派主張人的本性生來並無善惡之別。如告子說:「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北宋王安石也說:「性生乎情(疑為情生乎性),有情然後善惡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臨川先生文集巷六八‧原性])蘇賦則說:「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揚雄論])明代王陽明也說:「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傳習錄])4.性有善有惡說(性善惡混):乃調和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的另一派主張,認為人性有善有惡。如揚雄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身])強調後天修習在人性善惡形成中的作用,若修善則為善人、修惡則為惡人。後天修習係以仁、義、禮、智、信為內容,言、行、貌、好為途徑。另如王充說:「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性惡,養而致之則惡長,如此則情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世子作養書一篇。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亦論情性,與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惡。」([論衡‧本性))又說:「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凡人君父審觀臣子之性,善則養育勸率,無今近惡;惡則輔保禁防,今漸於善。善漸於惡,惡化於善,成為性行。」又如:「實則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論衡‧率性])
5.性三品說:係由西漢董仲舒提出,所謂「性者,天質之樸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說人性天然的素質中具上中下三個品級,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聖人之性天生為善,乃承受天意「以成民之性自任者」。斗筲之性天生為惡,不可能接受教化而為善;中民之性,有善質而未能善,若經教化有可能為善,如不覺悟也可能為惡。如說:「中民之性,如繭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後能為雛。繭待繅以涫湯,而後能為絲,性待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善,待教訓之所然也。」([春秋繁露‧實性])是說對中民之性的調教,如同卵須孵始為雛、繭須繅以成絲,須經教化過程逐步引導而為善。唐代韓愈則依人性所含之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分為上中下三品。認為完善的上品人性能以一德為主,兼通其餘四德者;中品人性是其中一德不足或稍有違背,其餘四德混而用之,此品人可導而上下;等而下之的下品人性不僅違反某一德,且又悖離其餘四德。文字是:「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之於五者,主於一而行於四;中焉者之於五也,一不少有焉,則少反焉,其於四也混;下焉者之於五也,反於一而悖於四。」([昌黎先生集‧原性])  人性善惡之說雖然主張不一,卻都顯示出教育的重要性。主張性善的善端要靠教育啟發助長,才能實現;主張性惡的要靠教育改變惡而成為善。即使有介乎善惡之間的中等人,也要靠教育長善去惡。所以教育對人的作用是無可置疑的。至於實際上有冥頑不化的,也要從教育方法謀求有效的施為,總使其能化才表現出教育的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性善惡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