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全書〕 - 教育百科
〔 | |
四 | |
庫 | |
全 | |
書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程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命紀均編輯歷代圖書而成。 我國古代以書契為察民布政之所資,故書統於官;歷代俱設專官以掌典籍。秦併天下,聚詩書而焚之。漢武建藏書之策,開獻書之路,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有延閣廣內祕室之府,百年之間書積如山。至於孝成,祕藏之書頗有散失,乃求遺書於天下,命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人史令尹咸校數術,太醫監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就,向輒撰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向卒後,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業;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歆遂總括群篇,撮其指要,著為〔七略〕:一曰〔輯略〕,二曰〔六藝略〕,三曰〔諸子略〕,四曰〔詩賦略〕,五曰〔兵書略〕,六曰〔術數略〕,七曰〔方技略〕,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 東漢班固、傅毅等典掌其事,刪七略而存其六,列於〔漢書.藝文志〕。以後歷代迭經兵火,經籍遺散。隋文帝分遣使人,搜訪異書。煬帝即位,增祕書省官百二十員,並以學士補之,前後二十餘載,修撰未嘗稍停,自經術、文章、兵農、地理、醫卜、釋道,乃至捕搏鷹狗,共成新書三十一部,萬七千卷,連同西京嘉則殿書三十七萬卷,帝命祕書監柳顏言等詮次,除去重複猥雜者,分類典藏。唐高祖平王世充,盡收其圖書,載船西上,遇風浪舟覆,多被漂沒,所存者十不一二。 至魏徵等修〔隋書.經籍志〕,考其所存,分為經、史、子、集四類,綜計六千一百五十部,五萬零八百八十九卷;後略有增損,至開元時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代學者自撰之書,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 至宋歐陽氏修〔唐書〕時,有其名而亡其書者,十居五六。宋初王宮失火,延及崇文祕閣,書多煨盡,其倖存者遷於右掖門外,謂之崇文外院;並命重寫書籍,選官詳覈校勘,常以參知政事一人領之,書成歸於太清樓。 仁宗時,新建崇文院,命翰林學士張觀等編四庫書,依開元四部錄為〔崇文總目〕,書凡三萬六百六十九卷。神宗改官制,遂廢館職,以崇文院為祕書省祕閣,經籍圖書,以祕書郎主之;編輯校定,正其脫誤,則以校書郎主之。徽宗時更〔崇文總目〕之號為祕書總目,詔購求士民藏書,設官總理,募工繕寫,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樓,一置祕閣。故宋時三館圖籍,號稱大備;汴京既破,輦歸金源氏。高宗南渡,復建祕書省,搜訪遺缺,優獻書之賞,館閣貯藏不減東都盛時。 元起朔漠,初末遑文事;世祖至元九年(1272)始置祕書監,掌歷代圖籍,又用許衡言,遣使取杭州在官書籍版及江西諸郡書版,立興文署以掌之。蓋唐以前,藏書皆出鈔寫,五代始有印版,至宋而公私版本流傳海內;元又鼓勵都邑儒生之著述,由本路進呈,下翰林看詳,可傳者命江浙行省及所在各路儒學刊行,故元奎章崇文之積,不下於歷朝。 明初,有司訪求書籍,亦不餘遺力;初仍元制,後改由翰林院掌典籍。成祖繼位,頗修文事,命儒臣輯五經四子〔性理大全〕,頒行郡邑學官,以訓生徒;復輯〔永樂大典〕,多至二萬餘卷。其後文治益隆,翰林館閣西京胄監部署郎曹,各有所貯。孝宗弘治中,大學士邱濬建言,專委學士及侍講以下官,督同典籍等官,將藏書分經、史、子、集四部一一比校,有副本者,各分其一,送兩宗國子監;復查永樂中原留南內書籍,只有一本者,將本發國子監,選監生善書者謄錄,付各堂校對,送兩監掌管。疏入,雖納之而究未能行。其後內閣諸書,典司者半係貲郎於四部之旨懵如,且秩卑品下,館閣之臣借閱者,往往不歸原帙;而以下諸朝,多不好文,不復留意查核,內閣之儲,遂缺佚過半。萬曆中,中書舍人張萱奏請由閣臣躬自編類,更著目錄,則成祖前所錄十無一二。 歷代典籍,如唐之〔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宋之〔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明之〔永樂大典〕,皆稱巨製;康熙、雍正之〔圖書集成〕亦足以比擬前朝。乾隆志大心宏,欲結集一空前之大叢書,以傳後世,乃開設四庫全書館,並以紀均(文達)、陸錫熊為總纂;其時編纂諸儒皆極一時之選,其分工則以戴東原主經部,邵南江(二雲)主史部,周書旨主子部,紀文達主集部,各展其長,探賾索隱。〔四庫全書〕校書之次第,是先校天祿琳瑯舊藏之書,次校〔永樂大典〕之書,次校各省恭進之書,去取權衡,一切根據乾隆帝之聖訓。至其次第,則先纂〔四庫全書薈要〕,次纂〔四庫全書總目〕,次纂〔四庫簡明目錄〕,各書均撰提要,而成書次第,乃先成第一分貯文淵閣,次成第二分貯文溯閣,次成第三分貯文源閣,次成第四分貯文津閣;凡十二年告成。又以江浙為文人淵藪,再繕三部,分度於揚州之文匯閣、鎮江之文宗閣、杭州之文瀾閣。咸豐間英法聯軍入北京,文源閣被燬;洪楊事起,文宗、文匯相繼被燬,文瀾之書亦多散失,事後遞經抄補,始復舊觀。今所存者,僅文淵、文溯、文瀾、文津四部而已。 歷代掌圖籍者皆持守藏之策,而鮮審訂之功,至清乾隆時始有大規模之審校,其編纂、採訪、鈔藏人選,亦是前所未有。 原本〔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共三千四百七十部;內經部六百九十五部,史部五百六十三部,子部九百三十部,集部一千二百八十二部,共計有三千四百餘種,七萬九千九百餘卷。現行〔四庫全書總目〕,本擷取各書提要而成,後經紀均筆削,以歸一貫。今言修四庫書者,盡歸功於紀昀,究其實,此書紀均雖名為博覽,而於經史子之學則實疏,集部尤非所長,故四部中以集部漏略乖錯之處為多。當時,姚惜抱已有微辭,後陸存齋欲撰正紀一書以補正之,俞樾(曲園)恐其罹禍阻之。近人胡王縉有〔四庫全書提要補正〕余嘉錫有〔四庫全書提要辯證〕,孫德謙有〔四庫提要校訂〕,至楊家駱著〔四庫全書總目別編〕時,將以上各篇列入,以資參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四庫全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作者: | 王珠美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四庫全書〕是中國卷帙最大的一部叢書,始編於清乾隆38年(1773)開設四庫全書館,任皇室郡王及大學士為總裁,六部尚書及侍郎為副總裁,實際編纂者,為總纂官紀昀、孫士毅、陸錫熊3人,而以紀昀出力最多。其他參與者皆是著名學者,如程晉芳、任大椿、邵晉涵,周永年、戴震、姚鼐、翁方綱、王念孫等。每書前冠〔提要〕1篇,對學術源流、內容大要加以說明。至乾隆47年全書告成,總計存書(即收入〔四庫全書〕者)3,457部,79,070卷;存目6,766部,93,556卷。 編纂〔四庫全書〕所用的書籍來源包括:(1)政府藏書,即內府本,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2)清代皇帝的著作和奉皇帝命令纂修的書籍;(3)公私進呈的圖書,包括各省採進、私人進獻和通行的書籍;(3)從〔永樂大典〕輯錄的佚書。其中以各省公私進呈的書籍最多。而從〔四庫全書〕所收各書的著者觀之,它收錄了我國有文字以來各代人的著作,包括經史子集四部44類。但對時人著作,除皇帝的作品及官修書籍外,皆不收錄。 〔四庫全書〕編竣後共鈔成7分,每分裝訂36,000冊,冊面經部用綠色、史部用紅色、子部用藍色、集部用灰色,分像春夏秋冬四時之色,共6,752函。這7分分藏在北京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行宮文津閣、奉天行宮文溯閣的稱為內廷四閣,又省稱九四閣,完全是皇帝的私人藏書閣,不准外人出入;其他3分,一藏揚州大觀堂文匯閣,一藏鎮江金山寺文宗閣,一藏杭州西湖行宮文瀾閣,稱為江浙三閣,又簡稱南三閣,對外開放。7閣目前僅存4部:文淵閣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文溯閣本現藏遼寧瀋陽圖書館、文津閣本現藏北京圖書館、文瀾閣本經丁丙補全,現藏杭州浙江圖書館,其餘均毀於兵火。民國72年(1983),臺灣商務印書館將文淵閣本影印出版,貢獻至大。 我國圖書經過明末清初的兵火,損失慘重。〔四庫全書〕的編纂,不但保存了歷代大量的珍貴文獻,亦對後代學術有至為深遠的影響。首先,它使古書輯佚工作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其次,它促進了校勘學的發展,進而推動了我國出版印刷事業的發展;再次,它產生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部典型的目錄書,影響了私人藏書目錄的編寫,使許多版本目錄及藏書志、藏書題跋等在清中葉以後,便如雨後春筍般地誕生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四庫全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