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局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ㄍㄨㄢㄉㄢㄨㄟˋ˙ㄉㄜㄇㄧㄥˊㄔㄥㄖㄨˊ:「ㄧㄡˊㄐㄩˊ」、「ㄒㄧㄣㄨㄣˊㄐㄩˊ」、「ㄐㄧㄥˇㄔㄚˊㄐㄩˊ」、「ㄐㄧㄠˋㄩˋㄐㄩˊ」、「ㄉㄧㄢˋㄒㄧㄣˋㄐㄩˊ」、「ㄖㄣˊㄕˋㄒㄧㄥˊㄓㄥˋㄐㄩˊ」。
  2. ㄕㄤㄉㄧㄢˋ˙ㄉㄜㄔㄥㄏㄠˋㄖㄨˊ:「ㄕㄨㄐㄩˊ」、「ㄧㄠˋㄐㄩˊ」。
  3. 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ㄐㄩˊㄅㄨˋ」、「ㄐㄩˊㄅㄨˋㄇㄚˊㄗㄨㄟˋ」、「ㄐㄩˊㄅㄨˋㄓㄣˋㄩˇ」。
  4. ㄑㄧㄥˊㄕˋㄖㄨˊ:「ㄓㄢˋㄐㄩˊ」、「ㄐㄩˊㄇㄧㄢˋ」、「ㄕˋㄐㄩˊ」、「ㄨㄟˊㄐㄩˊ」、「ㄍㄨˋㄑㄩㄢˊㄉㄚˋㄐㄩˊ」。
  5. ㄐㄩˋㄏㄨㄟˋㄖㄨˊ:「ㄈㄢˋㄐㄩˊ」、「ㄆㄞˊㄐㄩˊ」。
  6. ㄐㄧㄝˊㄍㄡˋㄗㄨˇㄖㄨˊ:「ㄍㄜˊㄐㄩˊ」、「ㄅㄨˋㄐㄩˊ」。
  7. ㄑㄩㄢㄊㄠˋㄖㄨˊ:「ㄆㄧㄢˋㄐㄩˊ」、「ㄕㄜˋㄐㄩˊ」。
  8. ㄐㄩㄕㄨˋㄒㄧㄢˋㄓˋㄖㄨˊ:「ㄐㄩˊㄘㄨˋ」、「ㄐㄩˊㄒㄧㄢˋ」、「ㄐㄩˊㄩˊㄧˋㄈㄤ」。
  9.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ㄑㄧˊㄌㄟˋㄏㄨㄛˋㄑㄧㄡˊㄌㄟˋㄉㄥˇㄏㄨㄛˊㄉㄨㄥ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ㄐㄩˊㄅㄧˇㄙㄞˋ」、「ㄒㄧㄚˋㄌㄧㄤˇㄐㄩˊㄑ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局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行政機關或商店的名稱。
    【例】郵局、書局、教育局
  2. 形勢、情況。
    【例】局勢、顧全大局、打破僵局
  3. 聚會。
    【例】飯局、牌局、賭局
  4. 圈套、陷阱。
    【例】騙局
  5. 拘束、限制。通「拘」。
    【例】局限、局促、局囿
  6. 部分。
    【例】局部麻醉
  7. 量詞。計算棋類或球類等活動的單位。
    【例】對弈兩局、幸運第七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政府機關或團體分工辦事的單位。如:「郵局」、「教育局」、「電信局」。
2.商店的稱號。如:「藥局」、「書局」。
3.部分。如:「局部麻醉」。《禮記.曲禮上》:「左右有局,各司其局。」唐.孔穎達.正義:「軍之在左右,各有部分,不相濫也。」
4.棋盤。唐.杜甫〈江村〉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5.量詞。計算棋類或球類等活動的單位。如:「對奕兩局」、「幸運第七局」。唐.白居易〈因夢有悟〉詩:「款曲數杯酒,從容一局棋。」
6.聚會。如:「飯局」、「牌局」。
7.形勢、情況。如:「世局」、「危局」、「顧全大局」、「打破僵局」。《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早看出紀家不是個善終之局。」
8.結構、組織。如:「格局」、「布局」。
9.心胸、器量。如:「局度」。《晉書.卷九三.褚裒傳》:「有局量,以幹用稱。」
10. 圈套、陷阱。如:「騙局」、「美人局」。《紅樓夢》第一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動]
1.彎曲。通「跼」。《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漢.毛亨.傳:「局,曲也。」
2.拘束、限制。通「拘」。如:「局限」、「局於一隅」。
[形]
1.卷曲。《詩經.小雅.采綠》:「予髮曲局。」
2.狹小、不寬廣。《管子.白心》:「大者寬,小者局。」《周書.卷四九.異域傳.序》:「兩儀之間,中土局而庶俗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比賽場次的單位。
  2. [[名] ] 行政機關或商店的名稱。
  3. [[名] ] 情勢、狀況。
  4. [[形] ] 部分。
  5. [[名] ] 有意思、實惠。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侷促。《說文解字.口部》:「局,促也。」三國魏.曹植〈仙人篇〉:「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2. 狹小、不寬廣。《管子.白心》:「大者寬,小者局,物有所餘,有所不足。」《周書.卷四九.異域列傳上.序》:「然則萬物之內,民人寡而禽獸多;兩儀之間,中土局而庶俗曠。」

3. 近、短。三國魏.曹丕〈與朝歌吳質書〉:「塗路雖局,官守有限,願言之懷,良不可任。」唐.李善.注:「《爾雅》曰:『局,近。』」

4. 催逼。《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纔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

5. 部分。《禮記.曲禮上》:「左右有局,各司其局。」唐.孔穎達.正義:「軍之在左右,各有部分,不相濫也。」

6. 心胸、器量。如:「器局」。《後漢書.卷七四.袁紹傳上》:「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於色。」《晉書.卷九三.外戚列傳.褚裒》:「祖,有局量,以幹用稱。」

7. 卷曲。《詩經.小雅.采綠》:「予髮曲局,薄言歸沐。」漢.毛亨.傳:「局,卷也。」

8. 彎曲。通「跼」。《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漢.毛亨.傳:「局,曲也。」唐.陸德明.音義:「局,本又作跼。」

9. 棋盤。《說文解字.口部》:「局,一曰:『博,所以行棊。』」南唐.徐鍇.注:「博局外有垠堮周限也。」漢.王充《論衡.答佞》:「指掌中之理,數局上之棋。」唐.杜甫〈江村〉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10. 圈套、陷阱。如:「騙局」、「美人局」。《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夥賭中光棍,慣一結了一班黨與,局騙少年子弟。」《紅樓夢》第一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11. 形勢、情況。如:「危局」、「顧全大局」、「打破僵局」。《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早看出紀家不是個善終之局。」《孽海花》第一八回:「擬邀曾經出洋者,作一盛會,借此聚集冠裳,兼可研究世局。」

12. 結構、組織。如:「設計之格局」。《清稗類鈔.藝術類二》:「先是,富春韓某善弈,館某部郎家,部郎邀黃與韓對弈。黃見韓年少,意輕之。及布局,覺有異,即極力防拒,而輒為所窘。」

13. 聚會。《紅樓夢補》第六回:「少停,賈母處牌局散了,湘雲同迎春回來。」《紅樓真夢》第三三回:「我聽說有個不通的闊人,偏要掉文,掉出來更是狗屁。有一天寫信辭人家的飯局,寫的是『向不吃飯,尤不吃晚飯。』倒成了一個大笑話。」

14. 量詞。計算棋類或球類等活動之單位。如:「對奕兩局」、「幸運第七局」。唐.白居易〈因夢有悟〉詩:「款曲數杯酒,從容一局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六八.技藝.就枕閱局》:「巖老就枕閱數局,乃一展轉云:『我始一局,君幾局矣。』」

15. 機關團體分工辦事之單位。如:「郵局」、「教育局」、「電信局」。《廣韻.入聲.燭韻》:「局,曹局。」《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三》:「常夷甫以布衣入朝,祖宗欲優其禮,令兼數局,如鼓院、染院之類,夷甫一切受之。」《清史稿.卷一一二.選舉志七》:「時內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遍各行省。」

16. 職務。《大戴禮.卷九.四代》:「德以監位,位以充局,局以觀功,功以養民。」

17. 商店之稱號。如:「藥局」、「書局」。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自家姓盧,人道我一手好醫,都叫做賽盧醫,在這山陽縣南門開著生藥局。」《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一個鬥智書局裡的棧師,叫做李占五。」

18. 結果、收場。《宋詩紀事.卷九六.江右旅邸題壁》:「有約未歸蠶結局,小軒空度牡丹春。夜來揀盡鴛鴦繭,留寄春衫寄遠人。」《老殘遊記》第一四回:「託齊河縣替他當堂公斷一下,仍以私了結局。」

19. 命相用語。如:「三合局」、「三會局」等。《三命會通.卷十.看命口訣》:「凡看命專以日干為主,取提綱所用之物為命,……輕重淺深,成局破衝,細加考究。」《御定星歷考原.卷一.象數本要.三合》:「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

注音: ㄐ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