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嚴復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yán f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fù
解釋:
人名。(西元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清侯官(今福建省林森縣)人。同治間,留學於英國格林尼次海軍大學,歸國後歷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京師大學堂編譯局總辦等。民國初年,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致力於西洋學術思想的介紹。譯書甚多,著名的有赫胥黎的《天演論》、亞丹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名學》、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嚴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嚴復(1853~1921)初名體乾,入馬江船政學堂時,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登仕後始改名嚴復,晚號瘉漱老人,別署天演宗哲學家,又別號尊疑尺盦。清咸豐三年生於福建侯官(今閩侯縣)的陽崎鄉;民國十年病歿於閩侯。
  嚴復的家庭是世代書香門第,因此他七歲就上學,至十一歲時,父親嚴志範(振生)特地請了一位同鄉黃少岩到家中來教讀。黃少岩是一位很有名的學者,教學十分認真;在嚴師督促下,嚴復對中國古代經書,奠立了深厚的基礎。同治六年(1867)嚴復十四歲,父親去世;當時家道清寒,嚴復連同兩妹,一家四口之生計,全靠寡母替人做女紅來維持。是年冬,嚴復的同鄉沈葆楨,在福州創辦船政學堂(原名求是堂藝局),招考少年聰穎子弟。當時達官貴人的子弟均應考科舉,只有貧困家庭的子弟才報考此類學校。嚴復甫遭父喪,又家道中落,遂前往報考駕駛科,以第一名錄取入學。
  嚴復畢業後上軍艦實習,至光緒三年(1877),又被選送到英國留學,初到朴資茅斯大學肄業,後又轉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大學,除修習數理、氣象、化學、物理、駕駛、海軍戰術、鎔煉槍砲等主要課程外,兼對哲學、倫理、政治、經濟等社會人文學科亦發生興趣。
  光緒五年(1879)嚴復二十七歲,自英學成返國,初任馬江船政學堂教習,第二年,調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其後二十年間,嚴復先升任水師學堂會辦,後又升總辦,到光緒二十六年,始辭去總辦職務。
  光緒二十一年(1895),嚴復受甲午戰爭戰敗的刺激,而在〔天津直報〕上發表了四篇專論:〔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及〔闢韓〕,以抒憂憤。在〔論世變之亟〕一文中,抨擊當時所有頑固守舊派,提出了西方自由的觀念,是近百餘年來,我國人比較中西文化異同的簡明扼要的最早紀錄。對當時的人來說,其言論之激烈,確有石破天驚之感。在〔原強〕一文中,嚴復介紹了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的〔物種探原〕及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群學肄言〕。嚴氏根據這兩大名著立說,認為一個國家強弱存亡,決定於民力、民智、民德三者,因此主張要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在〔救亡決論〕一文中,嚴復痛陳八股取士的毒害,和提倡西學的必要。在〔闢韓〕一文中,嚴氏反駁韓愈〔原道〕一文中的專制思想,進而發揮西方十九世紀自由主義啟蒙思想中的民主理論。嚴氏認為韓愈的社會政治理論是錯誤的,而孟子所提出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才是正確的。
  嚴復發表了以上四篇論文後,使他聲名鵲起,成為受全國注意的人物。但守舊派則視嚴氏為洪水猛獸。當時梁啟超在上海創辦〔時務報〕,又將〔原強〕、〔闢韓〕等論文加以轉載。當時兩湖總督張之洞對嚴文極為厭惡,命屠仁發表〔闢韓駁議〕一文以駁斥之,嚴復幾險遭不測,幸經鄭孝胥等人多方疏解,才獲保全。
  嚴氏不僅英文造詣精深,且又工於國學。在清末民初,以文言文翻譯外文見稱者有三人:以古詩譯西詩,首推蘇曼殊(玄瑛);以古文辭句譯成小說,以林琴南(林紓)始;以古文辭句翻譯歐西政治、經濟、哲學諸書,則以嚴復為最。
  嚴復翻譯歐西著作,極為嚴謹,對譯事倡「信、達、雅」之說。梁啟超在其〔新民叢報〕上即曾推許嚴復,認為「嚴氏於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
  在譯作方面,最負盛名的為下列八書:
  1.英人瓦爾特(Bagehot Walter)所著〔格致治平相關論〕(Physics and Politics);
  2.英人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所著〔名學](System of Logic);
  3.英人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所著〔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4.英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所著〔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5.英人彌爾所著〔群己權界論〕(On Liberty);
  6.法人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1689~1755)所著〔法意〕(Spirit of Law);
  7.英人斯賓塞所著〔群學肄言〕(Study of Sociology);
  8.英人簡克斯(Edward Jenks)所著〔社會通詮〕(A Short History of Politics)。
  嚴復初期的思想,崇信西方文化,主張全盤西化。對當時「中體西用」思想,極力加以否定。他說:「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故中學有中學的體用,西學有西學的體用。」他推究到西方文化所以優勝,歸功於西人崇尚自由平等。但歷經革命變亂以後,到晚年,他否定了自由平等對中國的需要,他認為當時中國民眾智識程度,尚不夠很有理性的運用他們的權力,所以中國當時談共和政體,在時間上是嫌早一點。
  在戊戌政變失敗後,嚴氏既不贊成滿清政府的守舊,亦不贊成激進的革命,他認為我們應該有選擇的接受西方文化,而不應盲目的西化,同時他也認為中國文化有他本身的優點,而不應該一筆抹殺。因此晚年他採取中西文化折衷的觀點,以及強調教育的重要。他指出:「今吾國之所最患者,非愚乎?非貧乎?非弱乎?則徑而言之,凡事之可以廣癒此愚、療此貧、起此弱者,皆可為。而三者之中,尤以癒愚為最急,何則?所以使我日由貧弱之道而不自知者,使以愚耳!繼自今,凡可以癒愚者,將竭力盡氣皸手繭足以求之。惟求之為得,不暇問其中若西也,不必計其新若故也。有一道於此,致吾愚矣,且由愚而得貧弱,雖出於父祖之親、君師之嚴,猶將棄之,等而下焉者無論已。有一道於此,足以癒愚矣,且由是而療貧起弱焉,雖出於夷狄禽獸,猶將師之,等而上者無論矣。何則?神州之陸沈誠可哀,而四萬萬之淪胥,甚可痛也。」
  民國成立,袁世凱為總統,聘嚴氏為北京大學校長;四年(1915),袁氏有稱帝意,嚴氏勸阻不聽,乃閉門謝客,不願與聞外事。袁氏死後,國內軍閥割據,南北對峙,世局杌隉,嚴氏思想轉趨守舊,他除了與門生故舊信札往來,評述世局外,寄趣於老莊之學,並評點〔老子〕、〔莊子〕、王荊公詩行世。民國十年,以氣喘與肺病,卒於侯官本籍,享年六十九歲。
  綜觀嚴復一生,頗富傳奇性,他出身軍事學校,在外國所學,也大多為軍事科技,但卻對哲學以及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有濃厚興趣,而成為碩學宏儒。他不僅精通古文,又淹貫西學,在我國近代思想史上,可稱為一代通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