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y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仁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yì |
解釋:
仁愛正義,寬厚正直。《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唐.孔穎達.正義:「仁是施恩及物,義是裁斷合宜。」《文選.張衡.四愁詩.序》:「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為小人。」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yi |
解釋:
性情溫馴,善良和藹。如:「這個小孩兒很仁義,不淘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仁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程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仁義」學說代表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言「仁」,而孟子則「仁、義」並舉。孔子的思想以「仁」為中心,他在講人生的意義或人類行為的標準,以及人與人相互關係時,總喜歡提出「仁」以之作為最高的目標。孔子一生論仁的話極多,專就〔論語〕一書來說,在全書五百零八章中,論仁的就有五十八章,占全書九分之一強;「仁」字的出現更多達一百餘次。 「仁」字從二從人,足以說明當人與人相處時,才能產生「仁」的意念和行為。「仁」是人心所固有,人與人相處所共有的同情心是「仁心」,人與人相處所行的道則是「仁道」。孔子所說的「仁」,意義極廣泛,內容極豐富,可說是眾德的總稱。由〔論語〕中孔子與弟子關於仁的問答,略可窺知仁的涵義之一二。如樊遲間仁,孔子說:「愛人。」因此「仁」可包括「愛」。當樊遲另一次問仁時,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因此「仁」可包括「忠」。孔子又說:「仁者必有勇。」因此「仁」可包括「勇」。〔論語.陽貨篇〕載:「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因此「仁」可包括恭、寬、信、敏、惠五者。 依近人蔡元培的說法:「孔子所說的仁,乃是統攝諸德,完成人格之名。」仁中攝有忠、勇、恭等諸德,但忠、勇等任何一德不足以盡仁的整體;仁是諸德的統會,必待眾德畢集,無所短缺,而後始成其為「仁」。 孔子從各方面說「仁」,每一方面都是一特殊品德,但也都認為是「仁」之表現;他並不是把「仁」當作一種最高的道德,使其他諸德一一分列在下。孔子所謂「仁」及其他諸德都是活的,並無一定性質,「仁者」固然必具諸德,然每一德至其極,「仁」亦在其中,而其餘諸德隨之以備,仁與諸德間周流互貫,脈絡相通。 後孟子出,常將「仁義」並列,如〔孟子.梁惠王篇〕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又〔孟子.告子篇〕載:「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這段話是孟子解告子「仁內義外」之惑,說明仁固由內,義亦由內之理。此外,孟子又說:「仁,是人的本心,義就是人該走的大路,人若捨棄大路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回來,是很可悲的。人若雞犬走失了,尚知道要去找回,但失去本心,卻不知尋求。研究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要把失去的本心找回來。」這是孟子教人凡事要反求諸己,勿失本然之善心的道理。韓愈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一個人能反求自心,堅守義理,言所應言,做應該做的事,明夫道義,而於天下之事無所疑惑,就能當大任而心有所主。 一般學者都說孟子主張仁義而非功利,近人陳大齊則認為仁義與功利,並不互相牴觸,仁義不但不會妨礙功利,反足促進功利的獲致,而使其臻於鞏固。如齊王好貨,孟子並未加以諫止,只勉其「與百姓同之」,不要一方面「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另一方面則「民有飢色,野有餓莩」。孟子嘗言:「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又說:「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可見孟子並未忽視功利,且把為人民謀求功利視作王道之始。孟子並稱頌文王,謂:「鰥寡孤獨,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把為人民謀功利,視作仁政的要務。孟子所以申說義利之辨,只是教人遵循仁義大道,以謀求功利;不要忘卻了仁義,妄求功利。實行仁義,內則「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外則「可使制梃以撻秦楚堅甲利兵,……仁者無敵」,其為功利,豈不甚大!故居仁由義所獲致的功利,才是真實而永久的功利,急功近利所獲致的功利,只是虛幻而短暫的功利。故由仁義以求功利方為正路,由功利以求功利則為歧途。捨正路而由歧途,功利不可必得,縱或倖得,亦不能持久,因此孟子認為為政要道在發政施仁,一切以仁義為出發點,以仁義為本。 或以為孔子只講仁,未言義,其實孔子重視義不亞於仁。如〔論語.里仁篇〕:「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陽貨篇〕:「子曰:『君子義以為上。』」〔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論語.季氏篇〕:「子曰:『見得思義。』」對義的推崇,可以說無以復加。「仁」的本義是愛,徒愛而無所節制,則可能流於愚,故要用「義」來節制;「義」的重心在於中,徒中而無所節制,則可能成惡,而為之節制者為「仁」。故仁必待有合於義,始為真仁,義必待有合於仁,始為真義。孔子所倡者為合義之仁與合仁之義,故孔子的基本思想可謂「仁義合一」。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仁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形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仁義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仁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jîn-gī/lîn-g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仁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