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
|
- 部首 白
- 部首外筆畫 0畫
- 總筆畫 5畫
- 漢語拼音 bái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á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ái |
解釋:
[名] 1.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形] 1.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潔淨的。如:「潔白」。 3.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率直、誠實。如:「坦白」。 5.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錯誤的。如:「寫白字」。 7.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副] 1.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ó |
解釋:
(一)之讀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pe̍h
|
解釋:
|
|
反義詞: | 烏 |
音讀: |
pi̍k
|
解釋:
|
|
音讀: | Pe̍h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㈠ㄅㄞˊ 1. 西方之色、五行中代表金之顏色。如天地四方之西方、一年四季之秋、五臟之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周禮.考工記.畫繢》:「畫繢之事,雜五色,……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 2.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之顏色。如:「白紙」、「藍天白雲」。《戰國策.燕策》:「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千鎰,為馬食。」唐.李白〈浣紗石上女〉詩:「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 3. 潔淨。如:「潔白」。《楚辭.屈原.九章.橘頌》:「精色內白,類可任兮。」《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匡衡》:「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絜白之士,昭無欲之路。」 4. 淺顯、空無所有。如:「淺白」、「白開水」、「一窮二白」。《新唐書.卷一四○.列傳.苗晉卿》:「(張)奭持紙終日,筆不下,人謂之『曳白』。」《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往往一本書被翻譯了出來,白話不像白話,文理不成文理。」 5. 無功名官職。唐.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宋史.卷四一○.列傳.婁機》:「進士非通籍不能及親,汝輩乃以白身得之耶?」 6. 率直、誠實。宋.范仲淹〈祭陝府王待制文〉:「性清方以自處,政坦白而莫欺。」《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安老爺是坦白正路人,那裡留心這些事。」 7. 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時常也想著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8. 徒然。如:「白跑一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等了多時,並不見牆裡有些些聲響,……到第二晚、第三晚,又復如此。白白守了三個深夜,並無動靜。」《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9.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水滸傳》第六七回:「你這黑廝好大膽!誰開的酒店,你來白吃,不肯還錢!」 10. 虛假、無根據。《朱子語類.卷七五.易一一.上繫下》:「諸爻立象,聖人必有所據,非是白撰。」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四.新舊五代史.追尊四代》:「高曾之名,恐皆是貴後白譔出。」《紅樓夢》第五七回:「你又說白話,……明年回去找誰?可見撒謊了。」 11.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我從未拔白悄悄出城來,恐怕外人知大驚小怪。」 12.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情沈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封神演義》第九七回:「昏君受辛!你君欺臣妻,吾為守貞立節,墜樓而死,沉冤莫白。」 13.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天理自然果報,人多猜不出來,報的更為直捷,事兒更為奇幻,聽小子表白來。」 14. 戲劇中之對話。如:「道白」、「對白」。明.徐渭《南詞敘錄.賓白》:「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 15. 在書信末署名下之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16.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無名氏《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17. 表示輕視或不滿。如:「白了他一眼。」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醒世姻緣》第四七回:「谷大尹瞪了一雙白眼,望著差人說道:『他有何罪,送他到監?』」 18. 錯誤。《文明小史》第四三回:「雖然念錯了幾個白字,幸虧洋人不大懂得華文,倒未露出破綻來。」 19. 罰酒之酒杯。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左思〈吳都賦〉:「里讌巷飲,飛觴舉白。」 20.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 21.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ㄅㄛˊ,ㄅㄞˊ之讀音。 |
|
注音: | ㈠ㄅㄞˊ ㈡(讀音)ㄅㄛ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白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