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私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ˇㄩˊㄍㄜˋㄖㄣˊㄕˋㄨˋ˙ㄉㄜㄖㄨˊ:「ㄕˋ」、「ㄓㄤ」、「ㄓㄞˊ」、「ㄕㄨˊ」、「ㄕㄥㄏㄨㄛˊ」、「ㄈㄤˊㄑㄧㄢˊ」。
  2. ㄨㄟˋㄗˋㄐㄧˇㄌㄧˋㄧˋ˙ㄉㄜㄆㄧㄢㄓㄨㄥˋㄧˋㄈㄤ˙ㄉㄜㄖㄨˊ:「ㄗˋ」、「ㄒㄧㄣ」、「ㄌㄧˋ」、「ㄉㄚˋㄍㄨㄥㄨˊ」。
  3. ㄢˋㄗˋ˙ㄉㄜㄇㄧˋㄇㄧˋ˙ㄉㄜㄖㄨˊ:「ㄗˋ」、「ㄒㄧㄚˋ」、「ㄊㄠˊ」、「ㄘㄤˊ」、「ㄉㄧˇㄒㄧㄚˋ」、「ㄒㄧㄤㄕㄡˋㄕㄡˋ」、「ㄉㄧㄥˋㄓㄨㄥㄕㄣ」。
  4. ㄅㄨˋㄏㄜˊㄈㄚˇ˙ㄉㄜㄅㄨˊㄓㄥˋㄉㄤˋ˙ㄉㄜㄖㄨˊ:「ㄐㄧㄡˇ」、「ㄏㄨㄛˋ」、「ㄧㄢˊ」。
  5. ㄈㄟㄈㄚˇ˙ㄉㄜㄇㄞˇㄇㄞˋㄖㄨˊ:「ㄗㄡˇ」、「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私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屬於個人的、非官方的。與「公」相對。
    【例】私人、私宅、私事
  2. 偏頗不公的。
    【例】私心、大公無私
  3. 暗中的、暗地裡的。
    【例】私議、私奔、竊竊私語
  4. 祕密而非法的。
    【例】私鹽、私娼
  5. 非法的貨物。
    【例】走私、緝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屬於個人事物。與「公」相對。如:「大公無私」。《書經.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2.財產。《儒林外史》第三回:「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
3.私下的言行舉止。《論語.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4.古代指姊妹的丈夫。《詩經.衛風.碩人》:「邢侯之姨,譚公為私。」
5.非法的貨物。如:「走私」、「緝私」。
6.生殖器官。如:「男私」、「女私」。清.袁枚《子不語.卷一一.醫妒》:「然裙裂損,幾露其私焉。」
[形]
1.個人的、非官方的。如:「私宅」、「私怨」、「私塾」、「私生活」。
2.非法、不公開的。如:「私鹽」、「私娼」。
[副]
1.暗中的、祕密的。如:「私議」、「私相授受」。《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與私約而去。」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2.偏重一方。《禮記.孔子閒居》:「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私人的、自己的。
  2. [[形] ] 秘密的、非公開的。
反義詞:
音讀: sa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禾名。《說文解字.禾部》:「私,禾也。」清.段玉裁.注:「蓋禾有名私者也。」

2. 古指私田。《詩經.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詩經.周頌.噫嘻》:「駿發爾私,終三十里。」漢.毛亨.傳:「私,民田也。……欲民之大發其私田耳。」後亦指私產、財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出身,多少掙些家私。」

3. 與「公」相對:

⑴ 屬於個人,非公共所有。亦指私心、私情。如:「私交」、「私宅」、「私生活」、「大公無私」。《書經.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宋.蘇軾〈論每事降詔約束狀〉:「若受賄徇私,罪名重者,自從重。」《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曹公王霸之志,必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索性託人把蕪湖的房子賣掉,又賣到好幾萬銀子,入了他的私囊。」

⑵ 屬於民間,非官方所有。「私塾」、「私人企業」、「私立大學」。唐.元稹〈箭簇〉詩:「為盜即當射,寧問私與官」《資治通鑑.卷一七五.陳紀九.宣帝太建十三年》:「初,周、齊所鑄錢凡四等,及民間私錢,名品甚眾,輕重不等。」

4. 暗中、非公開。如:「私奔」、「私議」、「私相授受」。《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與私約而去。」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亦指個人隱密之事。如:「隱私」、「床笫之私」。《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

5. 私下之生活言行。《論語.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唐.張九齡〈驪山下逍遙公舊居遊集〉詩:「怊悵既懷遠,沉吟亦省私。」

6. 家族、親人。《詩經.小雅.楚茨》:「諸父兄弟,備言燕私。」漢.鄭玄.箋:「祭祀畢,歸賓客豆俎,同姓則留與之燕,所以尊賓客親骨肉也。」《禮記.曲禮上》:「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左傳.宣公十七年》:「郤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請以其私屬,又弗許。」晉.杜預.注:「私屬,家眾也。」

7. 非法、未經官方許可。如:「私鹽」、「私娼」。亦指非法之貨物。如:「走私」。《福惠全書.卷三○.庶政部.嚴緝私販》:「雖州縣例有緝私、捕壯,而私販亦例有納壯常規。」

8. 親愛、偏愛。《呂氏春秋.孟春紀.去私》:「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漢.高誘.注:「私,愛也。」《淮南子.本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氾無私。」《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列傳》:「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絕倫超奇者為右,無所阿私。」

9. 貪愛、占有。《戰國策.秦策四》:「王雖有萬金,弗得私也。」唐.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詩:「平生負國譴,骸骨非敢私。」

10. 私予、圖利。《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而以私其子孫,弗行也。」唐.韓愈〈越裳操〉詩:「以有疆宇,私我後人。」

11. 偏邪、奸邪。《淮南子.主術》:「犯法者雖賢必誅,中度者雖不肖必無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漢.高誘.注:「私,邪也。」元.周德清〈滿庭芳.謀淵略廣〉曲:「蓄禍心奸私放黨,附權臣構陷忠良。」

12. 生殖器官。如:「男私」、「女私」。《聊齋志異.卷三.霍生》:「言其私處,有兩贅疣。」清.袁枚《子不語.卷一一.醫妒》:「然裙裂損,幾露其私焉。」

13. 解尿、小便。《左傳.襄公十五年》:「師慧過宋朝,將私焉。」晉.杜預.注:「私,小便。」《聊齋志異.卷四.青梅》:「時翁臥病,生入,抱父而私,便液汙衣,翁覺之而自恨。」

14. 恩惠。《管子.任法》:「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唐.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詩:「雨霈鴻私滌,風行睿旨宣。」

15. 發生不正當之男女關係。《戰國策.燕策一》:「臣鄰有遠為吏者,其妻私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小婿蒙令愛慶娘不棄,一時間結了私盟,房帷事密,兒女情多,負不義之名,犯私通之律。」

16. 古代卿大夫以下之家臣。《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漢.鄭玄.注:「家臣稱私。」《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唐.孔穎達.正義:「大夫以下稱家。」

17. 古代指姊妹之夫。《詩經.衛風.碩人》:「邢侯之姨,譚公為私。」漢.毛亨.傳:「姐妹之夫曰私。」《晉略.盧志傳》:「洛陽陷,將妻子奔其私劉琨于晉陽。」

18. 姓。如漢代有私匡。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