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ǒng zǐ |
解釋:
春秋時孔丘。參見「孔丘」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孔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nfucius |
作者: | 程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父名叔梁紇,母姓顏,名徵在;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同敬王四十一年,即魯哀公十六年。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是殷人的後裔,其先世居於宋國,曾祖防叔始遷於魯。孔子生於魯國的鄹邑,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南八十里。孔子家貧,青年時代嘗為貧而仕,當過管倉庫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盡忠職守。 孔子三十五歲時,因國內有亂,曾赴齊國,居齊二年,齊景公不能用,復返魯。五十一歲時,魯定公任命孔子為中都宰,在職一年,治績卓著,各地奉為模範。繼由中都宰遷司空,更由司空升為大司寇。定公十年,齊、魯修好,魯定公與齊景公會盟於夾谷,孔子攝行相事。會見儀式既畢,齊人欲以武力脅逼魯君,孔子洞燭機先,早為之備;並義正辭嚴,責備景公,景公懾服,歸還了汶陽的侵地,在外交上打了一個勝仗。後來由於魯定公不能重用孔子,更無法實現他的政治主張,孔子乃於魯定公十三年春天,辭去大司寇職務。 孔子自是周遊列國,希望獲得一個實現他理想的機會。在國外一共十四年,卻無法如願;於是在他六十八歲那年回到魯國,不再出仕,專心從事教育工作。孔子的弟子前後約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知名當世者七十二人。 孔子自已說過,他十五歲時便篤志向學,到三十歲左右,以知禮見重於當世,並能夠堅守所學;四十歲的時候,對於如何處理事情和了解道理,已經沒有疑惑的地方;五十歲的時候,能夠窮理盡性,樂天知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的地步;六十歲的時候,更能聲入七通,物來順應;七十歲的時候,能夠從容中道,隨意所欲,達到一言一動無不至當的的最高境界。 孔子晚年,除了從事學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教學生活,並且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不但樹立了師道的典範,也在文學、哲學、史學和典章文獻各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於〔論語〕一書,乃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間答之言,而接聞於孔子之語,由門人共同編纂而成,最能代表孔子的思想。 孔子死後,門弟子把他葬在魯都城北泗水邊,並且為他服喪三年,然後灑淚分手。諸弟子和魯人依孔子家而居的有一百多家,名為「孔里」。家前的空地,成了魯儒舉行鄉飲、鄉射等典禮的場所。城中孔子的故居被闢為他的廟堂,內藏他的衣冠、琴、車、書籍和禮器;孔門的儒者繼續在那裡學習禮樂。據太史公所稱,經歷了幾百年,直至漢代,仍絃歌不輟。 自漢以來,孔子一直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與褒揚,不斷的給予追諡加封。漢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幸闕里,以太牢祀孔子,為帝王祀孔之始。太史公為孔子作世家,稱為至聖。嗣後,晉、隋或稱孔子為先師,或稱先聖、宣尼、宣父,至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追封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時,加「至聖」號;元至大元年(1308)時文加號「大成」,曰「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初對孔子稱號仍舊,但其後對孔子稱王有所爭議,至嘉靖時,才由禮部規定於孔子神位題稱「至聖先師孔子」,去其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但至清朝時又有改變。清順治二年(1645)定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十四年(1657)改稱「至聖先師」;康熙二十二年(1683)御書「萬世師表」額懸大成殿,並頒直省學宮。 除此之外,帝王尊崇孔于亦對其後裔加以封官進爵,如孔鯉被封為泗水侯,孔伋被封為沂國述聖公等。至宋仁宗時,賜給孔子後裔四十六代孫孔宗愿世襲罔替之「衍聖公」封號,歷代孔子後裔大都襲封此一爵號;曲阜並建有「衍聖公府」以示優渥。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以孔子的嫡系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衍聖公」封號遂絕。行憲後,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明訂為特任,隸屬總統府。 孔門之教以「仁」為中心,不過孔子在講仁以外,特別注重禮。個人修養要「立於禮」,治理國家要「齊之以禮」。孔子答顏淵問仁,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是克己,是節制情欲。復禮的工夫,自克己開始。為仁的工夫,從復禮開始。孔子答仲弓問仁,出門如見大賓,貴在敬;使民如承大祭,貴在恕;能敬能恕,私意無處存留,才能保全本心之天理。故孔子的做人之道,不外仁與禮,禮以敬立典禮,仁以恕致其用。而人生之知,邪正未顯,善惡未著,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尤不能見未然。禮則防制於將然之時,仁則禁絕於未然之先,法則嚴懲於已然之後。故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在教人方面,極端重視「仁」與「禮」;在運用方面,極端重視「反」和「推」。「反」是「反求諸己」,「推」是「推己及人」。反的作用在克己、治己、求己、盡己,在誠敬,在復禮。一個能自反自覺的人,便會有其正的責任感,便能推己及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設想。 孔子是萬世師表,是建立中國道統的聖者。他的治學、為政、立身、行事,沒有一樣不包含豐富的教育意義,也可說他的學問、人格就融和在他所主張和實踐的「道」中。孔子的弟子,也以傳述孔子所說的「道」及實踐孔子所主張的「道」,為他們的職志。 孔子對於一切問題的看法,包括為政、施教、處世、待人、接物、立身、行事,都從倫理道德的觀點出發,強調人性的尊嚴及對人格的重視,不肯因為滿足物質生活的要求,而有放棄道德生活的作為。孔子把「仁」與「道」看得比生命更值得珍惜,所以他說:「殺身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