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顧炎武 - 教育百科
ˋ
ˊ
ˇ
  • 漢語拼音 gù yán w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ù yán wǔ
解釋:
人名。(西元1613~1681)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學者。江蘇崑山居林鎮人。性耿介,曾參加抗清活動。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之風。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於分析音學源流與古韻部目上,居承先啟後之功。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顧炎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繼紳,後改名絳;國變後易名炎武,字忠清,號寧人,自稱圭年,或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他為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先世為江東望族。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享年七十歲。外,舉凡典制、郡邑、掌故、金石、天文、輿地、儀象、兵農等無所不通。清師下江南,他糾合同志,起兵吳江,事敗,幸得脫;其母絕食死,遺命不許炎武在清朝為官,他謹遵遺命,並以恢復明社為職志。然以南方民氣柔弱,決計北遊,往來魯、燕、晉、陝、豫諸省,並遠赴塞外,通觀各地形勢,陰結豪傑,以圖光復;所到之處,進行開墾,由於他善於理財,並聯絡山西錢商開設票號,雖四處遊歷,不虞匱乏。
  炎武往還邊塞二十餘年,嘗七謁明思陵,五謁明孝陵。曾分析天下大勢說:「遍觀四方,唯秦人慕經學,重處士,持清議;華陰綰轂關河之險,雖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出十里之遙。若志在四五,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便。」於是在華陰卜居。炎武有甥徐乾學兄弟,年輕時曾得炎武幫助,後為清朝官吏,嘗多次寫信促炎武南歸,並欲買田奉養炎武,炎武均婉拒不往。
  炎武論學,著重以經術明道救世,嘗謂:「經學即理學」。在〔與友人論學書〕中則說:「愚所謂聖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於文,曰行己有恥,自一身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恥之於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嗚呼!士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談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又說:「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然而四者之中,恥為尤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無恥,謂之國恥。」其言均極為切要而沉痛。
  炎武治學:第一,強調獨立判斷,不盜竊古人之成說以為己有。第二,注重實地考察。據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碑〕載:「凡先生之遊,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相合,即發書而對勘之。」第三,著重廣博考證,無徵不信,每遇一事必詳察始末,參以佐證,旁徵博引,必求得多種證據,乃能自信。據〔日知錄提要〕中說:「炎武學有本源,博瞻而能貫通,每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佐證,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啎者少。」第四,注重實用。他曾說:「孔子刪述之經,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載諸空言,不如見諸行事。』…‥愚不揣,有見於此,凡文之不關於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
  炎武痛詆晚明王學末流之弊,說:「今之君子,聚門客數十百人,與之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困窮』不言,而講『危微精一』,我勿敢知也。」又說:「今之學者,偶有所窺,則欲盡廢先儒之說而駕其上,不學則借一貫之言以文其陋,無行則逃之性命之鄉,以使人不可詰。」又說:「昔日之清談,談老、莊,今日之清談,談孔、孟,……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由此不難想見其胸襟抱負。
  由於炎武講求實學,故對當時之科舉制度以八股文取士,嚴厲批評;他在所著〔日知錄〕中指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言極為中肯。
  炎武生有雙瞳,右目微眇,其貌不揚且醜怪,特立獨行,尚氣節;明亡後志在復明,深恐世人為私欲所蔽,作亡國奴,特提出「知恥」作為修養之重點。又到處留意山川風俗人物之研究,以備復國之需,四處奔走,艱苦備嘗,雖未能成功,但絕不灰心。
  炎武著述甚豐,最有名的著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及〔日知錄〕。前者係講地理沿革及風俗人情;後者是關於經義、政事、世風、禮制、科舉等的札記,內容廣泛,包羅萬象。他自言:「某自五十以後,篤志經史;其於音樂,深有所得,今為五書,以續三百篇以來久絕之傳。而別著〔日知錄〕,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餘卷。」書中除講述經世之術外,尚有文藝小品及歷史掌故等雜文。後門人潘來,將〔日知錄〕刻印,輯為三十二卷,共千餘條,自卷一〔三易篇〕起至卷三十二〔雌雄牝牡篇〕為止。民國以來,商務印書館將其編入〔萬有文庫〕,除潘刻三十二卷外,益以〔日知錄之餘〕四卷,合印成本。炎武其他著作,尚有〔音學〕、〔金石文字記〕、〔求古錄〕、〔石經考〕、〔九經誤字〕、〔歷代帝王宅京記〕、〔五經同異〕、〔昌平山水記〕、〔京東考古錄〕、〔北平古今記〕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顧炎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